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群团之家

以赛强师展风采——合肥三十五中首届教职工“岗位练兵 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为了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设高素质教职工队伍,4月23日,合肥三十五中首届教职工“岗位练兵 技能大赛”启动仪式暨教学设计复赛推进会在学校圆梦大厅隆重举行。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祖波涛,市总工会文教工会主席胡云祥,校党委书记朱伟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许超和参加复赛的31名选手齐聚一堂,共同拉开本次大赛的序幕。会议由校工会主席叶宗跃主持。

图片

        启动仪式上,朱伟红发表致辞。他从三个方面对本次大赛提出要求:一是以赛促教,践行育人使命;二是以赛强师,锻造专业队伍;三是以赛聚力,共绘教育新篇。他希望全体教职工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在“练兵”反思,在“实战”中成长,共同营造“比学赶超、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充分展现新时代教职工的精神风貌和精湛技艺。

        随后,胡云祥代表合肥市文教工会对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对参赛选手提出要求:要以成才为目标,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锤炼本领;要以岗位为立足点,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建功立业;要以典型为引领,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比学赶超。他鼓励广大教职工把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当成奋斗的舞台,把每一项工作都作为奉献的途径,立足岗位,苦练本领,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代代传承。

        最后,祖波涛宣布合肥三十五中首届教职工“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图片

        启动仪式结束后,教学设计复赛随即展开,31名复赛选手闭卷完成指定课题的教学设计。

        本次“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对教职工技能水平的全面检验,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实践。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大赛必将取得圆满成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稿 | 校工会

一审 | 叶宗跃

二审 | 许   超

三审 | 朱伟红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把脉本真课堂 助力师生发展——市教科院思政教研员侯新旺老师来校视导本真课堂

 

市教科院思政教研员侯新旺老师来校视导本真课堂

        为深入了解思政学科教育教学现状,助力思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4月15日下午,合肥市教科院中学思政教研员侯新旺老师走进合肥三十五中,视导本真课堂,先后观评了高一、高二两位思政教师的本真课。校党委委员、校长顾晓惠,党委委员、副校长许超,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和思政教研组老师参与听评课活动。

        孙玉倩老师执教《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一节,她围绕主议题,以案例情境和活动任务推进研讨“从法不可知到良法善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制建设成就”“行则将至,对法治的未来憧憬”等三个子议题,材料丰富,论据充分。

        魏亚萍老师执教《法律保护下的婚姻》一节,她以“典”亮完美婚姻为主议题,精心设计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和护法能力。


        侯新旺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并提出了针对性性建议。他指出,“本真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和原汁原味特征,视导“本真课堂”是为了促进常态课提质增效,常态课要聚焦问题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他强调,要把议题式教学的范式落实到位,议题、情境、任务、活动、成果、评价等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议题式教学要常态化落实,让孩子真正动起来,不能越俎代庖。问题的创设和情境设置要有效对接,提高适应性,做到严丝合缝。

        会上,校长顾晓惠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让“本真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沃土,让大思政助力每位师生的成长。

        教育呼唤本真,课堂贵在育人。合肥三十五中以此次视导为起点,以推进研教学评一体化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勠力在原汁原味的“本真课堂”里启智铸魂、立德树人。

文稿 | 刘   奇

一审 | 刘   奇

二审 | 詹道勇

三审 | 许   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体育+美育”主题球门涂鸦活动——跨学科实践探索校园足球文化育人新路径

         3月19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足球场上彩绘飞扬,飞羚足球社团以”体育+美育——足球文化创建”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球门涂鸦”实践活动。活动通过体育组与美术组的跨学科联动,将艺术创意与足球文化深度融合,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新方法。

PART.01 以美育赋能体育 探索育人新路径

         活动旨在通过”球门涂鸦”这一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借助艺术表达深化对足球精神的理解。体育组邵徐亮老师表示:”足球不仅是竞技,更是文化载体。我们希望以涂鸦为纽带,让体育承载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创作中感悟拼搏、协作的足球精神。”美术组胡辉老师补充道:”涂鸦是青春的印记,球门则是绿茵场的灵魂,两者结合让校园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PART.02 跨学科协作 打造沉浸式实践课堂

         活动前期,邵徐亮老师与胡辉老师联合开设先导课程,围绕”足球文化符号提炼””涂鸦构图与色彩表达”等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球门作为足球文化象征的意义。课程中,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设计出融合个人理想、足球偶像及团队精神的创作方案。

         活动现场,美术实习老师首先讲解了丙烯颜料、画笔工具的使用技巧与安全规范。随后,20余名社团成员分组对两座球门进行改造。同学们以画笔为媒,在球门横梁上勾勒出C罗、梅西等足球明星的剪影,在立柱上书写”锲而不舍””奋发图强”等励志标语,更有学生将社团标志与抽象色块巧妙结合,让原本朴素的球门焕发艺术光彩。创作过程中,体育教师与美术教师全程协作指导,确保实践与美育目标双线并进。

PART.03 成果落地 文化传承向未来

         经过努力创作后,两座承载着青春热望的球门正式亮相。社团成员刘同学兴奋地说:”亲手把偶像形象画在球门上,感觉每次训练都充满动力!”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在作品前合影留念,涂鸦球门将作为校园足球文化景观长期保留,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独特符号。

         此次”体育+美育”跨学科项目是我校探索特色育人模式的重要尝试。今后,学校计划将此类活动拓展至更多领域,让学科交叉的创新火花持续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文稿|体育组

一审 | 邵徐亮

二审 | 詹道勇

三审 | 许   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与合肥一六八中学美术教研交流活动侧记

 

2025年3月19日上午,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美术教研组一行赴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两校作为合肥市“庐美校园计划”美育浸润行动实践基地校,双方围绕美术教育创新、课程资源共享及学科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通过主题展览分享、教学理念互通与美术馆实践观摩,共绘美育教研新蓝图。

一、跨学科向美,融未来同行:

一六八中学美育教学创新探索

         活动伊始,两校就各自美育教学的经验进行分享。许静老师以“融合育人背景下的美育实践探索”为题,以两大主题展览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创展评一体化”美育教学创新的探索过程和实践成果。

         一是“跨学科向美,融未来同行——合肥一六八中学美育成果展”,聚焦“双新”课程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展出师生在“诗心画质怡情”“自然镂空艺术”“传统文化科技未来”“书写历史向美”方面的创新作品,体现“以美为媒,学科共生”的教学理念。二是“水墨弥新——一六八中学美育融合作品沉浸展”,以传统水墨和篆刻为根基,呈现与自然之韵的碰撞。

 

二、美育浸润民族教育:

合肥三十五中“大美育”课程实践探索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美术教研组长张婕则分享了该校“美育浸润民族教育”的美育课程实践。立足民族特色学校的校情,倾心营建民族团结进步内涵的学校美育文化环境。

         从教材延伸至生活,强化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家乡的建筑”“我们的节日”“馆校合作——行走的美育思政课”等主题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跨文化审美体验的实践经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传承与社团实践有机结合,助力学生拓宽文化视野。

         通过美术、美学、美育的“三梯”课程促进跨学科融合,发扬“红石榴”文化精神,将美术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理念互鉴,研讨交流

         随后,两校美术教师围绕“美育课程的创新实践”展开交流。

         合肥三十五中学胡辉老师表示许静老师的分享深深触动了他,应该将美术教育视为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一生的美育活动,用心和行动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美的种子;张楠老师谈到教育实施要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一六八中学陈禄芬老师分享了她如何以绘画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表达创作主题,实施跨学科的作品表达;一六八中学许鑫老师表示,通过两校课程分享,深刻感受到美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承文化以及激发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合肥三十五中刘正飞老师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一六八中学美术组在融合育人理念下,积极推动美育创新课程的实践探索,正是“教育家精神”内驱力的生动体现。

 

四、实地观摩启新思,

共谋美育向未来

         活动尾声,一六八中学美术组教师带领合肥三十五中的美术组团队参观了校园美术馆,分享结合场馆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学生作品涵盖篆刻、书画、立体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多维度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开展更为深入全面的学习体验。

五、感悟与启发:

安徽师范大学实习小组

         本次实习很开心能参与这样一次精彩的分享活动,在美的视域中,感悟艺术与自然的对话,领略传统与科技的碰撞。此次交流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场自我发现的旅程。老师提倡的“种子精神”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并且也是对教师岗位无私付出的体现。艺术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技法,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美的种子,也许在之后的某一天就会萌芽。

结语:

         从主题展览的匠心呈现到教育理念的智慧碰撞,此次校际美育交流活动不仅为两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的平台,也为新时代美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两校未来将继续深化,共同探索美育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新力量。

 文稿|常思远、赵苏瑶

 一审|常思远、赵苏瑶

二审|詹道勇

三审|许   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中华一家亲,同庆中国年——合肥三十五中2025校际美育成果迎新作品展

合肥三十五中2025校际美育成果迎新作品展
图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精神,2025年1月8日上午,在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融美馆,举办了一场年味浓浓的2025校际美育成果联展暨迎新作品展。此次展览及相关活动内容丰富,由课题组成员校美育成果展示、年画拓印及汉藏书法创作体验、课题研讨交流会三个部分组成。图片

在合肥三十五中校党委、校长室的支持下,此次活动由《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中学美育浸润行动的路径研究》课题组主持人刘正飞策划,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承办,课题组成员校共同参与,联合展现课题组成员校的美育实践成果。图片         此次活动特邀安徽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发科观摩指导,西藏山南贡嘎农村实验中学副校长张婕进行省级课题成果分享,蚌埠五中史凌琳老师进行馆校合作优秀课例分享,合肥七中李佳佳老师进行美育思政课例分享。合肥四十六中南校区王俊、陈雯雯、胡珊,合肥四十五中包容蓉、合肥安生学校李保刚、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胡家悦、合肥三十五中美术教研组刘正飞、胡辉、张婕,合肥三十五中藏文老师次仁旺久,合肥三十五中英语教研组史鹏举、周岳荣,体育教研组李丽,心理教研组张琳、占卉、音乐学科组李璐洁等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课题组成员校美育成果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校际美育成果联展由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主办,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和合肥市第七中学共同参与,展览汇聚了三所学校美育教育教学的成果。

        合肥三十五中带来了向经典致敬的敦煌泥板画、象征着各民族紧密团结的红石榴文创作品、汉藏融合书法作品、年味十足的木版年画等;合肥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展出的作品有琳琅满目的纸浆手工作品《纸尖上的美食》,势不可挡的彩铅画作品《万马奔腾》,隽秀雅致的没骨画作品《校园花卉写生》,印刻社团的《印象· 合肥》;合肥七中则带来别致的扎染艺术、非遗鱼灯、红色主题的版画和创意彩陶、木片画等作品。丰富的艺术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斑斓的色彩,迥异的风格,尽显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独特感悟,每件作品都表达出同学们心中的多彩世界。

(二)年画拓印及汉藏书法创作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天,活动现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师生积极参与。刘正飞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新年文化与年画的悠久历史,并示范如何印制年画,同学们手口相传,都有模有样的完成拓印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次仁旺久老师和书法社团的同学们一起,共同开展了汉藏书法的体验活动。

        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书法之美,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喜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法社团的同学们现场书写春联、福字、吉祥语书签,“幸福”、“平安”、“吉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三)课题研讨交流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观和体验之后,在刘正飞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课题研讨交流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合肥七中李佳佳老师带来了跨学科思政课程分享:《爱国情怀映青春,责任担当展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青年使命》,依托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六单元课程《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以单元情境中的中国画作品《万山红遍》为例,探索艺术的时代担当,同时将高中语文、历史、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路径,涵养家国情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蚌埠五中史凌琳老师分享了《蚌埠第五中学馆校合作美育案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社会美育资源的重要性。史凌琳老师持续思考深挖本地博物馆资源、校园文化历史,将美育引入思政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了《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展》,《教育之路——百年课本巡礼展》,《蚌埠市青少年法治书法展》,开展音乐、美术跨学科实践学习等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实践,美术馆变为沉浸式课堂,开阔视野亦涵养情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藏山南贡嘎农村实验中学副校长张婕带来了省级课题成果分享,将西藏地区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美育教育,开发特色美育课程,助力西藏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安徽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发科对三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点评。黄发科老师认为,三位老师基于新教材、新课标,与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效的衔接,未来可以继续深入,形成序列化的课题研究与课程意识。

(四)园林雅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当天下午,老师们前往刘园,开展了“园林雅集”生活美育课的集体备课活动。漫步于园林之间,运用摄影的方式,记录和感受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的独特魅力。张婕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中式插花的体验活动,中式插花美在立意,与中国书法、绘画的内涵一脉相承。老师们选择不同的花器与花材,创作出了各具意境的花艺作品。美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有内涵、有质量、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课题组校际美育成果联展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各校活力且多元的美育成果,为在校际间有效开展中学美育浸润行动路径研究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座坚实桥梁。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兴趣爱好、拓展综合素质的美育浸润平台,让学生们在展示与体验中提升了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让老师们在交流与研讨中开拓了对《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美育浸润行动的研究路径》深刻理解和实践指导,也为课题后续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文稿 | 张   婕   李璐洁

一审 | 詹道勇

二审 | 胡亚飞

三审 | 许   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齐心协力,精益求精——合肥三十五中语文组在市教考衔接案例评选中斩获多项大奖

        近日,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2024年市高中语文“教考衔接”项目化研究案例评选活动结果。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教研团队在此次评选中斩获团体一等奖!个人单项评选中,语文学科组储巧云老师荣获市级一等奖,蔡庆伟、王长远、杨晶三位老师均荣获市级二等奖!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凝力精进,华彩绽放!

        这份荣誉,见证了语文团队成员的成长,体现了学科团队精诚合作、聚力笃行的奋进精神。

        刚接比赛通知,语文学科组就组建了备赛研究团队,成员为蔡庆伟、王长远、储巧云、杨晶四位老师。随后,备赛研究团队召开研讨会、研读文件文献、聚焦教考衔接撰写案例、线上线下研磨项目化研究案例。其间,学科组詹道勇、丁学松、胡燕和葛显娇等老师给予悉心指导。从教学环节的逻辑衔接到案例创新点的挖掘,团队成员不断推翻、突破,一遍遍地优化,最终完成了单元整体分析、课例一与课例二的设计以及单元试卷的命制任务。

        佳绩和荣誉,也是语文学科组长期扎实教研和教学改革探索的结果。在日常教育教学,语文学科组按照学校要求,基于校情,紧扣学科特色,吃透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内涵,着力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教学考评有机衔接,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稿 | 蔡庆伟

一审 | 詹道勇

二审 | 胡亚飞

三审 | 许   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观以共进,研以致远——记参加赵玮地理名师工作室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

        为有效开展区域教研,进一步推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关联与系统协同,2024年11月27日上午,合肥市赵玮名师工作室与淮北市陈红文名师工作室开展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承办,活动吸引了省内众多地理教师参与观摩学习。

1

        活动第一项为两节优秀课例展示。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许琴老师授课内容为选择性必修二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以淮北市为例》。许老师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以淮北市的转型发展为例,从淮北市因何而困、如何新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历的一般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呈现大量野外调查、实践活动和专家访谈的相关素材,以问题链为驱动,引导学生逐层分析淮北市转型的原因以及转型探索,深入思考城市发展应如何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孙赛群老师的授课内容为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之喀斯特地貌—窝凼里的秘密》。孙老师从中国天眼的选址这一真实情境出发,设置“解大窝凼身世之谜”、“识大窝凼周边之邻”和“析大窝凼天选之由”三个环节分析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而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成因及影响,结合问题链设计了小组积分制的课堂互动和评价模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落实学科素养。

3

        活动第二项为专家讲座。安徽师范大学李俊峰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专题报告。李教授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转变过程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结合高考真题和教学案例分析新高考对师生素养提出的要求,并给与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的具体建议。

4

        活动第三项为集体研讨。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赵玮老师和淮北一中的张靖老师对两位上课老师的课做了简单的点评。赵老师从课堂整体性、跨学科融合、情境创设、课堂评价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高度肯定。张老师从课堂主线、学科融合、区域对比分析、实践活动与课堂有效融合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详细分析。至此本次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顺利圆满拉上帷幕。

        此次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扩大了合肥市地理名师工作室辐射联动作用,通过课堂展示活动以及专家专业点评与经验分享,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的平台。众多参与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期待合肥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未来能有更多高质量的研讨活动并能结出丰厚的教研成果。

(撰稿:何彬)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课程建设

合肥三十五中开展美育思政课——《初心与使命·感悟刘开渠的家国情怀》

2024年9月27日,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刘正飞老师在同心楼一楼报告厅开展了一堂主题为《初心与使命——感悟刘开渠的家国情怀》的美育公开课,高二(9)班参与了此次课程,语文、历史、思政、物理、地理、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老师观摩并在课后进行了跨学科交流。

课程伊始,刘正飞以“9月30日是什么日子?”这一问题导入主题——“中国烈士纪念日”,通过讲述赵一曼、刘胡兰、陈延年、陈乔年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向同学们发起呼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鉴赏刘开渠先生的经典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胜利渡江》时,通过互动探究等形式,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并学会迁移学习,进一步鉴赏《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感悟艺术作品里的家国情怀;又通过欣赏《农工之家》《送戏下乡》《童趣》《牦牛》等作品,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刘开渠先生晚年作品以人民为主题,歌颂新时代的人民、展现其精神面貌的特点。

刘正飞在结课时感慨到,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子的责任就是赓续接力,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牢记弘扬中国精神的使命。课程最后,全体师生齐声诵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 课后参与观摩的老师进行了跨学科交流研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也为学校美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堂课不仅是对同学们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合肥三十五中与安徽省美术馆“美育浸润在行动”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展示。

此前,美术学科组多次走进安徽省美术馆进行课前调研,参观《塑人民英雄,立民族丰碑——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雕塑作品展,与美术馆公教部老师进行线上线下的课程研讨。同时,走访安徽省雕塑研究院,学科组集体备课,刘正飞老师有效衔接与整合了美术馆展览资源与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形成了此次“馆校合作”美育思政课教学课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合肥三十五中美育融合教育的创新性风采和前瞻性引领力。合肥三十五中始终秉承“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馆校合作”开发与实施美育思政校本课程,为“大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尝试,也为五育融合发展和协同育人开辟新路径。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老师您好 | “研教学”合一,“大思政”育人——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组荣获2024年度“合肥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称号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政治教研组是合肥市优秀教研组,1项课题成果荣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有教师12人,其中:中共党员6人,民主党派2人,无党派人士2人;研究生学历4人,公费师范生2人;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4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4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教书育人楷模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家庭教育名师1人,市优秀班主任3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常委1人;2人次获国家级比赛奖,11人次获省级比赛奖,20余人次获市级比赛一等奖,2人次获评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合肥三十五中思想政治教研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学校民族教育特色和“红石榴”文化建设,依托省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平台,积极推进“大思政”教育和“研教学”课堂教学探索,倾力打造“红石榴籽”教师成长共同体,深耕常态课、公开课、视导课和优质课四类课堂,探索出“思政+其他学科”“思政+学生社团”“思政+文化场馆”等跨学科跨场域的大思政教研教学模式,成功探索出“八个一”思政课教育模式,打好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勠力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李长娟,思想政治教师,1983年4月生,女,无党派人士,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最美教师、庐州最美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第二届全国中学思政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四届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优师优课”评审一等奖、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个人赛和团体赛一等奖和合肥市优质课、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活动三项作品评比教学设计类、中学政治学科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团支部等荣誉。安徽省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

刘奇,思政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1974年8月生,男,群众,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高级教师。合肥市优秀班主任,学校思政课程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合肥市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政治模拟原创命题基本功大赛、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评比(问题解决方案类)一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齐斌,思政教师,1973年7月生,男,中国民主促进会员,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高级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

黄雪梅,思政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1978年6月生,女,中共党员,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高级教师。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优秀教师,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优质政治课大赛一等奖、合肥市“做‘四有’好老师”大家谈征文评选二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张磊,思政教师,1983年10月生,男,无党派人士,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高级教师。合肥市师德先进个人、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高中教师高考政治模拟原创命题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获评合肥市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胡亚飞,思政教师、班主任、年纪组长,1991年10月生,男,中共党员,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一级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优秀班主任、合肥市毒品预防教育先进个人、合肥市教育宣传先进个人,教育部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内地西藏班高中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合肥市高中政治优质课、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三项作品评选活动(论文类)、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评比(问题解决方案类)一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张英,思政教师、班主任,1983年10月生,女,中共党员,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高级教师。西藏自治区高中政治教学比赛一等奖,所带班级获合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李玲玲,思政教师、班主任,1987年5月生,女,群众,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一级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第十四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西藏自治区初中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孙玉倩,思政教师,1992年11月生,女,群众,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一级教师。安徽省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合肥市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政治模拟原创命题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魏亚萍,思政教师,1989年2月生,女,中共党员,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思政教师,一级教师。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评比(问题解决方案类)一等奖和合肥市第三届“思政微课堂”竞赛、第五届高中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获得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合肥三十五中历史组教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

为推进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交流教改经验,展示先进成果,开拓学科视野,2024年7月13—16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研工作者、一线教师近千余人齐聚一堂。本次年会围绕着“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主题展开,分为开幕式、学术报告、学术论坛、优秀课例观摩、分组讨论五个环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历史组王莎、徐燕、程慧三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年会。
开幕式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举行,由四川省教研员陈静亦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袁广德讲话,呼和浩特二中校长张瑞清致欢迎词,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许斌致开幕词。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史学会会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李捷教授做了题为《从现代化的双重属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讲座,从现代化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
学术论坛分为名师论坛,学业评价论坛,教研员论坛和青年教师论坛。名师论坛聚焦“新课程改革中‘热词’研究”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月琴主持;学业评价论坛以“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业质量水平测量”为主题,由天津市教研员戴羽明主持;教研员论坛以“历史教研员的教学评价与创新能力建设”为主题,由安徽省教科院副院长徐贵亮主持;青年教师论坛以“青年教师的阶梯成长之路”为主题,由河南省教研员贺现峰主持。四个分论坛主题鲜明,座无虚席,现场专家和与会老师进行广泛的交流探讨,受益匪浅。

优秀课例展示分为初中三个组和高中三个组,来自江苏、福建、云南、广西、甘肃、西藏等地的18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这些优秀课例风格各异,有的善于利用教材资源,有的注重创设情境,有的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可以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次年会短暂而充实,内容精彩丰富,让我们获益良多,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全国其他地区历史教学教研打开一扇窗,开拓我们的视野,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指引方向,历史组将认真领会年会精神,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为培育榴园学子的核心素养助力!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教研组风采掠影(6):“政”为人先 “治”国有我

董铺水悠悠,蜀麓风清扬。红石榴园里,翠影映轩窗,缤纷沁芳香。教室内外思维跃,师友群中论道长。协力同心寻妙策,传承智慧育贤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学校教研组是心的凝聚,力的汇聚,他们为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携手共进。他们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前辈,倾心助力,托举成长;他们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榜样,言传身教,德艺双馨;他们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园丁,培育桃李,满园芬芳;他们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不断汲取,充实自身;他们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者,博闻强识,引领方向;他们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他们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以团结协作的力量,铸就“红石榴园”教育的辉煌篇章。

政治学科组


政治教研组是一支师德高尚、团结进取、充满活力、凝聚力强、勤奋踏实、教研气氛浓厚的优秀团队,也是全校高级教师比例、高层学历比例较高,且教学实力强劲、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教研组。

近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涌现了两位市优秀班主任,三个市先进班集体、3个市五四红旗支部;教育教学上,有4位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两位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二等奖,三位省优质课一等奖和两位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

教师风采

刘奇
高级教师,199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年分配至合肥三十五中学从教,连续26年担任高中政治政治学科教学工作。现任学校政治学科组组长。

【主要荣誉】
2021年获得“合肥市优秀课例二等奖”
2022年获得“合肥市优秀班主任”
“大比武问题解决案例一等奖、行动案例二等奖”
“高中政治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所带班级2022年获得合肥市“五四红旗支部”
2023年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

【教育理念】
优秀是一种习惯。

李长娟

研究生,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双树双建”标兵、庐州最美教师、合肥市第二、三、五批学科骨干教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执法执纪监督员、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首届听证员、安徽省科普家协会理事、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合肥市第三届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合肥市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犯罪协会理事、合肥市青年创城志愿宣讲团讲师。

【主要荣誉】
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课特等奖1次、全国优质课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
长三角“优师优课”一等奖1次;
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
合肥市各项比赛一等奖7次、二等奖1次,蜀山区优质课一等奖2次等;
多篇论文获奖并在省级刊物一发表;
2017年主持的市级课题结题;
所带教研组获“合肥市优秀教研组”;
所带班级获“合肥市优秀班集体”“合肥市先进团支部”。
多次代表学校接受《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市场报》,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

【教育理念】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胡亚飞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现为学校2024届高三年级组长、办公室副主任。

【荣誉成果】
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合肥市先进团支部称号
合肥市毒品预防教育先进个人
合肥市优秀班主任
合肥市骨干教师
合肥市教育系统宣传先进个人
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合肥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合肥市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演讲一等奖
合肥市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于省市级期刊
参与编著《议题探究——高中政治课程案例新编》一书

【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张英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西藏自治区高中政治教学比赛一等奖
合肥市班主任论文一等奖
合肥市蜀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一师一优”课荣获部级优秀课例

【教育理念】
教育需要激发与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孙玉倩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荣誉】
“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
合肥市智慧课堂比赛、蜀山区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多项

【教育理念】
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魏亚萍

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学历,教育硕士。

【主要荣誉】
合肥市蜀山区第五届中小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党史进课堂优秀教学案例演讲比赛二等奖
合肥市第五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合肥市第三届“思政微课堂”二等奖

【教育理念】
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李玲玲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政治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所带班级荣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
【主要荣誉】
曾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西藏自治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合肥市教育信息化大赛课例类评比二等奖
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

【教育理念】
关心学生,潜心教学。

红烛精神耀杏坛,石榴花开满校园。

教学相长育英才,组队攻坚不畏难。

欢声笑语氛围浓,迎来送往心意暖。

师生携手同前行,共谱教育新诗篇。

The End

文稿 | 刘奇/侯媛媛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教研组风采掠影(5):“英”姿勃发,“语”出惊人

董铺水悠悠,蜀麓风清扬。红石榴园里,翠影映轩窗,缤纷沁芳香。教室内外思维跃,师友群中论道长。协力同心寻妙策,传承智慧育贤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学校教研组是心的凝聚,力的汇聚,他们为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携手共进。他们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前辈,倾心助力,托举成长;他们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榜样,言传身教,德艺双馨;他们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园丁,培育桃李,满园芬芳;他们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不断汲取,充实自身;他们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者,博闻强识,引领方向;他们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他们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以团结协作的力量,铸就“红石榴园”教育的辉煌篇章。

英语学科组

英语教研组是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凝聚力强的专业团队。他们用英文字母演绎着语言的丰富多彩,用踏实进取的工作态度诠释着奋进向上的精神。团队中有60、70和80后的中坚力量,也有90后00后的新鲜血液,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扎实过硬、富有敬业精神、乐于无私奉献。教研风气浓厚,组内教师各类比赛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教师风采

代旖旎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学校英语学科组组长

【主要荣誉】
合肥市骨干教师
合肥市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蜀山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合肥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课件类二等奖
合肥市大交流、大研讨二等奖

【教育理念】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史鹏举
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巢湖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2024届高三(4)班班主任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秀教师”
合肥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中获课例及案例类多个奖项
所教班级获评为“合肥市先进班集体”
合肥市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
主持并成功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

【教育理念】
因为有你,生命更精彩。

高昌勤
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文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现任2024届高三(7)班班主任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秀班主任
西藏自治区模范班主任
第一届全国足球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学员

【教育理念】
管他赤橙青蓝紫,不拘一格育人才。

答梦婕
毕业于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学历。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质课二等奖
蜀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合肥市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融合比赛二等奖
“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
外研社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教育理念】
在教育中守望快乐,享受幸福

陶红艳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学校文科党支部书记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
合肥市首届骨干教师
西藏自治区教学大赛二等奖

【教育理念】
让每个学生成为一束光。

孙艳燕
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骨干教师
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
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
市级论文比赛一等奖
承担市级课题两项
辅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教育理念】
用真诚去对待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魅力去感染学生。

蔡玲玲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2023年获合肥市“大练兵、大比武”个人一等奖,团队一等奖。

【教育理念】
做一个有温度的引路人。

凡丹丹
【主要荣誉】
阜阳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阜阳市太和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优秀教师
多次参加县市级优质课比赛,信息教育课件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市级表彰。

【教育理念】
用生命影响生命,相信学生的力量。

张红梅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学历

【主要荣誉】
合肥市骨干教师
课例论文一等奖
辅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
所带班级获得优秀团支部称号
多次在《班主任之友》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并被评为优秀作者。

【教育理念】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灵捕手

顾平文
1993年毕业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1999年毕业于安徽省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硕士,高级教师,现任学校生活部主任。
【主要荣誉】
曾获“百佳优秀班主任”、
“英语学科带头人”,
“合肥市德育先进个人”,
内地西藏班“德育标兵”、“优秀阅卷教师”和全国内地西藏班“骨干教师”等称号。

【教育理念】
教师要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红烛精神耀杏坛,石榴花开满校园。

教学相长育英才,组队攻坚不畏难。

欢声笑语氛围浓,迎来送往心意暖。

师生携手同前行,共谱教育新诗篇。

END

文稿 | 代旖旎/侯媛媛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地址:合肥市田埠东路与蜀峰路交叉口(地铁2号线蜀山西站A号出口往北200米)

电话:0551-65389672 0551-65389675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教研组风采掠影(4):“语”润心灵,美“文”启智

董铺水悠悠,蜀麓风清扬。红石榴园里,翠影映轩窗,缤纷沁芳香。教室内外思维跃,师友群中论道长。协力同心寻妙策,传承智慧育贤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学校教研组是心的凝聚,力的汇聚,他们为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携手共进。他们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前辈,倾心助力,托举成长;他们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榜样,言传身教,德艺双馨;他们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园丁,培育桃李,满园芬芳;他们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不断汲取,充实自身;他们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者,博闻强识,引领方向;他们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他们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以团结协作的力量,铸就“红石榴园”教育的辉煌篇章。

语文学科组


在语言中涵养生命的诗意,在文学中托举幸福的人生。语文教研组28人,高级职称12人,这里有久耕杏坛、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也有成绩突出、执着教育、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语文组扎根三尺讲台,积极深入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是一支实力雄厚、干劲十足、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队伍。

教师风采

蔡庆伟
本科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中学二级教师,
现任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组长

【主要荣誉】
2023年获得合肥市案例征集一等奖
2023年获得合肥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2024年获合肥市优质课比赛(说课)三等奖
2024年获得合肥市课程思政论文评比二等奖
2024年获得合肥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2024年获长三角跨学科征文比赛三等奖
组织编排课本剧《播种者——钟杨》获得合肥市戏剧艺术节二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学宪法”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
组织指导学生暑假读一本好书获得合肥市一等奖

【教育理念】
保持初心,不断成长。

胡燕
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

【主要荣誉】
合肥市第五届骨干教师
曾荣获十三届全国“民教杯”竞赛一等奖,并获得“民教之星”称号
合肥市信息技术一等奖
合肥市课例一等奖
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
指导学生作文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
所带班级荣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育理念】
丹心瓣瓣铸师魂,一生秉烛照乾坤。

刘云云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整本书阅读”优质课教学活动二等奖
合肥市“广玉兰杯”经典诵读指导老师一等奖
合肥市中学生辩论赛指导老师三等奖
合肥市合肥市暑期读一本好书指导老师二等奖
西藏自治区内地西藏班“喜迎国庆 爱我中华”主题征文活动指导教师三等奖
合肥市“大练兵 大比武”课例征集二等奖

【教育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更是品格的塑造和未来的引领。

李玲
毕业于安徽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
现任2024届高三(9)班班主任

【主要荣誉】
合肥市合“暑期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
西藏自治区内地西藏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争做新时代西藏班好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合肥市“大练兵 大比武”课例征集二等奖
安徽省高考优秀阅卷员
所带班级荣获校“先进班集体”

【教育理念】
用爱让每位同学都闪闪发光。

丁学松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二十余篇。

【教育理念】
学生的感受是教学的基础

储巧云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本科,文学学士,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安徽省高考优秀评卷教师
合肥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合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写作指导一等奖
安徽省“学习宪法 崇尚宪法”主题征文写作指导一等奖
合肥市“暑假读一本好书”写作指导一等奖
巢湖市金牌教职工

【教育理念】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刘胜男
毕业于滁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荣获市级优课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中英文演讲比赛指导老师一等奖
合肥市“广玉兰杯”经典诵读指导老师一等奖
合肥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课本剧指导老师二等奖
合肥市“放飞中国梦 奋斗强中华”演讲比赛指导老师二等奖
合肥市中学生辩论赛指导老师三等奖

【教育理念】
成才更要成人。

青玉
毕业于荆楚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文学学士,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现场课二等奖
合肥市新课程新教材案例评选二等奖
合肥市爱国主义电影征文优秀指导教师
所带班级荣获西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班级
曾指导学生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中荣获戏剧展演二等奖、合肥市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中荣获一等奖、合肥市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多次在合肥市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教育理念】
用激情点燃激情,用关爱唤醒心灵。

刘彤彤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2024年获合肥市课程思政论文评比一等奖
2022年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评比活动中获行动案例类二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合肥市“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获市级二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学习宪法 崇尚宪法”征文比赛获省级特等奖

【教育理念】
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詹道勇
毕业于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合肥市优秀班主任
合肥市骨干教师
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合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合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合肥市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第六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创新案例“优秀成果奖”
第四届“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案例“三等奖”
五育融合美育评价案例获评“合肥市优秀评价案例”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等部门论文评选“二等奖”
“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走向融合”征文“一等奖”
合肥市基础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征文“一等奖”
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成果“一等奖”
参编省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所带班级获评“合肥市先进班集体”
班级学生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

【教育理念】
静心读书,潜心研究,用心写作,专心教书,倾心育人

红烛精神耀杏坛,石榴花开满校园。

教学相长育英才,组队攻坚不畏难。

欢声笑语氛围浓,迎来送往心意暖。

师生携手同前行,共谱教育新诗篇。

END

文稿 | 蔡庆伟/侯媛媛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地址:合肥市田埠东路与蜀峰路交叉口(地铁2号线蜀山西站A号出口往北200米)

电话:0551-65389672 0551-65389675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教研组风采掠影(3):以“数”启思,笃“学”敏行

董铺水悠悠,蜀麓风清扬。红石榴园里,翠影映轩窗,缤纷沁芳香。教室内外思维跃,师友群中论道长。协力同心寻妙策,传承智慧育贤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学校教研组是心的凝聚,力的汇聚,他们为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携手共进。他们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前辈,倾心助力,托举成长;他们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榜样,言传身教,德艺双馨;他们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园丁,培育桃李,满园芬芳;他们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不断汲取,充实自身;他们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者,博闻强识,引领方向;他们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他们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以团结协作的力量,铸就“红石榴园”教育的辉煌篇章。

数学学科组

数学组合照

手执粉笔,解世事代数,胸怀壮志,问人生几何?数学教研组是一个乐学善思、明理笃行、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团队,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愿用魅力无穷的数学知识去感染学生,将数学之美播种于学生的心田。

教师风采

黄忠梅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现为学校数学学科组组长。

【主要荣誉】

第五届智慧课堂优质课二等奖
新教材新课程案例评选一等奖
“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评比二等奖

【教育理念】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也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施小庆
中学高级教师,2024届高三(8)班班主任,现任学校政教处主任

【主要荣誉】

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合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曾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优课
合肥市优质课二等奖
曾获评合肥市教育系统宣传先进个人
合肥市德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所带班级三次获评合肥市先进班集体(或“五四”红旗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
2023年获聘合肥市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

【教育理念】
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途径。

杨磊磊
毕业于合肥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现为2024届高三(2)班班主任
【主要荣誉】
所带班级获得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安徽省第五届高中数学综合素质大赛三等奖
多次考核优秀

【教育理念】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长。

张慧
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与基础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2024届高三(12)班班主任
【主要荣誉】
合肥市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二等奖

【教育理念】
在我眼里,孩子没有缺点,只有优点和特点

朱俊飞
本科学历,理学学士,高级教师。合肥市数学学会理事,合肥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站成员,合肥市汪洪潮(数学)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

【主要荣誉】
合肥市第四届中学数学“教坛新星”
合肥市优秀教师
合肥市美德教师
合肥市中学数学骨干教师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
西藏自治区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合肥市第三届中学数学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及“命题能手”称号
合肥市中学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
合肥市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曾任西藏自治区2011年中考数学命题组组长
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称号。

【教育理念】
做有温度的人,做有温度的教育。

丁兵
中共党员,毕业于巢湖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曾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
合肥市优质课二等奖
蜀山区聚焦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辅导学生参加市、区级比赛多人次获一、二等奖奖
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西藏教育》、《试题与研究》等期刊杂志所带班级曾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合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教育理念】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宋树燕
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合肥市青年教师数学竞赛二等奖
西藏自治区数学优质课大赛省级二等奖
合肥市智慧课堂优质课二等奖

【教育理念】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王初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理科党支部书记、2022级高二年级组长。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秀教师
合肥市骨干教师
西藏自治区数学优质课大赛省级一等奖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
蜀山区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教育理念】
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品格,激发学生潜能。

项爱琴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曾在合肥市跨学段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过市级展示课
在合肥市实验说课、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新教材优秀课例、行动案例等多次比赛中获市二等奖。

【教育理念】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陶勇
2004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优秀班主任
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
所带班级获得过省级先进集体、合肥市先进班集体。

【教育理念】
有了第一次放弃,你就会习惯知难而退。

红烛精神耀杏坛,石榴花开满校园。

教学相长育英才,组队攻坚不畏难。

欢声笑语氛围浓,迎来送往心意暖。

师生携手同前行,共谱教育新诗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社团“展演”(3)——化学与生活社团

合肥三十五中始终坚持“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和“让师生位于学校正中央”的工作理念,丰富完善“红石榴”课程体系,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家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推进,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为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为石榴籽们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合肥三十五中立足“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资源,挖掘开发了29个社团课程,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技创新、体育健康、实践技能五大门类,积极探索初一高一全员参与社团、其他年级自愿参与模式,让社团生活成为每个三十五中学子的必备经历。
化学与生活社团
一.社团简介
“化学与生活”社团创立于2021年,社团的log如下图所示。本社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团,致力于探索化学的奥秘并推动学生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作为化学社团的成员将有机会参与各种有趣和实用的活动, 同学们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探索化学实验。这不仅会增进同学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还将锻炼同学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化学与生活

二.日常活动
本社团每周三正常开展,开设课程主要分为知识讲座和趣味化学实验。每节实验课同学们都亲自动手操作和探索化学实验,本社团开设的趣味实验课程有:

1.叶脉书签的制作;

2.化学红路灯;

3.焰色试验

4.晶胞模型的建构

5.有机物球棍模型的搭建

6.法老之蛇

7.自制酒精球

8.自制水精灵

10.自制肥皂

11.喷雾作画

12.铜板蚀刻画

13.制作母亲节礼物-蓝色玫瑰

上图为利用胶体的聚沉原理自制豆腐脑

同学们利用化学结晶原理制作母亲节礼物-蓝色玫瑰

同学们成功制作出了酒精球

社团课上同学们做了了焰色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

三.社团亮点
化学源于的生活,本社团开设的科普知识讲座和趣味化学实验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社团的成员有机会参与各种有趣和实用的活动,同学们能亲自动手操作和探索化学实验。社团开设的大部分实验与课本知识本都有关,这不仅会增进同学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还将锻炼同学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四.社团成果
获奖辅导社团学生参加第三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END

地址:合肥市田埠东路与蜀峰路交叉口(地铁2号线蜀山西站A号出口往北200米)
电话:0551-65389672 0551-65389675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教研组风采掠影(2):格“物”致知 以“理”服人

董铺水悠悠,蜀麓风清扬。红石榴园里,翠影映轩窗,缤纷沁芳香。教室内外思维跃,师友群中论道长。协力同心寻妙策,传承智慧育贤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学校教研组是心的凝聚,力的汇聚,他们为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携手共进。他们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前辈,倾心助力,托举成长;他们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榜样,言传身教,德艺双馨;他们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园丁,培育桃李,满园芬芳;他们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不断汲取,充实自身;他们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者,博闻强识,引领方向;他们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他们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以团结协作的力量,铸就“红石榴园”教育的辉煌篇章。

物理学科组

物理学科共有教师14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4人。已有硕士文凭2人。全组团结互助,充满潮气活力,务实求真,在教育教学中既有创新、又有自己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教师风采

张佑良
201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学专业。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一级教师,现任合肥三十五中物理学科教研组长。

【主要荣誉】

曾获得合肥市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高中组)二等奖
合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二等奖
合肥市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二等奖
曾在《物理教学探讨》期刊发表论文
【教育理念】
教育者需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学以致用。

高哲
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曾获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案例二等奖
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二等奖
【教育理念】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赵宜军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1998年获合肥市首届理科教师实验操作竞赛二等奖。
2007年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
所带学生多年次在高中物理学科竞赛中获合肥赛区一、二等奖。

【教育理念】
修身敬业,用“心”育人。

卜令苏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合肥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工作站成员。

【主要荣誉】

合肥市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
市级中学物理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市级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
多次主持过市级课题

【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种追求,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李丽
毕业于安徽淮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学士。

【主要荣誉】

曾获合肥市实验说课一等奖
合肥市创新命题大赛二等奖
合肥市蜀山区聚焦课堂一等奖
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荣获省二等奖、合肥市二等奖、合肥市三等奖等。

【教育理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章丽
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中学物理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比赛中,荣获物理学科单元作业设计项目一等奖
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比赛中,荣获物理学科团体一等奖
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练兵、大比武”案例成果征集评比活动中,荣获个人成果二等奖
合肥市物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叁等奖。

【教育理念】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杨久舵
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专业,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2018年获得合肥市中小学微课评选市一等奖
2019年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省三等奖
2019年获合肥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市二等奖
2019年西藏自治区初中教师教学竞赛省三等奖

【教育理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侯乐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

【主要荣誉】

2015年六安市教育教学基础课件类项目荣获市二等奖
2016年获六安市教学论文二等奖
2018-2019年一师一优课《高三速度的测量三种方法》获得市级优课
2023年教学能力基本功大赛荣获合肥市包河区二等奖

【教育理念】
友善陪伴学生,宽容而不纵容,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快乐学习传播者。

红烛精神耀杏坛,石榴花开满校园。
教学相长育英才,组队攻坚不畏难。
欢声笑语氛围浓,迎来送往心意暖。
师生携手同前行,共谱教育新诗篇。

END

地址:合肥市田埠东路与蜀峰路交叉口(地铁2号线蜀山西站A号出口往北200米)

电话:0551-65389672 0551-65389675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教研组风采掠影(1):“历”经千帆,“史”志不渝

董铺水悠悠,蜀麓风清扬。红石榴园里,翠影映轩窗,缤纷沁芳香。教室内外思维跃,师友群中论道长。协力同心寻妙策,传承智慧育贤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学校教研组是心的凝聚,力的汇聚,他们为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携手共进。他们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前辈,倾心助力,托举成长;他们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榜样,言传身教,德艺双馨;他们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园丁,培育桃李,满园芬芳;他们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不断汲取,充实自身;他们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者,博闻强识,引领方向;他们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他们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以团结协作的力量,铸就“红石榴园”教育的辉煌篇章。

合肥三十五中历史学科组由多位优秀教师组成,他们博观约取,扎根课堂,躬耕教学良亩。他们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引领教学风尚。他们用历史映照现实,用过去远观未来,致力打造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有情怀的历史课堂!

论春秋风云,览寰宇千年。
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立天地之心,继往圣绝学。
续百年初心,育天下英才。
穿历史云雾,树史学观念。
拓万家视野,积人文素养!

教师风采

徐燕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历史学科组长

【主要荣誉】
义务教育国家统编教材历史学科优质课省级一等奖
合肥市初中历史优秀课例评比市级一等奖
所带班级获合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教育理念 爱心,耐心,恒心

韩开平
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中学高级教师,拥有多年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

【主要荣誉】

合肥市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安徽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主持并完成多项市级课题
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并获奖

【教育理念】
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

刘莉
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学校高中部2023级年级组长。

【主要荣誉】
“市教坛新星”
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市级二等奖
多篇论文获市级评比二等奖
在核心期刊《中学政史地》上发表论文多篇

【教育理念】
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师。

王莎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骨干教师称号
合肥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2023年西藏自治区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育理念】
我不愿做蜡烛,我愿与学生一起成长

程慧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荣誉】
合肥市高中历史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合肥市六校联盟课堂教学优秀奖

【教育理念】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唐燕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荣誉】
主持并完成多项市级课题
在市级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

【教育理念】
教学相长

饶世娣
毕业于安徽大学,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经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学校,工作至今,教龄已超过三十年。数次课改,迎难而上,变的是教材和学生,不变的是坚守初心、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以及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

【教育理念】
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陆久梅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89年参加工作,高级教师。
【教学经历】

从教30年,长期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学生循循善诱,宽严相济;对自己从不懈怠,永不止步。

【教育理念】
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

红烛精神耀杏坛,石榴花开满校园。
教学相长育英才,组队攻坚不畏难。
欢声笑语氛围浓,迎来送往心意暖。
师生携手同前行,共谱教育新诗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凝心聚力共成长 实践育人谱新篇——合肥三十五中在合肥市中学历史学科实践育人成果展示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近日,合肥市中学历史学科实践育人成果展示暨研讨活动在合肥市四十八中教育集团西递中学举办,本次活动由合肥市西递中学、合肥市吴宝明教育名师工作室、合肥市肖琼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合肥三十八中、望湖中学、合肥四中、合肥十中和合肥三十五中分别进行历史学科实践育人成果展示汇报,活动由合肥市四十八中教育集团西递中学吴宝明校长主持。

合肥西递中学 吴宝明校长

合肥三十八中 张焱老师

合肥望湖学校 汪宏老师

合肥四中 余依琳老师

合肥十中 潘庆梅老师

合肥三十五中 王莎老师

合肥三十八中张焱老师以《人在中央,成长至上》为题汇报跨学科学习实践成果,张老师展示跨学科的学习实践案例和视频,总结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遵循的原则、评价量表等方面。西递中学汪宏老师分享题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历史学科实践育人探索》的报告。汪老师结合项目化学习实践案例,依托相关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达到育人效果,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合肥四中余依琳老师进行了《文载于物,思接千年》的主题汇报,详细介绍合肥四中第一届和第二届“我在四中造文物”活动的相关情况,从方案制定、实践推进以及成果展示等角度进行阐释,以文物视角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合肥十中潘庆梅老师做了《史海泛舟,阅读育人》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合肥十中在推进历史整本书阅读中的多种做法和成果。合肥三十五中历史组王莎老师做题为《原点•支点•落点:聚点成圆》的汇报,介绍合肥三十五中以学科实践育人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典型做法,历史学科组经历初步探索、拓展提升和展望规划三个探索阶段,努力构建历史学科课程育人体系,实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执行副校长肖琼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执行副校长肖琼以《促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高中历史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介绍了历史学科实践育人的学理背景和政策支撑,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实践路径选择的依据以及不同路径产生的实施效果,突出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导向作用,提出以课堂为实现育人方式变革的主阵地,积极拓展多元化资源,搭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回归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合肥市历史教研员 刘守强老师
最后,合肥市历史教研员刘守强老师作总结发言,肯定各校在实践中的探索,鼓励更多老师更新观念,推陈出新,继续探索历史学科育人实践。通过本次活动,广大老师对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实践育人等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为今后的历史教学实践深入探索指明方向。

END

文稿 | 徐 燕

一审 | 储巧云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课程思政组参加合肥市课程思政推进暨跨学段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会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推进跨学段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深入发展,促进合肥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近日,合肥市课程思政推进暨跨学段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合肥十中召开,合肥市逍遥津小学、合肥市师范附小、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合肥市行知学校、合肥十中与合肥三十五中各校课程思政建设团队积极参加此次会议,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政治教研员侯新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文墙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到会指导,会议由合肥十中教科所副主任姚露阳主持。

会议第一项为无生上课,来自合肥课程思政推进六所联盟校的老师按照数学、语文两个学科进行分学段展示。首先是数学学科,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疏玉娇老师展示课例《轴对称图形》,通过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的对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安师大附属肥西第二中学诸应星老师以《勾股定理及其证明》为题生动讲述了数学定理背后的文化背景;合肥三十五中项爱琴老师的授课课题为《祖暅原理与球的体积》,她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入手,“当硬币摆放的方式不同,其体积是否相同?”由此引出祖暅原理,通过创设虚拟情境即数学家之间跨越时空的微信对话,讲解了祖暅原理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项老师教学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之中,从数学知识到数学历史再到数学文化的传承,课堂环节设计注重逻辑推理和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
语文学科展示时,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魏菲菲老师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课,通过诗词教学传递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合肥行知学校方飞老师的《苏州园林》将文学作品与园林景观融合赏析,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合肥十中张兴玲老师声情并茂地展示《陈情表》内容,着重探讨“忠”与“孝”的关系。三节语文课纵使学段不同,但在融合中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让思政教育真正发生,让思政课程真正落地。
会议第二项为交流发言。在课堂中实践,在研讨中探索,方能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各校教师代表就本次展示课进行听课感受发言,合肥三十五中黄忠梅老师认为数学组的三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具备很好数学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到好处的融入数学实际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合肥三十五中蔡庆伟老师肯定了三位语文教师在情境设置、活动安排等方面的匠心运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会议第三项为合肥十中课程思政建设汇报,合肥十中副校长王锋以“推进课程思政,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为题,从指导思想、实践举措等方面进行分享,重点介绍合肥十中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特色举措梳理建设成果。
会议第四项为专家报告,徐文墙主任以《新形势新任务 新气象新作为》为题对合肥市课程思政推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对2023年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徐主任指出目前以“行政推动—实验校先行—课题引领—教研支撑”这四个抓手来推动工作开展,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同时为今后思政工作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意见。
最后,合肥市教科院中学政治教研员侯新旺主任进行总结性发言,侯主任指出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通过努力能够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新人。
经过本次活动,合肥三十五中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深化了对课程思政理念实施策略的认识,下一阶段将以现有成果为基点,不断深入拓展研究领域,培养课程思政建设后备人才,突出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实践价值。

参加此次合肥市课程思政展示课,内心经历了紧张、激动等心情的变化,展示的形式是15分钟的无生上课,而背后的努力却是在较短的时间里争分夺秒。以前我从未想过数学学科中会有思政的元素,也没有接触过课程思政相关的研究,而在准备的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杂志成果,学习网上优秀数学思政课例,不断思考如何将思政的“味道”融入数学课之中,我开始慢慢积累中国古代数学研究中所蕴含的的数学文化思想,开始理解数学思政中也能包含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方向引领。在准备阶段,学校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数学、语文、历史、美术学科组多位老师帮我组建了一个强大的后援团,一点一点帮我打磨细节,后援团的奇思妙想和大胆设计让我在教学设计上有了很大突破,也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作为一个新手,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心理变化,正是课程思政给我的成长。未来,希望我们的课程思政团队越来越好,希望35中的课程思政越来越精彩!
——数学组项爱琴

END
文稿 | 黄忠梅、项爱琴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书墨一体,如“漆”而遇——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开展“非遗文化沙龙”主题教研活动

近日,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于琴轸书苑举行了一场主题为“非遗文化沙龙——漂漆扇实践体验”的教研活动。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美术学科组在活动的筹备时期进行了极为充分的准备。学科组教师预先对漂漆扇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以及文化价值予以了解,并且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诸如纸扇、飘漆颜料、毛笔、墨等等。

漆扇是以扇子为载体,运用国家级非遗漆染工艺手工染制而成的艺术品。用矿物质颜料调和天然大漆沁染制成。制作方法是使用漆艺中的“飘漆”技法,利用漆不溶于水的特质,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绘出图案效果,最后还能在扇面上题字。近年来,飘漆扇因为操作性高,美观度佳,深受众人喜爱。如今,飘漆扇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蕴含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和独特的审美。

活动当天,气氛热烈而富有创造性。每位老师都体验了漂漆扇的乐趣,完成了自己的漂漆扇作品。老师们在一起集思广益,融入书法艺术和学校文化元素,为一些扇面题字,如西藏、日喀则、酥油茶、阿里、二十四节气等字样。以飘漆工艺为载体,呈现出细腻且富有层次的视觉效果。这种传统技艺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随后,大家在榴园集体拍照打卡,留下了这一难忘的教研时刻。

在合肥三十五中“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此次教研活动加深了美术学科组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并且为美育文化节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次活动还启示美术组的教师们需将传统文化与学科素养、学校文化、美育浸润的核心理念加以融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稿 | 林心琳

一审 | 储巧云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合肥市“庐美校园”美育浸润行动——“石榴花开,石榴画开”合肥三十五中第五届美育文化节

6月12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迎来了合肥市“庐美校园计划”美育浸润校园系列活动—— “石榴花开,石榴画开”合肥三十五中第五届美育文化艺术节。
活动旨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合肥市“庐美校园”美育浸润行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此次活动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合肥三十五中承办,在合肥三十五中校长室的统筹指导下,政教处、团委、美术组联合筹备,信息中心、后勤保障等各部门全力支持与配合。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吴蓉老师,市属学校高中美术老师,庐美校园基地校负责人,名师工作室团队共同参加。活动也邀请到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老师们以及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朱德义教授指导交流,共同见证这场汇聚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的盛宴。现场设置了艺术体验活动,有汉藏书法、非遗漆扇等。

PART.01开幕仪式

雷金军代表学校向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合肥三十五中始终秉承“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吴蓉提出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者之间应如何产生关联,从而让浸润像一束光笼罩,形成真正的美育浸润之光。吴蓉表示希望借助合肥三十五中美的场地、美的硕果来进行接下来的探索。
美术组张婕老师为大家进行展厅导览,展厅内外由校园文创、民族美育课程、书法、非遗等展区构成。安徽师范大学实习老师利用中国传统纹样、石榴花、石榴果元素以及惠山泥人的泥塑形式做了文创布包、钥匙扣等;刘正飞老师受到春晚启发,开发了当中国传统文化遇到西方野兽派的课程,做了传统的纸杯、纸袋再生作品;非遗展区有金箔画、竹编、藏班学生特色的手工作品;团结广场两侧,汉藏两名同学进行书法展示,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刘正飞分享道,很多作品皆是这些年课程中的积累与沉淀,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硕果累累,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是合肥三十五中课堂、社团活动、外出教研所带来的美育种子在此绽放,这所有的一切皆源自学校的滋养,一进入学校便能感受到学校的特色。我们是一所民族教育学校,学校全力打造“红石榴”文化,校园里处处都充盈着石榴元素,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

随后,雷金军、刘正飞带领大家参观了学校红石榴文化长廊,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特色。

PART.02观展体验

安徽师范大学实习老师桂霖曦组织非遗漆扇体验活动,现场氛围热烈。颜料在水面慵懒随性地流动,在阳光的照射下似青山、似青云、似星月、似流波,如梦如幻,流动的色彩在团扇上定格,配上墨香,当中国传统文化与石榴园邂逅,墨香与石榴花香沁人心脾。

学校高度重视书法教育。此次活动高一四班高亦欣同学现场挥毫泼墨,撇折捺横竖中尽显妙笔生花之态,展现中国传统书法之美;藏文老师次仁旺久和七一班嘉永泽仁同学为老师们展现藏文书法,线条的微妙之处给人无限遐想。

独具特色的美育课程作品,让人驻足停留,接受心灵的洗礼,感受美育的浸润。一把把团扇承载着文化的瑰宝,让人惊叹美的丰富与包容;一幅幅泥板画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让人仿佛看到沙漠中舞动霓裳的少女向我们缓缓走来;一件件泥塑,凝聚着历史的厚重,让人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芬芳;一幅幅粘土画向我们诉说着对家乡的热爱,让人仿佛置身于广阔的草原;参观展览的老师们表示,学生们的作品体现了民族文化之美、想象与创造之美、守正与创新之美。

PART.03美育分享
刘正飞在琴轸书苑以“源于美,通过美,为了美——营建浸润式的校园美育文化图景”为题,开展微讲座分享,向老师们介绍合肥三十五中的民族美育工作。

漫步校园,发现路灯、指示牌都有石榴的元素,石榴花路、石榴籽路、石榴果路的路名以及学校的同心楼、同德楼的楼名,都体现了民族特色,很好诠释了“汉藏一家亲”的理念。老师春天带孩子们剪纸,在石榴园里拍照打卡,记录美的瞬间。把校园四季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来,再配上优美的诗文,整合成一张张绚丽的明信片。这一切都为了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生活。
学校开发了从美术到美学再到美育的三个阶梯的美术课程体系,考虑到西藏的孩子会思念家乡,开展了“家乡的房子”的项目式课程,用美术形式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爱,孩子们在其中学会表达、传递情感,感受情感的碰撞、交融。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原的风”,“西藏传统艺术”等校本课程。
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它如同一曲未完的交响乐,流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滋养我们的灵魂。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竹编教程、杨家埠木版年画探索、“敦煌飞天”泥板壁画制作以及皮影戏表演等活动,还有学生自导自演的跨学科美育展演《图像识读——大唐审美的时代再现》。教育应源于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引领学生用心去感受世界,用爱来塑造生活,用智慧去创造未来,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篇章。

PART.04艺术沙龙

“万物有灵,花能解语”,中国人对花的喜爱,自古皆然。张婕给大家讲解了中国传统插花,接着各位老师们进入了体验环节,老师们选择的是莲花,“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位老师都沉浸在花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喜悦和宁静。在插花的过程中,大家的心灵得到了放松和净化,花儿们在以最好的方式,展现出最美的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PART.05活动总结

吴蓉表示从浸润的角度来看,社会实践、美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三者是不相关联的,最终以什么方式凸显校园文化特色并且浸润学生,最终怎么把活动做提炼推广是我们未来的目的和方向,做活动它是第一步,也只是第一步,不断跟进新课标和活动统一的思考,我们的活动才会有质有量有趣。
雷金军分享学校对美育课程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对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用心营造,让美育润物细无声。

PART.06高校共建

6 月 12 日下午,朱德义参观了美育文化节的展厅,了解了开发的课程,还欣赏了实习老师带领学生将手绘的纹样转化成帆布包、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朱教授对敦煌泥板画甚是喜欢,表示不同年龄的孩子创作的作品各有其特点。随后,朱教授也结合三十五中校情分享了一些观点和建议,强调以成果为导向,以课题、论文、展演等形式为载体,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PART.07馆校交流

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万浏芳、苏珊、齐腾飞三位老师,也参观了此次美育文化节展览,高度赞扬美育与民族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惊叹不已,更为三十五中老师的教育情怀所感动。
合肥三十五中与安徽省美术馆签署了“美育浸润在行动”馆校合作共建协议,成为项目首批试点单位,也期待在未来开展更丰富的活动,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通过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课程,让美育如同一道无形的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旅程。在美育的引领下,用心感知世界,用爱塑造生活,用智慧创造未来。
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合肥三十五中学子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生动展示,更为学校的美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展览以合肥市教科院“庐美校园”计划的美育浸润行动为支撑,为合肥三十五中搭建了一个全市美育教育交流的平台,获得了广泛赞誉。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向美而行,以美育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END

文稿 | 吕蔚如 张婕

一审 | 储巧云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景校园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以箔为墨,传承华夏美学——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开展“非遗文化沙龙”主题教研活动

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与安师大实习小组
2024年5月21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在琴轸书苑,开展了一次以“非遗文化沙龙——烧箔画实践体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刘正飞老师策划,美术学科组全体教师、安师大四位实习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刘正飞老师向参与的老师们介绍了烧箔画的艺术魅力,并现场示范了制作烧箔画的详细步骤,具体步骤为烧箔、拓样、上胶、贴箔、扫箔。

在刘正飞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实践学习
烧箔画,是将铜箔、银箔等材料进行加热,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在材料上进行图形的刻画或绘制。它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实践体验活动,旨在让老师们深入了解和掌握这门古老技艺,进而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
活动当天,气氛热烈而富有创造性。每位老师在刘正飞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烧箔画作品。敦煌九色鹿、向日葵、石榴、花鸟纹样等图形,以烧箔工艺为载体,呈现出丰富的色彩与独特的质感。随后,大家在榴园集体拍照打卡,留下了这一难忘的教研时刻。

烧箔画作品展示
在合肥三十五中“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此次“非遗文化沙龙——烧箔画实践体验活动”的创意策划与顺利实施,体现了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播,同时也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对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稿 | 胡 辉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景校园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社团活动

“为植物安家”——合肥三十五中开展跨社团、融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汇报

2024年5月15日下午,在合肥三十五中校长室策划、政教处组织、信息中心的技术保障下,在具有“红石榴”文化元素的数字化智能录播教室——“好课”录播教室,合肥三十五中开展了跨社团、融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为植物安家”的课程汇报暨结项仪式。

课程汇报由融美墨韵社指导教师张婕主持,副校长雷金军、团委副书记兼承美手工坊指导教师刘正飞、影视传媒社指导教师邹楠漪、格物社指导教师吕炎参与了此次活动。察言观色社团侯媛媛老师在青海格尔木参加教学比赛,侯老师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给予同学们支持和鼓励。安徽师范大学四位实习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察言观色社团、影视传媒社、承美手工坊、融美墨韵社四个社团的同学们参与了此次“为植物安家”课程汇报暨结项仪式。
(一)项目简介

首先,张婕老师从四个方面介绍此次活动的流程,分别是项目简介、分小组汇报与展示、教师分享与评价、校领导赋能及颁发结业证书。
“为植物安家”课程的缘起,是为了给学校的植物制作标牌,其中需要运用到生物学知识、美术设计、信息化运用等跨学科核心素养。在校长室的统筹指导,政教处的精心组织,以及学科专家刘正飞老师的课程策划与指导下,察言观色社团、影视传媒社、承美手工坊、融美墨韵社四个社团联合开展了跨社团、融学科项目式课程。
课程进度为六个时间节点,3月13日项目启动,4月3日合作性学习,4月10日项目推进,4月17日学生手绘设计初稿呈现,5月8日信息化设计图进阶版,5月15日项目展示汇报。
刘正飞老师负责建构整体的项目式课程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侯媛媛老师组织学生现场调研校园植物,邹楠漪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视频拍摄与剪辑、3D打印技术应用,张婕老师负责项目的过程性管理,以及指导同学们进行植物标牌的设计草图绘制,安徽师范大学实习小组的老师们帮助同学将手绘草图转化为最后的电子设计稿成品图。
(二)分小组汇报与展示
活动第二项,七个小组的同学们从植物挂牌信息、讲解植物特征的视频展示、团队成员介绍、设计图及学习过程展示、收获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展示。

第一小组的同学不仅介绍了校园的植物,她们还分享了在这次项目学习中体会到了团结意识,小组成员一起查资料、画设计图、录制视频,让她们有点遗憾的是他们最新修改的PPT没能展示给大家,也告诉她们做事情要抓住时机,提前完成;

第二小组的汇报人用优美的古诗词带我们了解校园的植物;

第三小组的汇报人分享了不同植物的精神品质,金边黄杨代表正义、意志坚定,学校也希望三十五中的学生具有正义、坚定的品质;

第四小组的汇报人提到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研、查阅资料,为校园的三种植物精心录制了讲解视频,锻炼了自己,增进了友谊,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第五小组只有两位同学,谢冬晴和白玛央金,她们在这次项目式学习中不仅一起找植物、查资料、绘图,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第六小组的同学设计的紫叶李和宫粉梅的植物牌非常的精致,并且他们总结了亮点、不足,还找到了改进建议,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

第七小组的同学不仅分享了他们在校园寻找植物的过程,而且分享了他们的感悟。旦增卓玛同学在这次活动中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活中耐心、毅力和责任感的培养;次旺巴姆同学觉得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非常奇妙,从最初的发芽、到茎叶的生长、再到花朵的绽放,这一切都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邵美智同学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并学习到了许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和故事,也在团队合作中成长了很多;李紫涵同学表示这次项目式学习让她受益匪浅,不仅是在摄影与剪辑方面,还有对植物的认识与了解,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
(三)教师分享与评价

活动第三项,教师分享与评价。分享参与活动的感悟,从不同的视角评价每个小组的过程性表现。
影视传媒社指导教师,信息技术老师邹楠漪,对同学们拍摄剪辑的视频给予赞赏。邹老师帮助学生将视频转化为二维码,应用于植物标牌设计中。
邹老师也分享了信息化与美术设计,科技与艺术融合应用的理念。由刘正飞老师设计“为植物安家”结业纪念牌,邹楠漪老师运用信息化和3D打印技术,将设计图落地为现实,逐步转化与制作的过程,激发了同学们对信息化科学应用与艺术美学相融合的好奇心。邹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学创造,欢迎同学们来到木工坊,在实践中学习,知行合一。

团委副书记、承美手工坊指导教师刘正飞对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与合作探究给予肯定,每个小组都设计了形式丰富的植物标牌,既保留了植物的特征,也进行了充分的创意表达。
刘老师也特别关注到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项目的小组。从开始学习到成果汇报,任何学习都会遇到挑战,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人生中宝贵的经验,在遗憾中收获力量,努力前行!

一直陪伴大家的察颜观色社团指导教师,生物老师侯媛媛,因为在青海格尔木参加教学竞赛没能来到现场,特意为同学们录了一个视频表达对同学们的肯定与鼓励,并在视频最后带大家看了格尔木的天空碧空如洗、晴空万里,并且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本次活动特邀嘉宾,格物社指导教师,生物老师吕炎,对同学们的课程汇报进行点评,通过项目式学习,每个小组合作探究,将校园文化、美术设计、生物学科知识、文学诗词、信息化运用融于一体,将生态文明、科技文明、传统文化、审美表达进行综合应用,“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理念值得推广和应用。
(四)看见与赋能

活动第四项,副校长雷金军代表校长室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为师生赋能。
雷金军表示,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同学们做了一件增长知识又服务于大家的事情,比在教科书里学的更生动。活动的过程能看到同学们的成长,就像我们“石榴园”一样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加强沟通交流。希望同学们不仅给植物挂牌而且要落实保护,还要将合作成果对外推广,让更多人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不仅有“琴轸书苑”、“心天地”(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未来还将在“红石榴大楼”建成科创中心,同时学校还在策划发展无人机、太极拳等特色社团。学校坚持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最中央,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希望我们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精神相依,彼此赋能,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
(五)颁发“小石榴籽”结业纪念牌

同学们拿到了由刘正飞老师设计,邹楠漪老师运用信息化3d打印技术制作的“小石榴籽”结业纪念牌,与老师合影留念。
让每一颗石榴籽迸发出向上的力量,探索与这个美好世界的链接,感受成长的力量,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

END

文稿 | 吕蔚如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研途有“历”:何以中国,文明斯盛——合肥三十五中历史学科组开发校本课程系列活动纪实(一)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传达“博物馆是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和发展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合作与和平的重要手段”。自1977年起,每一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重在发挥博物馆资源在教育和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值此节日,合肥三十五中历史学科组将本学期围绕博物馆之行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作简要梳理,以“研途有‘历’:何以中国,文明斯盛”为主题,分享课程开发的背景和阶段性工作。
一、课程背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博物馆作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中呈列的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实物史料,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借助博物馆中丰富且鲜活的史料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设计系列课程,开展主题活动,丰富课程形式,多元化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同时,以此为契机挖掘思政元素,讲好中国历史,树立文化自信。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现备案的6565家博物馆名单,其中有234家位于安徽省,因此,安徽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在众多省内博物馆中一探其绚烂多彩。本学期,合肥三十五中历史学科组在学校“红石榴”课程体系下,结合新教材大单元主题和当前文博热点,选取省内部分博物馆或考古遗址等作为重点考察基地,如繁昌博物馆、凌家滩遗址、淮南博物馆等,组内教师利用节假日时间参观学习,并在学科组教研活动中进行资料整理和课程设计,本期以第一站——繁昌博物馆开启课程之旅。
二、阶段性工作
(一)沉浸式观展,开启与文物的“双向奔赴”
“繁花似锦”,打卡繁昌博物馆
历史组部分教师在繁昌博物馆前
繁昌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其新馆于2022年试运行,是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教育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地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珍贵文物和标本近万件,涵盖历史上各个时期,更有世界闻名的人字洞遗址复原模型和繁昌窑青白瓷器,每一件藏品的内涵都在向今日的访客诉说着中华文化的脉络。繁昌博物馆藏品众多,为便于开展学科单元主题教学研究,下文简要以三组单元关键词为例呈现馆内藏品,寻找博物馆中的历史印证,追寻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密码。
关键词1:文明起源 多元一体
在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开篇第一课,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主要介绍了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从这些遗存的分布和考古发掘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而繁昌博物馆展示了人字洞等遗址的部分展品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勾勒出石器时代的文明新生。

关键词2:文脉传承 熠熠生辉
繁昌窑创制于五代,是长江中下游五代至北宋时期唯一专烧青白瓷的窑厂,青白瓷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青中泛白,白中溢青,温润如玉。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共有32件瓷器用品,无一不显现出繁昌窑青白瓷的明显特征,制作之精美堪称精品。馆内收藏五代至宋朝的青白瓷展品非常丰富,在研究这一时期制瓷业和经济发展状况上具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馆内收藏许多制作精巧体积较小的青白瓷生活器具,有趣的是在参观时发现,一件盛放妆粉的石榴形制盒子,与合肥三十五中校徽的红石榴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越千年,古与今的对话与共鸣,是中华文化脉络的传承见证。

关键词3:披荆斩棘 历史丰碑
1949年4月20日晚,解放军第9兵团27军79师235团1营3连5班的战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在芜湖市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现三山经开区夏家湖)登陆,以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永载史册。博物馆内展示了近代史上渡江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孕育了以“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为核心内容的渡江精神,从史料研究的角度来说,馆内呈现与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记述形成了史料互证和相互补充,在《纲要(上)》教材中人民解放军光荣事迹振奋着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解放军、文物、博物馆、教材、新时代学生,这几者间形成了教育的闭环,育人有物、育人有情,育人发生在历史留给后人的奋进精神中!

(二)历史的温度,致敬那“薪火传承”人
在繁昌博物馆中有一张表格给学科组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人字洞遗址发掘历程表,记录了自1998年起7年间先后11位考古人员在遗址现场的主要发掘成果,其中不少古化石和石制工具,这些都是考古人员知行合一、持之以恒精神的,他们奔走在田野、求索与文献、交流于同道,考古学的实证性材料往往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考古人执一手铲为器,与一捧土对话,于一探方间舞之,为了解开历史之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长期坚持对学术的忠诚,倾尽心力担负起传承文明脉络的重任,这是蕴含家国情怀的考古精神。挖掘好历史中“人”的故事体现了历史的温度,讲好考古人的故事,讲好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三、课程愿景
课程实践路径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地区文博资源的育人价值,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肥三十五中历史学科组在落实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红石榴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开发具有学科性、人文性、综合性的校本课程,课程《研途有‘历’:何以中国,文明斯盛》的开发立足于学校课程建设,尤其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遵循和满足新课标对学生素养提升和发展的要求,从命题、专题讲座、主题探究等多元化路径进行实践,拓展学生历史视野,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践行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END

文稿 | 王 莎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探讨非遗的生活美学——美术学科组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研活动

近日,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在校内开展了一次有特色的教研例会,本次会议由美术学科教研组长张婕主持,刘正飞老师以《今生簪花,来世漂亮——从名画到非遗,品生活美学》为主题进行了课程设计思路分享。胡辉老师和张楠老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点评,最后由张婕老师进行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旨在深入探讨非遗的生活美学,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刘正飞老师以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为载体,引领与会者进入了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思考空间。通过讲解名画中的细节和意象,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传统非遗“泉州簪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参与的老师们通过揭示画作背后的意义,更深入地理解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刘老师启发大家开阔思维,将美育课程与生活情境,传统非遗与校园文化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之美,鼓励学生运用美术的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和实践创造。

胡辉老师和张楠老师在会上积极发言,两位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程设计有新意、有思考、有表达。尤其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将传统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融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表达,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胡辉老师结合近期在安博参与的“花朝节”活动体验,就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在学校进行非遗教育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张楠老师近期开展的风筝制作课程、手绘校园植物等课程,正在开展和推进中,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将非遗元素融入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大家表达了对非遗文化的尊重和推崇,认为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张婕老师在会议的结尾进行了总结,刘老师的课程分享给予大家深刻的启发,老师们的交流生成了新的教育智慧。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将思考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学习兴趣。
关于即将开展的榴园诗会,美术组老师们建议,学校可以在非遗项目上加大投入,创造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此次教研例会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思路,也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的深入思考。
在合肥三十五中“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美术组以学校“红石榴”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文稿 | 刘正飞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景校园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教研动态

馆校共建聚合力,协同育人谱新章——合肥三十五中与安徽省美术馆“美育浸润在行动”项目合作签约

2024年4月17日上午,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与安徽省美术馆的“美育浸润在行动”馆校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在安徽省美术馆举行。安徽省美术馆副馆长刘文杨、公共教育部万浏芳、苏珊等老师,合肥三十五中副校长雷金军带领团委副书记刘正飞、美术组张婕、胡辉、张楠老师共同参与了此次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安徽省美术馆副馆长刘文杨表达了对合肥三十五中的热烈欢迎,对学校领导、师生组织参与“馆校合作”美育活动表示由衷的感谢,合肥三十五中的“红石榴”文化建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也表示安徽省美术馆将借助此次美育浸润行动,全力助推馆校在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作为安徽省美术馆“美育浸润在行动”项目首批试点单位,雷金军代表学校向安徽省美术馆对于此次合作共建以及以往美育活动的支持表达衷心感谢,并向与会人员阐述了合肥三十五中“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同时介绍了学校在美育思政课、社团活动、五育融合、跨学科教研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期望未来与安徽省美术馆彼此赋能、形成合力,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教育、馆校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将美育浸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落到实处。

在刘文杨副馆长和公共教育部老师们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丹青妙绘千古梦——《红楼梦》数字艺术展、西班牙“狂想曲”——戈雅、米罗与达利的现代版画之路、中法艺术交流展。
不同主题的展览特色鲜明,展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呈现经典文学绘本,西班牙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中法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对话,开阔、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参观的老师们深层次启发,为后续的课程开发与跨学科教研孕育了灵感。
馆校共建聚合力,协同共进谱新章。合肥三十五中一直注重“五育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馆校携手,构建教育实践共同体,发挥美术馆文化资源优势和学校专业教育功能,深入拓展合作领域,促进馆校深度合作,以美育浸润学生、教师和学校,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END

文稿 | 张 婕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千年花韵,岁月传馨——合肥三十五中“石榴花开,文创雅集”亮相安博花朝节

千年花韵,岁月传馨。2024年4月13日,安徽博物院第二届花朝节“皖美年华”传统文化与非遗展演春日专场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形式丰富,由风物市集、公益义卖、文化体验、文艺演出、春日游园几部分组成。

合肥三十五中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受邀参与了此次活动的“校园文创爱心公益义卖”环节,安徽省共有30名非遗传承人和22所大中小学特色社团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合肥三十五中校长室的关心和指导下,校团委精心策划组织,美术组协助参与,各年级汉藏团员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以“石榴花开 文创雅集”为主题,展示学校的“红石榴”特色文化,同时开展“学雷锋”爱心义卖实践活动。

4月13日早晨,校团委副书记刘正飞、美术组胡辉、张婕老师共同带队,七(1)班嘉永泽仁、高一(2)班索朗措姆、高一(7)班卢静瑄、丁乐凡,高二(2)班翟云翔、王金宏,高二(9)班高科宇、扎西德庆几位同学,一起前往安徽博物院。
(一)开市——齐心协力,精彩纷呈

合肥三十五中的“石榴花开,文创雅集”爱心义卖岗,包含校园文创展示、明信片集章打卡、社团特色课程作品展示、藏文书法现场订制等。汉藏师生向参观的人们推介学校“红石榴文化”,现场热闹非凡,人们也感受到了合肥三十五中石榴花般的美好与鲜明的校园文化魅力。
“做旧如旧”的敦煌泥板画,复原了敦煌壁画的工艺与色彩,斑驳中透露着古朴的生命力。同学们运用丰富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栩栩如生的呈现了九色鹿的故事、精美的藻井图案,让每一位路过的观众驻足停留,静静感受传统文化在青年学子手中的活态传承。

藏文书法订制区前,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藏文老师次仁旺久、美术老师胡辉、刘正飞、张婕为此次活动准备了内容丰富的手写书签、漆艺扇面。

七(1)班嘉永泽仁同学,运用自己的特长藏文书法,为观众书写具有吉祥寓意的书法卷轴,广受欢迎。藏文书法的线条流畅、独特、鲜明,富有变化,形成一种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的意境,使得藏文字体充满生气,气韵生动,变化无穷。现场订制作品的有合肥市民、省外游客、国际友人,通过这种展示与交流的方式,让更多人喜爱、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校园文创展区,设计精美的校园风景明信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是合肥三十五中1975届校友,在安徽博物院看见母校的爱心义卖岗,感觉非常亲切,同学们赠予她校园文创,并合影留念,这是“红石榴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承力。

(二)逛集——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赶一场雅致古朴的国风雅集,让市井烟火飘出国风范儿。
此次活动聚集了全省30名非遗传承人和22家高校及中小学,春茶、藤编、漆艺、盘扣、簪花…漫步“非遗+校园”文创市集,欣赏匠人技艺,感悟青春色彩,触摸渊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春晚的歌曲《上春山》,让很多人领略到中式国潮之美。来到非遗漆扇体验区,同学们跃跃欲试,滴染调色,轻拨晃动,形成自然流动的色彩,喜悦与兴奋跃然眉梢。

经过省级非遗“徽帮裁缝”第三代传承人王俊的摊位前,同学们被精美的中式服装所吸引,驻足停留。王俊老师热情的为合肥三十五中的同学们介绍“徽帮裁缝”的文化内涵与工艺特色。

“徽帮裁缝”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文化”,王俊老师拿出最新创作的一款盘扣,正是以安徽博物院的特色藏品“凌家滩玉龙、玉鹰”为创作原型,进行等比例设计制作,让传统技艺与安徽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打造创意配饰,让非遗文化变得更亲近、更可感。
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匠心精神,深为感动。
王老师鼓励同学们走进安徽博物院,深入了解徽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底蕴深厚的徽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三)观展——文化探究,源远流长

合肥三十五中的同学们走进安徽博物院,漫步于安徽文明史展厅,感受历史的脉搏,欣赏凌家滩玉龙、玉鹰的精神图腾,感叹先民的智慧创造;行走于古徽州建筑群,品榫卯结构的精巧匠心,赏徽州三雕的人文民俗;踏入“天成之姿——明式家具美学展”,一榻一几、一桌一柜,仿佛穿越了数百年,与古人对话,与琴音相和。师生一起探索中式美学空间,简约而不简单。

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安徽博物院的代表性展品也让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师生交流互动,分享当下的感悟与美好。
(四)融入——情融皖藏,美美与共

一花一树皆是景,一桥一路雅趣生。
“千年花韵 岁月传馨”安徽博物院传统文化与非遗展演春日专场活动,汉藏师生相约安博,与两万余名观众一起,赏春景、逛春集、猜花谜、踏春行,共赴一场春日的约会。

合肥三十五中团员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也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次展示的作品,通过“馆校合作”义卖的形式,培育了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价值观。

在未来的馆校合作中,合肥三十五中将会通过更多形式让学生接受较为广泛的美育浸润,陶冶高尚情操,建立高雅的艺术观和文化观。
通过“馆校合作”,激发育人活力,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稿 | 张 婕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安徽博物院与合肥三十五中联合教研活动侧记

近日,安徽博物院与合肥三十五中借助“教育合伙人”计划平台,在安徽博物院徽学堂携手开展教研活动,就“馆校融合”跨学科场景式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研讨,协同开发馆校优质资源,设计馆校课程。
合肥三十五中学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团委副书记刘正飞及语文、数学、政治、美术、信息技术、心理等学科教师,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张鹏、副主任王毅及相关人员参加研讨活动。

合肥三十五中老师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博物院的安徽文明史展厅,近距离观看历史文物,直观地理解历史文化,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研讨交流时,合肥三十五中学科组长张婕老师分享了“馆校优质资源”开发与设计案例,刘正飞老师对案例进行了点评。多年来,教研组基于项目式学习将博物馆、美术馆资源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开发“行走的课程”,打造沉浸式场景课堂。
双方就如何整合开发博物馆优质资源、开发开设“馆校合作”课程、建设教研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讨。

詹道勇简要介绍了合肥三十五中民族教育特色、”红石榴”文化建设成效、教研优质资源和教研工作设想,并就下一阶段“馆校合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安徽博物院王毅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博物院里馆藏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携手开展“馆校合作”特别是跨学科思政教学,能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安徽历史、地域文化 ,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合肥三十五中与安徽博物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携手探索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助力安徽省“五大行动”的实施,勠力同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END

文稿 | 王长远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走,去美术馆教研——启“馆校联动”,承“美育浸润”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
近日,来自教学一线的美育教师们走进安徽省美术馆,以“馆校合作”为主题开启了一次安徽省美术馆与基层美育的交流与分享。

(1)启——双向奔赴的馆校联动
安徽省美术馆刘文杨副馆长,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万浏芳、苏珊、余珂、齐腾飞、程思佳,热情接待了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们。

刘文杨副馆长介绍了安徽省美术馆的定位与使命,推出精品展览,开展面向人人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让大众走进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刘馆长表示,欢迎老师们参与到安徽省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中来,也欢迎更多的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美术馆,共享艺术之美。
(2)应——内外互联的美术教材与艺术展览
参与此次活动的老师们对教学有热情,对文化有热爱,对馆校合作的形式与内涵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合肥三十五中刘正飞老师是教学实践改革的先行者,曾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馆校合作”跨学科项目式美育课程。
从美术教材延伸至美术馆,如何构建在现场的美术课?刘老师立足于课堂中学生使用的美术课本,从中发现了美术教材与艺术展览的内在联系。

刘老师首先分享了现行美术教材的基本结构。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指向,其中融入了诸多思政元素,如《清明上河图》、《江山如此多娇》等绘画作品,剪纸、年画等民间手工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铜奔马等雕塑作品以及建筑、新媒体艺术应用等丰富的形式主题。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刘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由此产生了思考。教材中的图例丰富,但是缺乏对艺术品细节的直观感受。美术馆的真实情境,带给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丰富、立体的。但是不懂得如何欣赏,学生来到美术馆,是有些茫然的。
因此,从教材中挖掘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从展览中发现鉴赏的切入点,借助展览进行课程研发,以课程为载体发挥展览的价值,可以更好地将思政元素、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融入馆校合作美育课程,是推动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3)探——馆校合作实践新路径
探索从追问开始,追问以实践回应。
合肥三十五中张婕老师分享了近一年以来与安徽省美术馆合作开发的“馆校合作”美育课程案例。
张老师从“为什么开展馆校合作?”“如何开展馆校合作?”“如何提升馆校合作的内涵与品质?”三个问题出发,梳理了美育浸润的时代背景,剖析了协同育人的价值导向,分享了在安徽省美术馆的支持和指导下,合肥三十五中教研团队基于校情和学情开发的“馆校合作”校本课程。

美术馆里的美术课,在真实情境中沉浸式学习,将跨学科思政元素融入美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
行走的美育思政课,以艺术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
(4)品——欧洲艺术游学之旅
美术馆是文化与历史的印证,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走出去,看世界,以包容的心态欣赏多元文化。
蚌埠五中史凌琳老师第一次来到安徽省美术馆,惊叹于这座城市文化会客厅的优雅与大气,同时也分享了寒假期间,她去欧洲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的艺术之旅。

漫步于历史街区,在古朴的建筑群中穿行,感知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感叹于巴洛克艺术的夸张与华美,不禁让人想象华丽的舞会即将开始。生动的雕塑、精美的绘画,美术馆中的观众,都是风景的一部分。

史凌琳老师不仅分享了鲜活生动的旅行体验,审美与文化的观察视角,还带来了欧洲美术馆设计独特,趣味十足的导览手册。
实践让课堂更饱满,课堂也是文化与历史的情境见证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分享的过程,让参与者的视野和心态更加开阔与包容。
(5)议——面向未来的馆校合作
美术馆对“馆校合作”的中学美术教学又有哪些期待与设想?围绕话题,大家各抒己见,也在集思广益中,启迪着教育的智慧。
万浏芳
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
“馆校合作”的内涵,蕴含了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因此,在后续的实践中,需要馆校双方共同关注,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可以将“面向未来”的理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中。同时,也欢迎学校的美术老师们来美术馆进行志愿服务,开展公教活动,将好的课程带给更多的观众,惠及社会。

苏珊
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
安徽省美术馆不仅是教学资源,也是师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安徽省美术馆的艺术mall展区,也欢迎更多的学校组织学生来此举办活动和展览。关于课程开发,可以立足于安徽地域特色,以小见大,从小做起,做细、做实。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次仁旺久
西藏山南第一高级中学老师
安徽省美术馆的建筑空间和精彩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有机会带着家人、学生一起来到美术馆,让更多人了解这里,身临其境的感受大美安徽文化。也欢迎安徽省美术馆的老师们去西藏看一看,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之美。

史凌琳
蚌埠五中美术教师
一个自身都没有受到良好美育浸润的教师,是不可能以美育浸润学校与学生的。所以我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尤其是去美术馆、博物馆,让旅行丰富自己的阅历,让美的体验提升生活的品质。我在蚌埠带着学生走进了博物馆,开启了地方美育“馆校合作”的先河。也希望今后有机会,在学校的组织下,带着学生走进安徽省美术馆,身临其境的畅游与感受。

熊瑛
合肥三十八中美术教师
我对馆校合作的思考是,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和感受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
参观《和气致祥——苏州桃花坞年画展》,《西班牙“狂想曲”——戈雅、米罗与达利的现代版画之路》,对我近期的版画教学很有启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鉴赏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版画艺术形式的不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与创造力,他们也创作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包容蓉
合肥四十五中美术教师
信息化时代,美术馆的线上资源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我给学生播放了自己去上海久事美术馆参观莫兰迪作品展的视频和作品,静谧的氛围、诗意的色彩,也治愈了学生的心灵。

胡开明
合肥一中包河分校美术教师
希望有机会邀请安徽省美术馆走进校园,开展丰富有趣的课程活动。作为美术教师,也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承文化,参与到“馆校合作”的活动中来,非常感谢安徽省美术馆给予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胡辉
合肥三十五中美术教师
美术馆是城市文化的会客厅,现在有朋友来到合肥,我很愿意带着他们来到安徽省美术馆,在美的建筑空间,欣赏美的艺术,放松身心,滋养心灵。美育浸润不仅是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学校,也是面向全社会的美育浸润。


馆校共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通过“馆校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动学校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赋能。

文稿 | 张 婕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跨学科同题异构 彰显课程思政之美——记合肥市课程思政推进暨跨学科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会

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2024年3月13日上午,合肥市课程思政推进暨跨学科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合肥三十五中举行。合肥市教育局高教处韦学华处长、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员侯新旺主任莅临指导,合肥十中、合肥行知学校、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合肥市逍遥津小学、合肥师范附小和合肥三十五中等市课程思政建设六所联盟校的领导和教师,齐聚“石榴园”,深度研讨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1、跨学科同课异构 ,展现课程思政魅力
合肥三十五中高中语文学科刘彤彤老师和高中历史学科徐燕老师,围绕“生态文明”主题,先后展示了学科课程思政课例。两位老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既达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润物细无声地“立德”教育,充分展现了课程思政课堂的活力与魅力。

刘彤彤老师以“品儒者之志,启研学之旅”为题,精心设计“孔门之志我来辨”“孔门之志我来谈”“孔门之志我来传”三个任务,辨析孔门师生的志向,从“生态文明”角度深挖孔子核心思想“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践行“和谐”价值观,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徐燕老师以校长送别西藏班毕业生回家的短片导入,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回家的路—-青藏铁路”为线索,分“奠基之路”“绽放之路”“复兴之路”三个篇章,以“说出你的故事”任务活动,驱动学生自己讲述国家民族政策给家乡西藏带来的可喜变化,让西藏班同学深切感受党的温暖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馨。

合肥三十五中副校长赵峰以“用好四个抓手 培养时代新人”为题,汇报了合肥三十五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近年来,合肥三十五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援藏政治任务,用好“文化建设主底色、教育科研主引擎、队伍建设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这“四个抓手”,开展“大思政”教育,倾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跨学科评课议课,赋能课程思政教学
随后是评课议课环节,由侯新旺主任主持。
合肥三十五中副校长许超简介了合肥三十五中“三全育人”及教学教研情况,并从“两个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角度,谈了这两节课例的理念依据、宏观设计思路和预达成的树人目标。
六所联盟校的代表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优化建议。在评议时大家认为,合肥三十五中“红石榴”文化特色鲜明,是无声的“课程”,校园文化环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这两节课例对思政元素挖掘得很深,成功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生态文明”“和谐”等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有机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过程中,提供了以“生态文明”“和谐”为主题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范例。
3、专家领导引领,推进“大思政”建设
侯新旺主任以“基础教育课程思政的本土化实践探索”为题,做了一场高质量讲座。为基础教育阶段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价值引领、思路借鉴与问题解决方案,有助于构建纵横贯通、一体推进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侯新旺还对下一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韦学华处长以“学校高度重视、准备非常充分、展示非常成功、汇报非常震撼、研讨非常热烈”评价此次活动。希望大家继续挖掘好思政元素、上好课程思政课、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立德树人任务。
合肥三十五中校长顾晓惠代表学校欢迎大家的到来,表示参与合肥市课程思政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品质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助力青少年“心中有信仰,情感有热爱,思维有思辨”,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达到育人育心,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今后在市教育局领导下和市教科院指导下,学校将继续秉持“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办学理念,与兄弟联盟校一道合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探索无止境,须做久久功。“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携起手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作用,戮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END

文稿 | 刘奇、詹道勇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教坛新星展风采 学科交流促发展——合肥三十五中心理组教师跨学科教研参加五学科省(市)教坛新星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为发挥教坛新星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2023年10月至11月期间,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了多场教坛新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心理组专职教师张琳、占卉、实习教师陈雅琳跨学科教研,积极参加各学科省(市)教坛新星课堂观摩活动,累积观摩5学科共14节省(市)教坛新星公开展示课,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涉及心理、政治、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劳动教育五学科。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0月24日,中学心理健康教坛新星课堂观摩活动中,行知学校的张曼老师和一六八玫瑰园南校区聂丹老师进行课堂展示。两位老师的课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教师注重为学生营造安全、包容的课堂氛围,保持敏锐、开放、接纳的态度,师生情感投入,教师回应有温度,用积极、温暖和支持为学生赋能,让疗愈发生。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0月31日,小学心理健康教坛新星课堂观摩活动中,竹溪小学的李希老师展示了《成长充电站》一课、稻香村小学的程慧老师展示了《我的快乐能量石》一课。两位老师的课程选题深度切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学设计有梯度,活动过程与理论技术深度融合,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让师生、生生互动精彩频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有充分的体验感受和表达空间,并且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和优势。
中学、小学四位心理学科的教坛新星通过课堂展示与经验分享,为观课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与成长的途径,使观课教师对如何上好心理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高中政治

2023年11月2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观摩活动中,合肥一六八黄婷老师和合肥八中崔俊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议题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当前时事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形象和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文化自信。
初中道德与法治

2023年11月16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观摩中,合肥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倪婷老师和肥东县宝翠园中学钟梦丽老师分别进行了《服务社会》和《关爱他人》教学展示。她们以生动的事例分析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观念和法治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四位政治学科教坛新星教师的展示,让心理组教师深深感到,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也要探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需要深入挖掘学科内涵,也需要与思政教育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与融合,与各学科一道,合力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

2023年11月7日,合肥四中朱婷婷老师和巢湖二中陈琛老师带来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生学习生活出发,贴近学生日常活动,在大单元教学的框架下进行项目式教学,通过活动的设置,带领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出发才能真正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共鸣。
两节公开展示课让心理组教师感到,在心理课堂中也需要教师做到关注学生、关注学情,针对班情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
初中体育与健康

2023年11月9日,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观摩活动中,长丰县北城世纪学校李长英老师和合肥第四十六中学王琳老师分别带来了一节实践课与理论课。体育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发展运动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还能学到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心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有部分内容重合,观摩体育学科的理论课程有助于明确学科特色与内涵,使相同的内容在体育课中有体育元素,在心理课中有心理味。
劳动教育学科

2023年11月23日,小学劳动教育学科教坛新星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中,锦绣小学彭正校长和葛大店小学金叶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提升。
精准的、可持续的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投入程度,对于如何提升心理课堂的育人效果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跨学科教研总结
此次合肥市省(市)教坛新星课堂教学观摩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观摩和研讨,心理组教师开拓了学科视野,深入了解了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深化了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今后心理组教师将把所学所思所感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心理课堂的育人功能。
在未来的工作中,合肥市三十五中心理组教师将继续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稿 | 陈雅琳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心天地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医教结合助心育 专业成长促发展——合肥三十五中心理组参加长三角儿少心理健康联盟“医教结合”论坛

2023年10月27日,由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合肥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以及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长三角儿少心理健康联盟“医教结合”论坛在合肥举办。合肥三十五中专职心理教师占卉、实习教师陈雅琳全程观摩此次论坛。

本次大会共两项议程。在上午的会议中,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杜亚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张劲松教授、宁波市康宁医院主任医师张文武分别分享了上海、宁波等城市“医教结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医教结合”工作中,不可忽视的还有教育的力量。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正云教授线上参与报告,李正云教授以一个案例入手,分享了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引导大家思考如何规范化以及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随后,合肥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合肥八中副校长方立立以合肥八中为例分享了心理问题学生的学校干预策略。
在对医教结合进行了解之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柯晓燕教授和储康康副主任医师带来了有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报告。柯晓燕教授现场对一位ADHD儿童及家长进行了访谈,储康康医师以《宣传是基础,疗效是关键——以学校为基础的ADHD综合干预》为主题进行了汇报。通过两位医师的分享,进一步增进了对ADHD的了解,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医教结合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帮助。
最后,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钟慧对医教结合合作进行动员,她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需要全员参与。
大会的第二项议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钟慧又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诊断、评估及治疗进行了报告。报告分享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焦虑障碍及成因和表现症状,以及儿童青少年评估的特殊性。
最后,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莫大明及主治医师沈晓霜介绍了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注意偏向特点及根据焦虑障碍儿童注意偏向特点设计的注意偏向干预流程和演练。
本次医教结合论坛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既能进一步增加心理教师的学科前沿理论水平,又能更好地为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性服务。

END
文稿 | 占卉 陈雅琳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以“史”明人,以“美”育人

为促进学科融合、深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9月17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历史学科教师王莎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美术学院共四位实习教师一起走进安徽博物院,参加安徽博物院主办的“安徽文博讲堂”活动,此次主讲嘉宾为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主题为“考古学家讲古墓”,通过观摩精彩的讲座内容,学习实证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中华文明标识。此次学习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跨学科融合教研拓展了研究路径,丰富了“馆校联合”与“高校共建”系列活动的特色思政课程资源。

忆往昔岁月

65年前的9月17日,对于安徽省博物馆(现名安徽博物院)来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主席来到安徽省博物馆视察。主席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应该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安徽博物院在全国文博界的特殊地位。

毛主席在长达3个小时的视察中,一直兴致浓厚、精神饱满,每到一个展厅都说,“相当丰富”,“看不完”。他边看边说,那幽默的语言,在展厅内引起阵阵欢笑,气氛热烈而又轻松。
在观看楚大鼎(铸客大鼎)时,毛主席风趣地说:“这个大鼎,可以煮一头牛啊。”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高蒙河教授在此次讲座中,从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说起,对国宝重器的解读让观众更为直观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解拉近了观众与考古的距离,对比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让观众意识到考古工作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同时梳理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呈现出人类历史发展脉络。在具体案例讲述中,通过对“三星堆遗址里究竟有什么”、“定陵发掘有哪些遗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解答,给大家带来极大启发。讲座最后,高老师从国家政治伦理、考古工作伦理、社会家庭伦理、传统文化伦理方面多角度分析考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强调考古工作者对历史和文物的尊重与实证研究对于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也同样精彩,观众踊跃提问,从小朋友、到刚刚步入大学的历史系新生、再到专业学者,每个人都提出了极具价值的问题,高老师逐一耐心解答,大家获益匪浅,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以后,王莎老师和实习生共同邀请高老师合影,留下珍贵回忆。

回顾与感悟

一个个文物的背后都是一本本厚重的书,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建筑,关于服饰,关于饮食……,它们或折射着激荡起伏的纷争,或反映着宁静祥和的生活,认识和研究文物,就是与历史的对话。

学习这一次的讲座,大家感悟良多。

美术学院实习老师 朱彤:本次讲座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了考古研究的神秘有趣。最重要的是,考古学家们进行考古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古墓和其中的文物,这样的精神令我钦佩。

美术学院实习老师 王天:听完讲座之后,我感触良多,刷新了停留在盗墓笔记中对古墓的恐惧感。考古,不是探险,更不是寻宝……考古,是为了以古鉴今,是一门填补人类记忆空白的科学!

历史文化学院实习老师 李源:在两个小时的讲座里,我收获颇多,例如知晓墓葬的出现是一种精神寄托,了解汉代流行厚葬、魏晋流行薄葬等,其中最有启发的是在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有观众提到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考古发掘的关系时,高教授说道对于文物的保护是极为重要的,但也不能因此因噎废食,保护与发展应该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历史文化学院实习老师 支文杰:在这场讲座中,高教授以65年前的今天,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纪念性意义开头,从远古神话中的黄帝时代说到清代,讲解了许多考古学方面的知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考古的意义是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及民族精神的弘扬,而考古学家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基、保护文物、保护历史之人。正如高教授所说,通过考古,我们祖先和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再只是古籍里的只言片语,而是有了温度,有了感情”。

合肥三十五中历史组教师 王莎: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是一项由国家支持、多学科结合的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在这一重大项目的背后是无数中国考古工作者和多学科人才共同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的决心和坚守。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考古成果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价值,以此展示中华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与使命。这是此次学习讲座内容的最大启发,将学科发展前沿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让历史与不同学科对话,让学生与文明对话,让文化自信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沃土。

文稿 | 李 源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靓丽青春 •  学生荣誉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2022-2023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安徽省赛区选拔赛获奖名单公布,合肥三十五中22名学子荣获佳绩。其中在AI天工造物赛项中,学校6支队伍参赛,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在智能餐饮机器人赛项中,学校5支队伍参赛,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IMG_260

        本次比赛,指导老师尹黎明老师、邹楠漪老师和参赛同学,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经过数月的组队、集训,顽强拼搏,全力以赴,终获佳绩。

图片7.png

        合肥三十五中校长顾晓惠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致力于“红石榴”学校文化建设,开发“红石榴”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学校机器人科普教育已拓展人工智能、机甲大师、智能餐饮、RIC、综合技能、轮式搬运等6个项目,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合肥三十五中科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信息组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为深入推进“双新”实施,整体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合肥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合肥三十五中开展了主题为“让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双新”实施教学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暨第四届“教坛新星”遴选活动。

        合肥三十五中信息技术学科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信息技术组在教研活动例会上集中学习了关于合肥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新一轮“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方案的通知,按照学校教科室的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研讨。在为期两周的时间内,信息技术组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网络研修,利用集体备课、团队研磨等方式加强学习,提升教师大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与质量,确保全体参与老师“人人有收获”。

图片1_副本

        经过多轮集体备课、磨课和探讨,组内老师开展了“每人一节课”活动,即对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进行“同课异构”教学。三位评课老师,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让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真实发生”的活动主题,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基本功三个方面对现场课进行评分,最终推选尹黎明老师代表信息技术组参加校级“教坛新星”和合肥市第三组团共同体学校“大比武”比赛。尹黎明在合肥市第三共同体“大比武”比赛中取得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市赛。

图片2_副本

        此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加强了组内老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促进了学习型、研究型学科团队的建设。今后,信息技术组将以深化巩固“大练兵、大比武”的成果为抓手,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落实“三新”理念,努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为深入推进“双新”实施,整体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合肥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合肥三十五中开展了主题为“让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双新”实施教学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暨第四届“教坛新星”遴选活动。

        美术组全员参与“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经过遴选,刘正飞老师代表美术组参加第三组团“大比武”活动。本次第三组团美术学科说课课题为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匠心之用|雕塑艺术》。

图片1_副本

        刘正飞作为合肥市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对课题不断思考,深入研究,深挖大单元重难点,建构大单元课程框架,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运用线上调查、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真实情境、多元教学评价等教学策略,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展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不断求新求变、突破自我的职业追求。

        在《现实与理想——雕塑的永恒追求》一课中,刘正飞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中贯穿对中国传统雕塑之美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及其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迁移与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比赛现场,刘正飞以清晰的课程结构、层层递进的单元课时、合理有序的课程组织形式、生动贴切的教学资源运用,将大单元说课比赛,呈现得有声有色。

图片3_副本

        本次比赛刘正飞取得了第三组团校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晋级市赛。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美术组老师积极参与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帮助刘正飞完善教学设计,优化说课流程,体现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图片4_副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连续两年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通过以赛促研的方式,督促每一位教师积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新方法,探究教学新模式,努力提升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开展国庆假期留校学生美育活动

        2022年10月4日上午,在校长室的统筹指导下,在政教处、团委的组织协调下,承美艺术工坊、融美墨韵社联合策划组织了一场留校学生的美育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为“宫韵留香、扇藏雅趣——绘制团扇画”。

        此次活动由承美艺术工坊负责人刘正飞老师、融美墨韵社负责人张婕老师进行前期策划指导,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实习教师团队的方晨雨、王雨荷、秦羽菲三位实习教师组织现场活动的讲解与示范,六位留校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图片1_副本

        领略传统文化,体验艺术之美。活动第一项,实习教师方晨雨为同学们讲解团扇的历史与文化。团扇是手工艺、艺术、文化的融合,象征着团结友善、吉祥如意。生动的文化情境、丰富的形制和内容题材,激发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创作欲,同学们跃跃欲试。

图片2_副本

图片3_副本

图片4_副本

        活动第二项,实习教师王雨荷、秦羽菲,为同学们演示漆艺扇子的制作过程。天然大漆用桔子油稀释、调和,将调配之后的颜料缓缓倒入水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搅拌棒划出不同的形状,体现出艺术创作的自由性与随机性。将扇子缓缓放入水中,慢慢捞起,整个过程,让人兴奋、紧张、期待。

图片5_副本

        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也乐于尝试,纷纷动手体验。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感悟。在色彩的流动中,身心也得到释放。每个人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师生共同创作,根据图像的意境题写诗词,诗书画印融于一体。

图片6_副本

图片7_副本

图片8_副本

        大家还用写意画的方式,创作了一些不同题材的作品,虚实浓淡、笔墨情趣,呈现出多元、丰富、有趣的内容。

图片9_副本

图片10_副本

图片11_副本

图片12_副本

图片13_副本

        在愉悦的交流中,活动落下帷幕,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合肥三十五中将五育并举融入育人全过程,假期里,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校学生在欢笑中舒畅身心,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感悟学习,在交流分享中享受温暖的陪伴。全体师生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彼此赋能,千籽紧抱,精神相依,深切感受着石榴园大家庭的温暖。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学习“双大”成果,推进“双新”实施 ——记数学组参加市“大研讨、大交流”线上成果展示活动

        为了凝练合肥市“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有效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与障碍,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充分发挥教研的专业服务与支撑作用,合肥市教育局开展了持续一周的合肥市普通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展示周活动,并通过研直播教研网面向全国进行直播展示。数学学科“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展示活动在庐江二中举行,合肥三十五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同心楼三楼会议室全程参与学习。

MHBG~~3XGBBRC84PCXN%R)L

IMG_7422

        第一部分,成果展示。庐江二中的姚平老师分享了研究课例《简单几何体的截面问题》,合肥八中蒲荣飞老师分享了行动案例《大情景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永超老师做题为《专目标,勤学习,恒实践》的“大研讨、大交流”阶段总结报告。张永超详细介绍了合肥市高中数学学科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建设规划、具体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并对本次的活动主题进行了具体阐述,为下一步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

IMG_7436

IMG_7441

        论坛交流。巢湖一中李永革老师分享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单元设计》,肥西中学卢辉老师分享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作业设计》,合肥一六八中学刘大锐老师分享了《新教材课后习题有效利用举例》。

IMG_7465

        专家点评。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院德老师认为,合肥市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意识全面增强;二是课堂教学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三是教研的保障支撑作用凸显;四是教学研究的水平全面提高。

IMG_7419

        本次学习活动,老师收获颇多。组内老师表示,要借鉴所学,深入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策略,助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总结赛课经验 推进集体教研

        为总结赛课经验,进一步提升政治学科组教研水平,深入开展主题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近日,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组在同心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了主题为“总结赛课经验 推进集体教研”常规教研活动。学科组全体老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学科组长刘奇主持。

1

3

        在2022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初赛中,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组李长娟老师因其呈现的优质课“特色鲜明”“构思精巧”而顺利进入决赛。

1

        教研活动现场,李长娟分享了自己参赛的收获和感悟。她感谢学科组同仁对自己无私的帮助,并表示,今后在学科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进行单元(主题)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着重进行单元大情境教学的设计研究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使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

7

        刘奇做总结发言:李老师在初赛中胜出,展现出合肥三十五中思政人使命担当、团结一心、奋力攻坚的团队风采。只要我们敢于迎接“三新”教育改革大潮,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携手推进深度教研,就能破解真问题,就能在下一轮评比交流活动中再出精彩。

2

6

        教研无止境,探索不止步。这次教研会议,总结了合肥市优质课赛课的经验,明晰了下一步的教研目标,提振了集体奋进的士气,进一步增强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从“心”出发 全“新”起航 ——合肥三十五中心理健康学科组在“双新”成果全国展示周活动中分享经验

        为进一步巩固全市“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深入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合肥市教育局开展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展示周活动,并通过教研网面向全国进行直播展示。

        近日,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展示活动在合肥168中学举行,合肥三十五中心理学科组长张琳代表心理学科团队在会上做成果交流发言。

        交流分享会上,张琳老师分享的是问题解决类方案《推进心理游戏的高效实施》。她从问题背景、价值作用、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步骤、研究成果5个方面介绍了心理组在此次微课题中的整个研究过程。

        《推进心理游戏的高效实施》,是合肥三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组结合校情及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微课题实施方案。该方案在5月初合肥市“双新”实施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大研讨、大交流”案例评比中,获评“优秀”,并由学科组长张琳代表学科团队在线上向共同体学校进行了展示交流。

刘菂斐

        合肥学院刘菂斐教授做《心理教师问题研究、行动案例写作使用技巧》报告,对问题研究和行动案例的具体写作要求和过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对两种写作的异同点进行了区分。

陈启刚

        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陈启刚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分享成果进行了充分地肯定,并对现场以及在线的全体心理老师提出了要求: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要对,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立德树人”的大方向上,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社会心理服务”的框架下;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对,要具备“心理服务”的理念,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家校社”要形成合力,“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要一体化。

李妮

          合肥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李妮老师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观察,要对心育教学过程定期进行总结、梳理并成文;心理教师要在站稳讲台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心理老师在助人成长的过程中也在呈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文化浸润校园,创新引领课程。在顾晓惠校长引领下,合肥三十五中各学科组立足校情、学情,在深度把握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行动方案的内在关联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巩固与转化“大研讨、大交流”成果,深入推进“大单元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促进“双新”深度实施,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政治组:鉴“双大”之石 琢“双新”之玉——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组参加市双大成果交流会

 

 

        为学习借鉴“大研讨、大交流”优秀成果,提高大单元教学水平,5月25日上午,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教研网合作,在研直播平台开展了合肥市“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展示周活动政治专场活动。活动由合肥市政治教研员侯新旺老师主持,合肥三十五中政治组全体老师在同心楼三楼会议室全程参与学习。

        活动分为成果展示、论坛交流、专家点评、活动小结四个环节。成果展示环节,合肥八中岳梅老师展示了研究案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政治单元教学研究路径》,合肥五中的王璐老师展示了研究课例《法治社会》,合肥一中的钟玲老师展示了行动研究案例《主题实践活动在高中思政课堂上的应用特点》。三位老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做法。

IMG_20220525_085016

        论坛交流环节,侯新旺、岳梅、王璐、钟玲就如何精准提取大概念、创设大情境、设计大任务、推动大单元教学以及怎样通过活动型课程既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又让重点学科知识巩固夯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专家点评环节,合肥市政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燕老师和王锋老师分别做了点评发言。刘燕、王锋指出,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体现三个原则,即整体性、综合性和逻辑性,用智慧课堂助力思政课教学,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双新教学实施,教师要主动参与,不要被动;教学改革要改“课”,改“人”;全体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转化思想,勤于钻研,做“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

        活动小结环节,北城中学的何竹珍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称赞了参与展示交流的老师们的优秀表现和卓越成果。何竹珍勉励全体思政教师认真研究大研讨、大交流成果,结合本校实际,有选择性地探索,走出一条有本地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之路。

IMG_20220525_085113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历时2个半小时,大家受益匪浅。活动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前行的方向,为深入推进“双新”工作增添了动力。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精研细磨共成长 智慧碰撞促提升 —-记政治学科组优质课赛前磨课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让青年教师在即将到来的合肥市优质课比赛中赛出风采和水平,5月23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组在同心楼三楼会议室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由政治学科组长刘奇主持。

无标题

 

        李长娟老师在上一次磨课基础上,根据大家的意见精心修改了课件,按照第一轮无生上课比赛的要求,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模拟展示。课题的总议题是“品民族文化 悟民族精神”,两个子议题是“赞家乡 赏民族文化之美”、“学党史 传民族精神荣光”。李长娟精心设计了四个情境,带领汉藏学生打卡藏族唐卡、合肥庐剧、合肥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基地、圆梦大厅。李长娟结合独特的校情,设计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活动目的。

        课后,老师们按优质课的标准进行评课。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李长娟的这堂课,并从情境导入、情境创设、课堂流程设计、小组活动、串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

        每一次打磨都是一次提升、一次共享。本次磨课活动,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演绎出了课堂别样的精彩。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政治组参加线上“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分享交流会

 

        初夏的合肥三十五中石榴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5月12日,合肥市“双新”实施第三组团共同体学校牵头校合肥八中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学科“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分析交流会在腾讯会议网上如期举行。会议由八中政治学科主任岳梅主持,来自第三组团的八位老师参与分享。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组全体老师在融礼堂录播教室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

1

        为期三个月的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 大交流”活动,目前第一阶段已告一段落。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在全体教师的努力拼搏与团队合作攻坚下,三篇案例成果在“大研讨、大交流”优秀成果评选中全部胜出。会上,政治学科组长刘奇老师和政治老师胡亚飞代表团队分别做交流分享发言。

        刘奇分享了《在大概念统领下落实政治学科大单元教学问题研究案例》。刘奇从提出背景、价值作用、目标方案、方法步骤和预期结果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分享了政治学科团队选择真问题进行真探索真破解的经验做法。

       胡亚飞分享了《在大概念统领下落实政治学科大单元教学行动案例研究》。胡亚飞以魏亚萍老师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课例为例,具体介绍政治学科组在大单元教学中如何以“三逻辑法”来落实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措施和经验。胡亚飞从理论依据、现实校情、推动示范区校建设等角度提出问题,用知识逻辑、情境逻辑、议题逻辑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政治学科推动大单元教学的有益探索,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3 8

        市教科院侯新旺老师做了总结和点评。侯新旺指出,本次大研讨大交流,第三组团总结出来很多优秀的成果,成效显著,很多成果如七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八中的深度教学、合肥三十五中的“三逻辑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希望继续凝练提升,推向更高层面,展现合肥教育的发展成果。

        通过本次分享交流会,大家学习了各共同体学校的优秀成果和做法,尤其是合肥八中专业引领、经验辐射和名校担当,给予与会者极大的震撼和激励。合肥三十五中政治组全体老师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美丽榴园不懈奋斗。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依托“双大” 促进“双新” ——记英语学科组优秀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

 

        5月12日下午,英语组全体老师在学校融礼堂录播室,参加了由合肥八中牵头组织开展的市“双新”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大交流、大研讨”优秀成果线上展示分享活动。此次活动以腾讯会议形式进行,由合肥八中英语学科主任王轶群和副主任许江江主持。合肥三十五中英语学科组长代旖旎和英语老师左莉在会上作案例成果分享。

0b6ab87e50852b02f42788b3dc30818

        在“双新”教育背景下,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解决新教材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合肥三十五中英语组老师通过校内研讨交流,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说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探索出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多模态教学有效路径。英语组在“双大”活动中结硕果,“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行动研究报告”三类案例都顺利入围第三组团的优秀案例。 38f43ffa32d213c94b783280e2e9d42

        会上,代旖旎分享了问题解决方案成果《“产出导向法”的多模态语篇教学高效输出》。本案例以“教学中浅输入低输出”为关键点,探讨多模态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398c7c46326dcee136809a20d1c085f

        左莉以Viewing Workshop: I Have a Dream为例,围绕学生“看”的能力培养和多模态语篇教学,分享小组成员的行动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果。

b42e201cd99b4676ec21bda0a668faf

        活动最后,合肥十一中李伦军主任对各位老师的汇报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李伦军指出,合肥三十五中英语组的选题聚焦“看”的语言能力,抓住了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施路径,同时就选题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建议。

62f49f45bc8ea73935a02d94979ef2a

        这次线上“大研讨、大交流”分享活动,为英语组全体老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碰撞出英语教学的智慧火花。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展示“双大”成果 分享案例经验 ——记第三组团发展共同体音乐学科“双大”成果线上分享活动

 

        为展示分享“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优秀案例,推进“双新”实施,5 月 11 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音乐学科组全体老师参加了由合肥八中牵头组织开展的合肥市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大交流、大研讨”优秀成果线上展示分享活动。音乐组王赟老师分享了行动案例《中国少数民族舞(藏族舞)》、迮钰荃老师分享了问题解决案例《在基于校园文化的大单元课程中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QQ图片20220512110440

        王赟从项目背景、实施阶段、教学策略等方面对藏族舞蹈的训练过程进行了阐述,王赟强调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藏族舞蹈的训练价值,指导学生探究藏族民间舞蹈开发和创编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QQ图片20220512110232

        迮钰荃围绕学科问题“如何结合学校文化使音乐学科素养在实践型美育课程中落地生根?”这个基本问题,从问题背景及价值作用、研究思路及内容目标、研究方法及步骤、预期结果四个方面对案例进行阐述。设计单元案例《石榴情深·舞动心弦》,基于“‘红石榴’文化如何在汉藏民族舞蹈中呈现?”,设计三个课时方案:第一课时《石榴花开:中国古典舞》,第二课时《石榴飘香:藏族民间舞蹈》、第三课时《石榴情深:舞剧排演实践》。单元案例旨在引导学生加深汉藏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汉藏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汉藏和谐的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责任感。 QQ图片20220512110158

        合肥市音乐教研员蒋婷婷老师对各个案例进行了评价和指导,并带领老师们仔细研读相关文件精神。蒋婷婷强调,聚焦活动背景和细致真实的学科问题,是研究活动案例的核心。问题解决案例、研究课例和行动案例相互之间呈递进的关系,环环相扣,作为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思维能力,深入研究学科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 研讨交流真问题 累累榴果结榴园

        为展示分享“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优秀案例,推进“双新”实施,5 月 10 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参加了由合肥八中牵头组织开展的合肥市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大研讨、大交流”优秀成果线上展示分享活动。副校长赵峰、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和语文组的全体成员在学校融礼堂录播教室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E~XGSBTFK3JY27GK`50KT78

0E5V24427{G}~5Z(4FKE9%3

        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在此次“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中硕果累累,三类案例全部入选第三组团的优秀案例。葛显娇老师和胡燕老师作为汇报人在线上向各校同仁展示了语文团队的优秀成果。

2 3

        语文组的老师们在活动中一直认真学习,记笔记,在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丝毫不懈怠。葛显娇老师和胡燕老师的案例分享获得了教研员及在座的各位同仁的好评。

0323bfe24d738a7f7fceb2192c22617

        此次优秀成果展示活动让老师们获益良多。一个个“真问题”的研究与破解引发了关于“怎样教”的深入思考。语文组全体老师表示,勇做“双新”探路人,携手谱写“双新”新篇章。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语文组: 研讨交流真问题 累累榴果结榴园

 

        为展示分享“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优秀案例,推进“双新”实施,5 月 10 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参加了由合肥八中牵头组织开展的合肥市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大研讨、大交流”优秀成果线上展示分享活动。副校长赵峰、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和语文组的全体成员在学校融礼堂录播教室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E~XGSBTFK3JY27GK`50KT78

0E5V24427{G}~5Z(4FKE9%3

        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在此次“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中硕果累累,三类案例全部入选第三组团的优秀案例。葛显娇老师和胡燕老师作为汇报人在线上向各校同仁展示了语文团队的优秀成果。

2 3

        语文组的老师们在活动中一直认真学习,记笔记,在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丝毫不懈怠。葛显娇老师和胡燕老师的案例分享获得了教研员及在座的各位同仁的好评。

0323bfe24d738a7f7fceb2192c22617

        此次优秀成果展示活动让老师们获益良多。一个个“真问题”的研究与破解引发了关于“怎样教”的深入思考。语文组全体老师表示,勇做“双新”探路人,携手谱写“双新”新篇章。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大研讨”真问题 凝练“双新”成果 ——信息技术学科组“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凝练“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深化“大研讨、大交流”实践成果,促进教师持续深入开展“双新”教学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组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进行了多次的研讨、交流活动。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24442/output_1.pn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24454/output_1.pn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24503/output_1.pn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24512/output_1.pngoutput_1

        信息技术组在教研活动例会上集中学习了关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通知,按照学校《“双新”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方案》的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组建专题研讨团队。组内教师集体研讨主题,经商讨后将问题聚焦在“技术学科如何有效组织方案交流、学习探究活动”上,并分解任务到每一位成员。

        随后,组内教师围绕研讨主题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探讨,最终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和工具,并对问题解决方案、行动研究报告等案例的撰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24710/output_1.pn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24720/output_1.pn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30120/output_1.pn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414130130/output_1.pngoutput_1

        经过多次集体备课、磨课和探讨,尹黎明老师在高一(3)班进行了研讨课。为解决如何组织方案交流和学习探究活动的问题,信息技术组搭建了Moodle课程管理平台,并在平台上传了相关课程。利用Moodle课程管理平台、在线共享文档等第三方软件,有效实施小组方案交流及探究活动。学生们感到这种学习方式好奇而新颖,较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有显著的提高。

Moodle课堂 捕获

        通过“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信息技术组对“如何组织方案交流和学习探究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最终信息技术组形成了研究课例、问题解决方案和行动研究报告三个案例。

浅析信息技术学科如何有效组织方案交流、学习探究活动_00 信息技术学科如何有效组织方案交流学习探究活动_00
QQ图片20220414142542

        下一阶段,信息技术组将以深化、巩固“大研讨、大交流”成果为任务,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双新”理念,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真问题“大研讨”,真经验“大交流” ——记地理组深入推进“大研讨、大交流”活动

        为凝练“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经验,深化“双新”实施阶段性成果,合肥三十五中地理学科组,先后多次召开成果案例打磨研讨会。

IMG_256

        为有效破解“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真问题,组内老师依据市教科院、八中共同体、学校关于“大研讨、大交流”的文件精神,经过多次研讨,确定真问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并就问题解决类案例、研究课例、行动案例等3个类别案例的撰写进行分工及深入探讨。

IMG_257 IMG_258 IMG_259 IMG_260

        地理学科组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为例,结合西藏乡土地理,挖掘汉藏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涵,落实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设计出问题研究类案例《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人地协调观》,研究性课例《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以西藏阿里科迦村为例》,行动研究案例《基于人地协调观的乡土地理教学行动案例》。

IMG_261 IMG_262

        通过此次“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地理组对大单元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王涛老师提出大单元教学应该先从大概念出发,提取单元教学的大任务和大情境;李良竹老师认为单元教学要根据单元学习评价多样化的要求,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郑浩老师认为地理教学应该结合乡土地理和身边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IMG_263

        本次“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中,大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探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施中的真问题,提出学科教学改进的建议,进一步强化经验总结,努力构建特色、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在学习中反思 在改进中提升 ——高三历史组参加合肥市线上二模分析会

        4月15日上午,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组织下,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历史组在学校融礼堂一楼录播教室参加了合肥市二模线上分析会。分析会由合肥市历史学科教研员靳玉仓老师主持,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历史组全体老师参会。

IMG_256 IMG_257

        合肥八中何劲松老师结合八中的高三复习工作经验,和大家分享了示例范本。何劲松还结合《中国高考综合评价体系》来分析当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

        合肥一中肖琼老师以《立足高考评价体系,探索精准备考之路》为题作了二模分析报告,肖琼结合核心素养和新课改的背景,详细分析了二模试卷的具体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答卷问题,对下一步复习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IMG_258 IMG_259

        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韩开平老师,在线上会议结束后简要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受,高度肯定了前一阶段历史组的工作成绩,并对高三复习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在学习中反思 在改进中提升 ——高三历史组参加合肥市线上二模分析会

        4月15日上午,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组织下,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历史组在学校融礼堂一楼录播教室参加了合肥市二模线上分析会。分析会由合肥市历史学科教研员靳玉仓老师主持,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历史组全体老师参会。

IMG_256 IMG_257

        合肥八中何劲松老师结合八中的高三复习工作经验,和大家分享了示例范本。何劲松还结合《中国高考综合评价体系》来分析当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

        合肥一中肖琼老师以《立足高考评价体系,探索精准备考之路》为题作了二模分析报告,肖琼结合核心素养和新课改的背景,详细分析了二模试卷的具体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答卷问题,对下一步复习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IMG_258 IMG_259

        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韩开平老师,在线上会议结束后简要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受,高度肯定了前一阶段历史组的工作成绩,并对高三复习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总结“活动”经验 凝练“双新”成果 ——“大研讨、大交流”阶段总结会侧记

 

        为进一步凝练“大研讨、大交流”经验成果,深入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问题,近日,合肥三十五中在学校融汇堂一楼召开了以“总结‘活动’经验 ,凝练‘双新’成果”为主题的“大研讨 大交流” 阶段总结会。副校长赵峰,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全体教研组长参会。会议由赵峰主持。

D383EEB401F278802E62BF4FCF53BE41

        詹道勇依据市教科院《关于举行合肥市“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成果征集评比的通知》文件精神,对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有生上课课例)、行动案例(非上课课例)等3个类别案例的撰写方法进行了指导,要求各学科组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成果征集工作。

        赵峰传达了顾晓惠校长对各学科组团队的辛勤努力和智慧探索的高度赞誉,转达了顾校长对各学科组团队的殷切期望。顾晓惠鼓励各学科组长,继续带好自己的团队,以“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征集评比为契机,提高学科组团队在实践中聚焦问题、研讨问题、破解问题和凝练成果的能力,整体提高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施能力。

B7729658A4E151C502BFF7E3A20FA33C

        赵峰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到全员深入参与“大研讨、大交流”活动,是实施“双新”和提升“三新”能力的必经途径;二是凝聚集体智慧,攻坚克难。每个组团唤醒、整合、优化配置与开发资源,利用集体的力量梳理、凝练“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反复打磨形成优秀案例;三是各学科积极撰写活动综述。深入研究“真问题”,分享“大研讨 大交流”的真经验,彼此借鉴好的做法,总结本学科组“活动”经验,形成本学科组的优秀成果,将优秀案例或课例汇编成册。

        这次阶段总结会,开得及时而高效,既总结了前期的工作成果,又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标志着学校“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将进入新的成果转化阶段。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研讨“真问题” 交流“真经验” ——生物学科组“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侧记

 

        为进一步凝练“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有效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自“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开展以来,生物学科组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学科组长刘晨晨的带领下,多次开展“大研讨、大交流”活动。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3459(20220401-203652).JPG

        生物学科组按照学校《“双新”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学科实际,向组内老师征集了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集体商讨后将问题聚焦在“如何研究并寻找真实情境,利用大情境设计大任务,解决真实问题”。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3429.JPG

        生物学科组依据《关于开展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通知》要求,多次开展“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并按照《关于举行合肥市“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成果征集评比的通知》精神将“大研讨、大交流”活动阶段性结果进行总结。

%8C}1~IYFILWGSG8JJ[W)A4

        生物学科组成立三个团队,分别承担“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行动案例”这三个成果案例的提炼任务。后期,生物学科组将合力研讨交流成果汇聚成优秀案例,再推广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助力学校开展“深度教研”和实施“双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研讨“真问题” 交流“真经验” ——生物学科组“大研讨、大交流”活动侧记

        为进一步凝练“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有效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自“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开展以来,生物学科组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学科组长刘晨晨的带领下,多次开展“大研讨、大交流”活动。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3459(20220401-203652).JPG

        生物学科组按照学校《“双新”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学科实际,向组内老师征集了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集体商讨后将问题聚焦在“如何研究并寻找真实情境,利用大情境设计大任务,解决真实问题”。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3429.JPG

        生物学科组依据《关于开展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通知》要求,多次开展“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并按照《关于举行合肥市“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成果征集评比的通知》精神将“大研讨、大交流”活动阶段性结果进行总结。

%8C}1~IYFILWGSG8JJ[W)A4

        生物学科组成立三个团队,分别承担“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行动案例”这三个成果案例的提炼任务。后期,生物学科组将合力研讨交流成果汇聚成优秀案例,再推广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助力学校开展“深度教研”和实施“双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大研讨”润心田 “大交流”促发展 ——记音乐组深入推进“大研讨、大交流”活动

 

        为凝练“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经验,深化“双新”实施阶段性成果,4月7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音乐学科组召开了“大研讨、大交流”成果案例打磨研讨会。组内全体教师全员参会,会议由音乐教研组长迮钰荃主持。

178b79350d252e1b3d589d935e4efe3

        为有效破解“如何结合校园文化使音乐学科素养在实践型美育课程中落地生根?”这一学科真问题,组内老师依据《关于开展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过多次研讨,确定单元教学思路、单元教学目标及单元教学内容,并就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有生上课课例)、行动案例(非上课课例)等3个类别案例的撰写进行分工及深入探讨。音乐学科组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必修模块《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和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舞》为基础,结合“红石榴”学校文化,挖掘汉藏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涵,设计重组和打磨大单元课堂教学《石榴情深:汉藏舞蹈》。

c6cd5702fe24f282c8dc22e888285dd

通过此次活动,音乐组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王赟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要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朱玉晗老师提出,大单元教学体现的是“大学习”的观念,要求以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团队为作战单位,发挥每个人的强项,才能以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建构新的教学系统。最后,迮钰荃组长强调,通过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课堂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效链接,视野从学习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实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观“学习即生活”。

c33a4be764e20433848593dc15daeb6

        在校长室统一部署和教科室具体指导下,音乐组力求在细节上下功夫,在问题上动真格,在经验上用智慧,将“大研讨、大交流”的过程变为应对挑战、谋划对策、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确保“人人在参与,个个必研讨,件件能交流,人人能提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理念认同和行动一盘棋跟进。

        下一阶段,音乐学科组将以深化、巩固“大研讨、大交流”成果为抓手,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落实“双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汉藏学子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和美丽中国的杰出建设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大研讨”润心田 “大交流”促发展 ——记音乐组深入推进“大研讨、大交流”活动

        为凝练“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经验,深化“双新”实施阶段性成果,4月7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音乐学科组召开了“大研讨、大交流”成果案例打磨研讨会。组内全体教师全员参会,会议由音乐教研组长迮钰荃主持。

178b79350d252e1b3d589d935e4efe3

        为有效破解“如何结合校园文化使音乐学科素养在实践型美育课程中落地生根?”这一学科真问题,组内老师依据《关于开展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过多次研讨,确定单元教学思路、单元教学目标及单元教学内容,并就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有生上课课例)、行动案例(非上课课例)等3个类别案例的撰写进行分工及深入探讨。音乐学科组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必修模块《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和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舞》为基础,结合“红石榴”学校文化,挖掘汉藏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涵,设计重组和打磨大单元课堂教学《石榴情深:汉藏舞蹈》。

c6cd5702fe24f282c8dc22e888285dd

        通过此次活动,音乐组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王赟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要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朱玉晗老师提出,大单元教学体现的是“大学习”的观念,要求以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团队为作战单位,发挥每个人的强项,才能以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建构新的教学系统。最后,迮钰荃组长强调,通过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课堂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效链接,视野从学习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实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观“学习即生活”。

c33a4be764e20433848593dc15daeb6

        在校长室统一部署和教科室具体指导下,音乐组力求在细节上下功夫,在问题上动真格,在经验上用智慧,将“大研讨、大交流”的过程变为应对挑战、谋划对策、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确保“人人在参与,个个必研讨,件件能交流,人人能提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理念认同和行动一盘棋跟进。

        下一阶段,音乐学科组将以深化、巩固“大研讨、大交流”成果为抓手,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落实“双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汉藏学子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和美丽中国的杰出建设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凝心聚力共发展 携手并肩行致远 ——语文学科组开展“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凝练活动

        为进一步凝练“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有效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近日,合肥三十五中语文学科组在同心楼开展了“大研讨、大交流”成果凝练活动。高一、高二语文教师参会,活动由语文学科组长葛显娇主持。

68FFC621EA962B09620EA5CBA59B79DD

        此前,针对“无文本教学单元(如家乡文化单元等)如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一真问题,高一、高二语文备课组进行了数次研讨,已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问题清单和经验清单。

B1D15ED033B39A2AF43C690AED934319

        本次会议,为丰富成果内容,学科组长葛显娇依据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举行合肥市“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成果征集评比的通知》精神,将前期成果进行初步总结,对下一阶段成果征集评比任务进行布置。

        大家就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课例(有生上课课例)、行动案例(非上课课例)等3个类别案例的凝练与撰写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就大家提出的困惑,一一进行了解答,并鼓励大家利用团队的力量有效凝练成果与撰写案例。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此次活动,有利于语文学科组深入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今后,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路上,语文组同仁们将继续凝心聚力共发展,携手并肩行致远。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刘正飞老师省优质课评选获佳绩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公示了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优质课评选结果,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刘正飞老师作为合肥市团队成员参加了此项比赛,喜获团体赛一等奖,个人赛二等奖(说课单项第一名)。

        由安徽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202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旨在切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有效实施,促进安徽省广大普通高中教师深入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引领新课程新教材教学改革方向,推动区域联合教研。

        本次省级美术优质课评比由市教科院吴蓉老师带队,合肥六中、八中、十中、三十五中、168中学教师组队参赛。刘正飞老师在团体赛中承担《保护与传承——探究和谐家园诗意美》上课及个人说课任务。他凭借自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脱颖而出,喜获佳绩。

c6bb701127f0826e68aa0a5800b45a9 1fd3259932277f95ef7253fe5985977

         成功离不开个人努力,也离不开一个强大团队的支持。赛前,校长室给予关心指导,搭建平台,学科组老师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正如顾晓惠校长所说,“校与校、师与师‘石榴果’似的成长共同体,让我们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本次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活动,有力提升了合肥三十五中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促进了新课程新教材立德树人的理念和价值导向在合肥三十五中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总结“双大”经验 凝练”双新”成果 ——记政治学科组第五次学科组会议

 

        为凝练“大研讨 大交流”活动经验与成果,3月31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政治学科组在同心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教研例会。组内全体教师参加,会议由政治学科组长刘奇主持。

        刘奇根据学校“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总体部署,对政治学科组推进“大研讨、大交流”工作进行了总结:按照校长室关于“大研讨、大交流”活动的“六个一”要求和教科室具体指导,政治学科组组建一个核心团队,聚焦一个真问题,制定一个可行方案,每周开展一次主题备课,展示一节研讨课,形成一个优秀课例,团结带领组内老师开展真教研,研究真问题,有效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和障碍,初步实现了“人人参与,个个研讨,件件交流,人人提高”的目标。

        刘奇强调,现在“大研讨、大交流”第一阶段基本完成,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挖掘真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典型案例的凝练与撰写,用团队的力量精心打磨,力求经验成果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推广性。

        学科组其他老师也围绕案例成果和行动方案纷纷发言,献计献策。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大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有效破解“双新”教学中的难题奠定了基础。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靓丽青春 •  学生荣誉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我校学子荣获外语素养省赛一等奖

 

近日,2021“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安徽省决赛结果揭晓,合肥三十五中高一(4)班方臻同学荣获安徽省赛一等奖佳绩。

2021年10月30日,“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安徽地区的比赛正式启动,方臻同学在陈容容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通过初试、复试,晋级决赛。

微信图片_20220325191340

        “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是面向全国高中学生举办的公益赛事。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理念,设置了主线清晰、内容多元的赛事体系,突出学术权威性与活动丰富性,旨在帮助学生成长为热爱学习、勇于挑战、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微信图片_20220325191018

        决赛于2022年3月19日至20日在线上进行,方臻同学从容完成阅读、写作、演讲等任务,不负众望,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安徽省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石榴园学子的外语素养,见证了石榴园学子的努力与成长、勇气与坚毅、自信与果敢。

        方臻同学说:“省赛一等奖的获得离不开自己的用心准备,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鼓励,更离不开英语老师陈容容以及班主任司曼曼老师等的指导和关爱。“外研社杯”英语素养比赛考察能力都需要长期积累。合肥三十五中的老师们多年来积淀的教学经验促进了我的思维品质的提升,让我们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自信表达。正是平时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的不断磨练和扎实积累,让我站在赛场上时更有底气,也更有自信和勇气去表达自己。”

        “成为‘锦鲤’不是靠运气。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看到了方臻同学点点滴滴的进步。他是一位阳光男孩,思维开阔,兴趣广泛,待人大方热情,学习沉静踏实,有着很强的独立处事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班主任司曼曼老师说。

        在合肥三十五中“石榴果”似的成长共同体中,汉藏学子努力夯实基础,勇于挑战自我,用积极的态度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让自己的未来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美术组:非遗竹编课程 编织美好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门类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社团工作总结2022_03

        承美艺术工坊立足于合肥三十五中汉藏合校的校情,探索多样的美术教学研究路径,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徽派文化与西藏文化,挖掘独具魅力的自然、人文、艺术等皖藏地域资源,有效开展汉藏美术社团实践活动。

社团工作总结2022_04

        工作坊成立以来,开发诸多以中国非遗手工为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如西藏的传统文化艺术绘画、雕塑、服装、寺庙、民居建筑艺术、藏戏面具、藏文书法等,安徽本土文化艺术资源新安画派、徽派民居、徽州三雕、池州傩戏、舒城竹编等,以及其他非遗项目木版年画、马勺脸谱、扎染蜡染、木刻版画等。综合实践课程带领学生从赏中学,从学中做,寓教于乐,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社团工作总结2022_11

        为保证社团课程的教学质量,每学年工作坊都要聚焦于一项非遗项目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专注、深入、有效。本学年承美艺术工坊特别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成军先生作为校外指导教师,讲授《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课程。苏成军从业三十多载,有着丰富的竹编实践经验,他坚守传统技艺,不改初心,他所传承的竹编(舒席)更是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课上,苏成军从竹子到竹篾的材料演变过程开始谈起,讲解竹子如何经过劈、撑、削等多道工序变成竹篾。他也分享了自己与竹编工艺的不解之缘,介绍了竹编工艺在舒城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其依然是舒城重要的产业,让广大农户脱贫致富。

        “最关键也最难的环节就是编织。”说话间,苏成军手里长长的竹篾随着他娴熟的动作翩翩起舞,引得同学们连连称奇。“不过编织也有它的规律,熟能生巧”,在苏成军的指导中,同学们渐渐掌握了竹编挑一压一、挑一压二、挑三压三的编织方法。 社团工作总结2022_15

         与舒席打了几十年交道,苏成军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痕,见证了他与竹编(舒席)相伴的岁月。每次上课,他都会充分的备课,用心准备着上课材料。他期望竹编手艺进课堂,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竹编(舒席),也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手工艺。

社团工作总结2022_14

        一学期的社团课程,苏成军带领学生们体验了竹编的手工制作之美,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每周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光,同学们全情投入,既有对新知探索的热情,更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虔诚之心。

QQ图片20220321093705

        正如社长顾静雯说:“学习竹编的制作非常有意思,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老一辈手工艺者勤劳朴实的精神,竹编真的需要耐心与恒心!”

        融和皖藏情谊,传承文化之美。未来,承美艺术工坊将持续发扬中华美育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灵感,坚持学科育人,全面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课程建设

教研聚合力 启航新学期 ——美术组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研讨

 

        2月22日,合肥三十五中美术学科组在尚行楼二楼美育教室开展新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组内老师就新学期如何更好地将美术大单元课程与校园美育工作融合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活动由刘正飞组长主持,美术组全体教师参与。

        胡辉老师从美术鉴赏课程、美术专业课程、美术社会实践课程以及安师大实习生指导课程四个方面介绍了本学期的工作规划,提出了新学期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几个着力点:继续加强日常教学教研工作,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视野的扩展;注重注重研习大单元课程,注重过程教学与学生的质性评价;在落实实习生指导工作方面,加强其与教学教研、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有机结合。

mmexport1645500220957

        张楠老师针对校本化的美育课程,提议将美术课与当下社会热点串联,例如央视春晚、北京冬奥会等,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美术对生活的影响。同时,她也构想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民间美术类别大单元课程,通过剪纸、泥塑、风筝等美术形式,融入生活之美、汉藏之美、国家之美、文化之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婕老师就校本教材研究与国家课程的衔接畅谈了自己的课程构想:结合中国书画艺术,以汉藏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为载体,以项目式大单元课程为抓手,尝试美术选课走班,打破固定的授课模式,注重汉藏学生的深度融合,同时将社团课程与美术鉴赏课程整合,开展多样化、持续化的美术学习活动。

        刘正飞提出新学期的美术课程要符“三新”要求,要积极研究新课标,探索多形式的大单元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学习(问题)情境,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他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与研究方向,介绍了自己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即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优秀的民间艺术(竹编、年画)引进校园,实践于课堂。

pt2022_02_23_14_05_20

        刘正飞对美术组老师新学期的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议。大家在商议了本学期的组内工作行事历后,刘正飞提醒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材料的收集与积累,及时记录与梳理,为日后的学习反思与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美术组老师将凝心聚力,沿着“三新”课改方向,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奋力前行。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聚力三新勤探索 潜心教研促提升 ——记英语学科组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会议

        近日,在校长室统一部署和教科室细致安排下,合肥三十五中英语学科组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会,本次教研会以“聚焦‘三新’、分析学情、研讨策略”为主题,由教研组长代旖旎主持。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444/output_1.jpgoutput_1

        首先,代旖旎老师根据2月11日在合肥七中举行的“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总结会”上英语教研员王德美老师的指导意见,向全组老师汇报了“三新”实施做法及成效,并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单元教学的实施模式、路径和策略。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631/output_1.jpgoutput_1

        接着,代旖旎结合学校信息2.0项目培训推进任务,就2.0信息技术线下实践应用认证做深入培训,确保全校推进方案顺利进行。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749/output_2.jpgoutput_2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749/output_1.jpgoutput_1

        随后,备课组分组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老师学习课标,研读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实施建议,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分析班级学生基本情况,探讨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906/output_2.jpgoutput_2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906/output_1.jpgoutput_1

        本次新学期教研会,让大家明确了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目标和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全组教师将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去迎接“三新”带来的各项挑战。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聚力三新勤探索 潜心教研促提升 ——记英语学科组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会议

 

        近日,在校长室统一部署和教科室细致安排下,合肥三十五中英语学科组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会,本次教研会以“聚焦‘三新’、分析学情、研讨策略”为主题,由教研组长代旖旎主持。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444/output_1.jpgoutput_1

        首先,代旖旎老师根据2月11日在合肥七中举行的“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总结会”上英语教研员王德美老师的指导意见,向全组老师汇报了“三新”实施做法及成效,并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单元教学的实施模式、路径和策略。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631/output_1.jpgoutput_1

        接着,代旖旎结合学校信息2.0项目培训推进任务,就2.0信息技术线下实践应用认证做深入培训,确保全校推进方案顺利进行。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749/output_2.jpgoutput_2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749/output_1.jpgoutput_1

        随后,备课组分组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老师学习课标,研读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实施建议,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分析班级学生基本情况,探讨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906/output_2.jpgoutput_2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214225906/output_1.jpgoutput_1

     陈容容老师业务手册

        本次新学期教研会,让大家明确了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目标和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全组教师将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去迎接“三新”带来的各项挑战。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回首“比武”路 一起向未来 ——“大练兵、大比武”工作总结暨新学期教研工作专题会纪实

 

        2022年2月12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大练兵、大比武”工作总结暨新学期教研工作专题会在学校融美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校长顾晓惠,副校长储军、赵峰出席了会议,教务处主任叶荷青、刘亮,教科室主任詹道勇,全体教研组长及教科室干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赵峰主持。

        首先,十四位教研组长就本组上学期“大练兵、大比武”工作总结和新学期计划安排进行汇报。

        各位教研组长简要汇报了“大练兵、大比武”的整体情况、取得的成果、经验与启示、问题与困惑以及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教研组长们表示,今后要团结带领学科组老师巩固和运用“大练兵、大比武”成果,建设好学科团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大单元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指导学生发展等工作,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IMG_PITU_20220216_153618

        接着,部门主任发言。刘亮对西藏班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学科根据学情制定科学备考计划,相关教研组长为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体育学考模拟考试继续提供有力支撑。叶荷青表达了听了教研组长汇报后的感动和收获,并强调:高三复习备考要认真分析和利用学情数据;新学期要进一步落实与深入推进“三新”工作。詹道勇结合合肥市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总结会的精神与工作要求,就新学期教科研工作进行了设想与安排,重点介绍了新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九项工作”,在学习培训、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大单元教学、参加比赛、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及措施。

IMG_1786(20220214-143047)

        最后,校长顾晓惠做总结发言。顾晓惠分享了三点感受:一是管理团队引领有力。课程立校,教学教研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以及各位教研组长,不辱使命,不负期望,都在拚命往前赶,用心用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教研组长成长迅速。各学科教研组长都很年轻,但都能“以成熟的姿态拥抱着变革,一点不慌张;坚定地担着一个学科的发展,勇毅前行;热气腾腾地凝聚着学科组的老师,构建着石榴果成长共同体,齐心奔向未来”。三是用心用情建设团队。大家爱学校,爱学生,爱教育,齐心聚力,抱团发展,勇往直前。

        顾晓惠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三新”带来育人模式的改变,各位要用好培训,每次培训,必有总结和反馈,引领全体老师转变育人理念和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课题教学的有效模式;二是要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交流,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学科团队,提高教学教研团队的“三新”实施能力;三要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尤其要开发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她勉励大家,在“三新”改革的大背景下,只要方向正确,就须敢于担当、勇毅前行,携手构建石榴果成长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展现榴园勃勃生机和自信力量。

IMG_1784(20220214-143039)

        回首“比武”路,步步皆铿锵。大家表示,将在校长室的坚强领导下,不负重托,不负韶华,勇立“三新”潮头,共赴美好未来。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新时代风采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双新”实施优秀课例评选获佳绩

        近日,合肥三十五中再添喜事:31名教师在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中荣获佳绩,其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9人。

石榴喜报模板5

石榴喜报模板3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资源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精良的师资队伍无疑是“源头活水”。合肥三十五中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积极拥抱“三新”,推进“五育融合”。校长室整合各项教育教研资源,努力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教科室策划部署各类教学教研活动,积极为教师打造互动交流的多种形式与平台。优秀的教学课例能反映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精工细作过程,体现了教师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踏实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份优异的成绩单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石榴果”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

2021教研活动照片IMG_2547(20210615-164805)

2021教研活动照片IMG_2546(20210615-164802)

2021教研活动照片IMG_2554(20210615-164829)

        合肥三十五教师主动迎接“三新”挑战,通过集体备课、大单元研讨、教研组内磨课评课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教师围绕课例设计和实施展开研究,既能加深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领悟,又能提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课堂教学能力,还能锤炼出优秀的教师团队。

        “三新”促发展,“五育”育人才。合肥三十五中教师将继续向着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学校共同发展、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方向奋力前行。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全心为考生 用心做服务 ——合肥三十五中2022年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工作圆满完成

        2022年1月6日下午4时20分,第16批次考生考试结束,合肥三十五中2022年高考外语口语考试工作圆满完成。市考试院陈毅红院长、黄存龙科长来到考点巡视英语口语考试工作。

        下午3时左右,陈毅红一行实地察看了候考室、备考室、考试室的组织情况,充分肯定学校外语口语考试工作既考虑了疫情防控要求,也体现了学校全心为考生,用心做服务的特点,学校组织有序,考生状态良好。

        今年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合肥三十五中共有307名考生报名,分16场次考试。学校为考生准备了口罩、洗手液等物品。1月6日上午7时50分,全体工作人员准时到岗,第一批次考生检测体温后有序进入考试区域,按规范流程,先后进入候考室、备考室,学习英语口语考试规范要求。8时20分,第一场考试顺利开考。

        根据合肥市考试院会议精神和要求,充分考虑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疫情防控形势下的英语口语考试工作,校长室在1月5日上午组织召开2022年高考外语口语考试考务会,专题布置英语口语考试考务工作。

        全心全意为考生,用心用情做服务。校长室对参与本次考试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监考老师作出明确要求:英语口语考试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工作无小事,强常规,守规范,重落实,方能万无一失。考试期间,各处室通力合作,全力保障,高标准、高品质完成了考试组织工作。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我校开展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六)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为深入挖掘红石榴学校文化内涵,加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建立石榴果学习共同体,巩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践路径,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大单元教学能力,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三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在继上周高一高二年级圆满结束后,本周高三年级聚焦课堂活动持续进行。12月29日上午,合肥八中高三年级部主任何劲松带领八中历史名师孙小娟、数学名师刘跟党、生物名师李秀来合肥三十五中深度共建,指导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工作。

        历史组:高屋建瓴拓视野,孜孜不倦抓细节

G8~DTSB8NI]S161ZTSYORXT

        高三韩开平老师和徐燕老师承担了本次历史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高三年级部何劲松主任和孙小娟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VMV~~W3N89_W4G4Q0W(0NH5

N3%IV4G~TR1Z85U@[R]MDT6

        韩开平老师在高三(9)班上了一堂高考真题解析课。韩老师以高考全国卷第28题为依托,梳理历年真题和精编各地模拟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复习知识点并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整节课展现了韩老师研究高考真题的扎实功底,落实了学科育人任务。

VV[3YV_X0)$[]B~DE7{LV{0

UTTG)E0%Z]URY6L6V{CYMZU

        徐燕老师在高三(10)班执教《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徐老师采用直播带货这一新事物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后立足学情,紧扣新课标和新高考要求,在夯实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术语的表达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1541558856\FileRecv\历史高三视导\IMG_9577.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1541558856\FileRecv\历史高三视导\IMG_9579.JPG

20211229_105032

        在评课环节,何主任和孙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这两节课展现了老师扎实的学科素养,都运用了有效的复习备考策略。何主任和孙老师还同大家畅谈高三复习备考的心得体会:紧扣“三新”主题,在设置问题时可适当提高问题的挑战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挥团队作战功能,共同打磨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复习备考的综合效益;制作考点清单,包括下一阶段考察的知识点侧重点和上一阶段学生易错知识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数学组: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

IMG_6039

        高三苏欣老师和张瑞标老师承担了本次数学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数学名师刘跟党全程参加了活动。

IMG_6038

IMG_6037

        苏欣老师执教《数列的求和》。苏老师首先带学生一起回顾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究了高考数列求和的常规方法,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数列求和问题进行探索,并鼓励学生上讲台板演解题过程。本节课重视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素养的培养。

IMG_6036

IMG_6006(20211229-231625)

        张瑞标老师执教《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张老师结合高考新动向和新课标要求,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定理的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接着和学生一起探讨例题“一题多解”的解法。张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IMG_6032

P@(ABMWTNQ0DVX7AEL$EPK1

        刘跟党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认为两位老师课前准备精心、教学策略恰当高效、教学功底扎实。刘老师还就学生主动学习等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

        生物组:巧设问题串导学,提高学生思维力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02(20211229-193101).JPG

        高三刘晨晨老师和窦修婷老师承担了本次生物教学研讨的授课任务。合肥八中名师李秀全程参加了活动。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09.JPG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10.JPG

        刘晨晨老师执教《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刘老师采用问题驱动形式引导学生复习了高考热点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课中,刘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效能感。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将高三复习备考课上得精彩、高效。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04.JPG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07.JPG

        窦修婷老师执教《基因的表达》。窦老师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循序渐进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整节课教学脉络清晰,课堂气氛浓烈,师生互动轻松有效。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01(20211229-193048).JPG

C:\Users\use\Documents\Tencent Files\472268913\FileRecv\MobileFile\IMG_1708.PNG

        课后,生物组在同心楼二楼会议室开展评课研讨活动。李秀老师点评了两位老师的教学:刘老师采用问题串引导学生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采用假说演绎法来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加深体会,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窦老师教学节奏紧凑,通过重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李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高三复习的宝贵经验。

P}$XF9PFPV2TSBF`)2F1@GR

        实施“三新”提质量,“深度共建”促发展。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三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至此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和提升三新实施能力”的活动,历时两周,全程开放课堂,两校年级组和学科组进行无缝对接和深度共建。合肥三十五中36位老师承担了授课任务,合肥八中20位学科名师全程参与指导和研讨,观摩、研讨教师达360余人次,专家团队倾情指导和学科教师间的智慧碰撞点燃了实施“三新”的火炬,深化了合肥八中和合肥三十五中共建的情谊,照亮了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深度学习的前行之路。合肥三十五中以此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全体师生砥砺前行,优化全面育人路径,深入推进“三新”工作,落实落细立德树人任务,共同创造教育灿烂而美好的明天。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五)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为深入挖掘红石榴学校文化内涵,加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建立石榴果学习共同体,巩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践路径,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大单元教学能力,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三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在继上周高一高二年级圆满结束后,本周高三年级聚焦课堂活动持续进行。12月28日下午,合肥八中政治名师宋琳霞、地理名师黄祥、化学名师王小勇等来合肥三十五中指导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工作。

        政治组:聚焦核心素养,增强政治认同

1

        高三张英老师和张磊老师承担了本次政治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政治名师宋琳霞全程参加了活动。

2 4

        张英老师执教《文化创新》。张英老师以精彩的视频《三星堆的文创产品》导入,然后从文化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这三个层面开展师生合作探究,润物细无声地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整节课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3 5

        张磊老师执教的课题也是《文化的创新》。张磊老师利用知识清单言简意赅地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然后层层递进地探究“文化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这三个问题。每讲完一个问题,他都用几个高考真题进行迁移训练,让学生从材料里面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概括和阐述答案要点,并与参考答案进行对照分析,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张老师注重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发展成就内容,去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6

7

        之后,专家和老师们进行评课研讨。宋琳霞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无论是学习导航、任务清单还是选取的视频资源,都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和评价,都意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宋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八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如大单元教学、议题式教法、集体备课等,鼓励大家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提升自己。

        地理组:明确备考方向,培养综合思维

合影11

        高三郑浩老师和梅静华老师承担了本次地理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名师黄祥老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IMG_9322

IMG_9316

        郑浩老师在高三(10)班展示复习课《城市的功能分区》。郑老师按照考纲要求,选用大量的案例,并结合高考题训练,由浅入深地突破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郑老师的课堂轻松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IMG_9333

894DC5815103E240997BD98086A4141A

        梅静华老师在高三(2)班展示复习课《植被与环境》。梅老师选择了大量的素材,生动地讲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把所讲的知识点与高考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梅老师展现出了扎实的学科素养,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IMG_9373

IMG_9371

        在评课研讨阶段,黄祥老师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认为两位老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黄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合肥八中一轮复习备考的有效做法,和大家共同研讨了近几年高考题的常考题型、教学要求和高三各阶段学生的学情状况。

        化学组 :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高质课堂

IMG_8884(1)

        高三李中占老师和王秀红老师承担了本次化学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名师王小勇全程参与了活动。

IMG_9305

IMG_9301

        李中占老师在高三(3)班上了专题复习备课《化学平衡》。李老师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将“速率—时间图像”和“浓度—时间图像”的复习有机融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各种化学情境下图像的生成,使学生从基本面开始对图像的形成和变化就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IMG_9340

IMG_9334

        王秀红老师在高三(4)班执教《化学平衡常数》。王老师的复习备考课立足一轮又高于一轮,她以高考考纲为依托,以高考真题为抓手,让学生明白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等问题。本节课教学循序渐进,针对性和有效性强。

IMG_9383

IMG_9380

        王小勇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选择的都是非常“烧脑”的知识点复习课,设计大胆,亮点很多,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课堂规避了题海战术,高效和实用,展示了老师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王小勇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高三一轮、二轮复习的经验。

        本次活动,校长室周密部署,教科室细致组织安排,各部门通力合作,各教研组老师全程参与。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与八中深度共建平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开展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四)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为深入挖掘红石榴学校文化内涵,加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建立石榴果学习共同体,巩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践路径,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大单元教学能力,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三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在继上周高一高二年级圆满结束后,本周高三年级聚焦课堂活动正式启动。12月27日下午,合肥八中语文名师唐素文、英语名师李凡、物理名师李朋飞等来合肥三十五中指导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工作。

        语文组:创设学习情境,促进语言建构

ad01d569a4a54086ce66f1db5b4422c

        高三蔡庆伟老师和杨晶老师承担了本次语文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语文名师唐素文全程参加了活动。

f8ea5baaebb40782ac6916544c2782f

IMG_9065

         蔡庆伟老师执教《议论文写作之假设论证》。蔡老师从学生熟悉的《阿房宫赋》《过秦论》“假设论证”段落入手,引发学生对假设论证的思考:什么是假设论证?假设论证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作用?假设论证在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中会扮演哪些角色?接着,蔡老师选用详实的作文素材,并按照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过程训练学生议论文语言的建构与生成能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假设论证,即针对所举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论证中心论点,并积极地尝试,把假设论证方法运用于片段写作。

965173cb1c8aa2b62c772ec8d17ab5d

9B0CEB905DCB41C307F9ADACC02C91E4

        杨晶老师的上课课题是《文言文的概括分析》。杨晶老师把老高考和“三新”要求有机结合: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安徽名人馆将开展“读古文经典,识智者风华”的系列展览活动,特邀请乌有先生和稀里先生为展厅设计人物展板);安排有效的学生活动(为保证展览能完美呈现古人风采,现请同学们作为监察员仔细阅读人物展板,检查内容的正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到台上讲解,学生归纳总结等多种活动,整理出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常见的错误类型,以及与错误类型有关的关键词)。

01163d0d18f244a0850a6aa3ef912a3

50aeb30dd403e1f3b78b37097689d25

        在评课研讨环节,两位授课老师分别陈述了自己的备课理念、备课思路、设计意图。唐素文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选中了高考的“痛点”和师生们的“难点”,选用贴切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进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随后,唐老师从高考出题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了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大家受益良多。

        英语组: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习能力

QQ图片20211228220448

        高三答梦婕老师和张红梅老师承担了本次英语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英语名师李凡老师受邀全程参加了活动。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723/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822/output_1.jpgoutput_1

        答梦婕老师以“Ways to Guess Word Meanings in Specific Context”为主题开展教学。她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以趣味性话题导入,以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基于语篇猜词的方法,如definition,example, hyponym,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在语境中猜新词,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语言运用能力。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756/output_1.jpgoutput_1

QQ图片20211228220543

        张红梅老师上的是一节试卷讲评课。张老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并帮助分析错因。张老师还注重从篇章结构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文体的认识。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924/output_3.jpgoutput_3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924/output_2.jpgoutput_2

        李凡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评价:猜词题是高考阅读理解的重要考查题型,像这样以专题形式收集、整理、分类,有助于生成高效的课堂;在信息化推进的大背景下,数据分析尤为必要,大大提高了老师讲评试卷的效率,也有利于全面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李老师还就一轮复习备考学生深度学习等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

        物理组:培养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思维

        高三章丽老师和方刚老师承担了本次物理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物理名师李朋飞全程参加了活动。

IMG_9090

        章老师复习课课题是《电场力电综合问题》。章老师聚焦物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复习、总结解决力电综合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精讲精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

        方刚老师授课的课题是《电场中能的性质》。方老师带领学生从基本概念入手,将电场中的功、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等抽象的概念做了细致的复习,师生共同总结储计算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大小、电势高低的方法。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

IMG_20211227_160045

        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做了点评:课前准备充分,课件设计精巧,提问恰到好处,教学过程重视合作探讨,总结到位具体。李老师还就如何提高学生一轮复习备考效率等问题和大家做了探讨。

        本次活动,校长室周密部署,教科室细致安排,各部门通力合作,各教研组老师全程参与。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与八中深度共建平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我校开展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四)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为深入挖掘红石榴学校文化内涵,加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建立石榴果学习共同体,巩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践路径,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大单元教学能力,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三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在继上周高一高二年级圆满结束后,本周高三年级聚焦课堂活动正式启动。12月27日下午,合肥八中语文名师唐素文、英语名师李凡、物理名师李朋飞等来合肥三十五中指导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工作。

        语文组:创设学习情境,促进语言建构

ad01d569a4a54086ce66f1db5b4422c

        高三蔡庆伟老师和杨晶老师承担了本次语文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语文名师唐素文全程参加了活动。

f8ea5baaebb40782ac6916544c2782f

IMG_9065

        蔡庆伟老师执教《议论文写作之假设论证》。蔡老师从学生熟悉的《阿房宫赋》《过秦论》“假设论证”段落入手,引发学生对假设论证的思考:什么是假设论证?假设论证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作用?假设论证在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中会扮演哪些角色?接着,蔡老师选用详实的作文素材,并按照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过程训练学生议论文语言的建构与生成能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假设论证,即针对所举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论证中心论点,并积极地尝试,把假设论证方法运用于片段写作。

965173cb1c8aa2b62c772ec8d17ab5d

9B0CEB905DCB41C307F9ADACC02C91E4

        杨晶老师的上课课题是《文言文的概括分析》。杨晶老师把老高考和“三新”要求有机结合: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安徽名人馆将开展“读古文经典,识智者风华”的系列展览活动,特邀请乌有先生和稀里先生为展厅设计人物展板);安排有效的学生活动(为保证展览能完美呈现古人风采,现请同学们作为监察员仔细阅读人物展板,检查内容的正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到台上讲解,学生归纳总结等多种活动,整理出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常见的错误类型,以及与错误类型有关的关键词)。

01163d0d18f244a0850a6aa3ef912a3

50aeb30dd403e1f3b78b37097689d25

        在评课研讨环节,两位授课老师分别陈述了自己的备课理念、备课思路、设计意图。唐素文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选中了高考的“痛点”和师生们的“难点”,选用贴切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进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随后,唐老师从高考出题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了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大家受益良多。

        英语组: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习能力

QQ图片20211228220448

        高三答梦婕老师和张红梅老师承担了本次英语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英语名师李凡老师受邀全程参加了活动。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723/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822/output_1.jpgoutput_1

        答梦婕老师以“Ways to Guess Word Meanings in Specific Context”为主题开展教学。她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以趣味性话题导入,以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基于语篇猜词的方法,如definition,example, hyponym,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在语境中猜新词,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语言运用能力。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756/output_1.jpgoutput_1

QQ图片20211228220543

        张红梅老师上的是一节试卷讲评课。张老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并帮助分析错因。张老师还注重从篇章结构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文体的认识。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924/output_3.jpgoutput_3

C:/Users/use/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8220924/output_2.jpgoutput_2

        李凡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评价:猜词题是高考阅读理解的重要考查题型,像这样以专题形式收集、整理、分类,有助于生成高效的课堂;在信息化推进的大背景下,数据分析尤为必要,大大提高了老师讲评试卷的效率,也有利于全面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李老师还就一轮复习备考学生深度学习等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

        物理组:培养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思维

        高三章丽老师和方刚老师承担了本次物理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物理名师李朋飞全程参加了活动。

IMG_9090

        章老师复习课课题是《电场力电综合问题》。章老师聚焦物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复习、总结解决力电综合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精讲精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

        方刚老师授课的课题是《电场中能的性质》。方老师带领学生从基本概念入手,将电场中的功、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等抽象的概念做了细致的复习,师生共同总结储计算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大小、电势高低的方法。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

IMG_20211227_160045

        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做了点评:课前准备充分,课件设计精巧,提问恰到好处,教学过程重视合作探讨,总结到位具体。李老师还就如何提高学生一轮复习备考效率等问题和大家做了探讨。

        本次活动,校长室周密部署,教科室细致安排,各部门通力合作,各教研组老师全程参与。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与八中深度共建平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我校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五)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为深入挖掘红石榴学校文化内涵,加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建立石榴果学习共同体,巩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践路径,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大单元教学能力,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三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在继上周高一高二年级圆满结束后,本周高三年级聚焦课堂活动持续进行。12月28日下午,合肥八中政治名师宋琳霞、地理名师黄祥、化学名师王小勇等来合肥三十五中指导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工作。

        政治组:聚焦核心素养,增强政治认同

1

        高三张英老师和张磊老师承担了本次政治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政治名师宋琳霞全程参加了活动。

2 4

        张英老师执教《文化创新》。张英老师以精彩的视频《三星堆的文创产品》导入,然后从文化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这三个层面开展师生合作探究,润物细无声地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整节课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3 5

        张磊老师执教的课题也是《文化的创新》。张磊老师利用知识清单言简意赅地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然后层层递进地探究“文化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这三个问题。每讲完一个问题,他都用几个高考真题进行迁移训练,让学生从材料里面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概括和阐述答案要点,并与参考答案进行对照分析,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张老师注重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发展成就内容,去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6

7

        之后,专家和老师们进行评课研讨。宋琳霞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无论是学习导航、任务清单还是选取的视频资源,都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和评价,都意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宋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八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如大单元教学、议题式教法、集体备课等,鼓励大家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提升自己。

        地理组:明确备考方向,培养综合思维

合影11

        高三郑浩老师和梅静华老师承担了本次地理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名师黄祥老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IMG_9322

IMG_9316

        郑浩老师在高三(10)班展示复习课《城市的功能分区》。郑老师按照考纲要求,选用大量的案例,并结合高考题训练,由浅入深地突破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郑老师的课堂轻松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IMG_9333

894DC5815103E240997BD98086A4141A

        梅静华老师在高三(2)班展示复习课《植被与环境》。梅老师选择了大量的素材,生动地讲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把所讲的知识点与高考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梅老师展现出了扎实的学科素养,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IMG_9373

IMG_9371

        在评课研讨阶段,黄祥老师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认为两位老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黄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合肥八中一轮复习备考的有效做法,和大家共同研讨了近几年高考题的常考题型、教学要求和高三各阶段学生的学情状况。

        化学组 :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高质课堂

IMG_8884(1)

        高三李中占老师和王秀红老师承担了本次化学教学研讨授课任务。合肥八中名师王小勇全程参与了活动。

IMG_9305

IMG_9301

        李中占老师在高三(3)班上了专题复习备课《化学平衡》。李老师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将“速率—时间图像”和“浓度—时间图像”的复习有机融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各种化学情境下图像的生成,使学生从基本面开始对图像的形成和变化就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IMG_9340

IMG_9334

        王秀红老师在高三(4)班执教《化学平衡常数》。王老师的复习备考课立足一轮又高于一轮,她以高考考纲为依托,以高考真题为抓手,让学生明白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等问题。本节课教学循序渐进,针对性和有效性强。

IMG_9383

IMG_9380

        王小勇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选择的都是非常“烧脑”的知识点复习课,设计大胆,亮点很多,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课堂规避了题海战术,高效和实用,展示了老师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王小勇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高三一轮、二轮复习的经验。

        本次活动,校长室周密部署,教科室细致组织安排,各部门通力合作,各教研组老师全程参与。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与八中深度共建平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三新”实施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承办通用技术和英语说课“大比武”

        为加强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交流、分享“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经验及研究成果,促进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根据《合肥市普通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课堂教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方案的通知》及其补充通知的精神,按照《合肥市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双新”实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的要求,11月15日上午和11月18日全天,合肥市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双新”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课堂教学“大比武”通用技术和英语这两门学科说课比赛在合肥三十五中顺利举行并圆满落幕。

        承办校合肥三十五中非常重视和全力保障这两场赛事。赛前,校长室在行政会上就赛事承办事宜进行协调安排,并要求各部门(处室)通力合作、充分保障,要求各学科教师积极观摩说课比赛、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大单元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教科室按照校长室的要求,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精心准备和组织开展了这两场赛事。学校领导对专家评委和比赛选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到现场观摩说课比赛。

{$KCV(D7%7R]NYK5UG6D1%K

5DBEB0488E34DEB377CC51823FDC4D00

        通用技术学科说课“大比武”,于11月15日8:00,在合肥三十五中同德楼四楼录播室正式开始。安徽省教科院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员胡敏、合肥一中汤磊、合肥九中蔡勇三位专家担任评委。来自合肥七中、合肥八中、合肥安生托马斯学校、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蜀山分校十七中、合肥新华公学、合肥大志中学、百花中学和合肥八中蜀山分校小庙中学的9位比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进行说课比赛,合肥三十五中尹黎明参加说课比赛。9位赛手准备充分、表现不俗,他们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大单元课堂教学设计和说课,展现出各自的说课亮点和课堂教学风采,真正做到了“让教育理念在大单元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

        英语学科说课“大比武”,于11月18日全天,在合肥三十五中融礼堂一楼开展。合肥一中徐华、合肥168中学李春林、合肥十一中李伦军三位专家担任评委。来自合肥七中、合肥八中、合肥八一中学、合肥新华公学、合肥三十五中、合肥育英高中、合肥安生托马斯学校、合肥八中蜀山分校小庙中学、合肥八中蜀山分校17 中、合肥百花中学和合肥大志中学等11所学校的16位选手,一一按照抽签顺序进行说课比赛,合肥三十五中陈容容、左莉老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按照比赛要求,所有选手使用全英文进行说课。

        英语学科比赛选手的说课,紧扣课程标准,贯彻大单元教学理念,着眼于本课在单元所处的地位意义和作用来分析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学习活动,关注学习评价。赛手们准备充分,构思巧妙,设计新颖,赛场上从容自如,赛出了各自的水平,赛出了各自的风采。

        两场赛事的6位评委专家,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评分公正公平。评委专家和参赛老师感谢合肥三十五中贴心周到的服务,感叹合肥三十五中校容校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不只是教师展现自我的平台,也是他们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行交流的契机。“大比武”活动将进一步推动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全体学校“双新”工作的实施,进一步促进第三组团共同体学校教师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新时代风采 校园新闻

合肥三十五中在市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中获佳绩

        在刚刚揭晓的2021年全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与展示活动中,合肥三十五中荣获市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多个奖项,其中信息组指导的课题《清洁能源之太阳能》、化学组指导的课题《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微型环保一体化实验改进》荣获二等奖,语文组指导的课题《诗歌意象的研究性学习》、地理组指导的课题《地理视角下实体商店何去何从》和《地理视角下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哪里》荣获三等奖。

IMG_3736(20210908-084008)

        为更好地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021年1月以来,在校长室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在教科室周密组织安排下,在学科组和学科老师的鼎力支持配合下,合肥三十五中系统扎实开展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市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合肥三十五中师生辛勤付出的忠实回报,是对学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充分褒奖。

IMG_3728(20210907-172041)

IMG_3741

         师生、生生同研究、同学习。在顾晓惠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着力构建石榴果似的成长共同体,引领师生共同成长。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合肥三十五中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研究、论文撰写与答辩等高阶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思维逻辑,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谊,增强协作意识,分享成功喜悦。

2DZ7T$)}78AT)]75$3{]FEC

QQ图片20210429101907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为目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是学校落实推进“三新”的有效途径。合肥三十五中将一如既往的重视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支持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让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加强劳动教育 培养实践能力

        2021年7月 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专题研修。本次专题研修由合肥市教育局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承办。活动旨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座谈 、课堂展示等形式,让参训老师了解和感受劳动教育,引发参训老师积极思考、努力实践,拓宽参训老师视野,提升参训老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上午八点半,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紫龙和大家分享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概况,合肥市中学物理教研员及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陶士金作培训动员,陶士金强调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的重要性,并对本次培训提出了几点纪律要求。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035a8577e9f1093d377362cac14210.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001719.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12505.jpg

        几位专家就劳动教育先后进行了专题讲座。沈立博士认为,要复兴中国耕读并重的传统,并提出中国经典教育与自然农业共同发展的新思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主任做了题为《我们需要怎样的质量—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的讲座。付宜红强调,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响应时代的呼唤,及时更新教育观,加强课程设计能力。

1111.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14027.jpg

        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柳夕浪老师做了题为《再谈什么是劳动教育》的讲座。柳夕浪认为,劳动教育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要明确劳动教育的概念、目的以及未来创造课程形态的方向。

        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慧老师讲解了让劳动落地见效的指导课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吴颖慧提出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讲述了劳动教育的主题任务设计。吴颖慧认为,劳动教育需要走整合和融合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210803001927.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12414.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13458.jpg

        专题培训后,参训老师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参观调研。玉泉小学的航天文化,理念先进,执行效率高,彰显着学校的科技文化。参训老师一行还参观了中国钱币博物馆,在感受首都文化底蕴的同时,增知益智,坚定文化自信。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e18d059ad8337995560d891de61f024.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13451.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14020.jpg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薛二勇教授做培训总结。薛二勇指出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分析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薛二勇强调,要努力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营造全社会关心的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微信图片_20210803112511.jpg

微信图片_20210803121040.jpg

        劳动教育是一个考验自我、磨炼自我、锻炼意志力的过程。此次培训,为参训老师指明了劳动教育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课程建设

我校开展大单元学科融合课例展示活动

局网刊头

        为切实推进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深入开展大单元和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2021年5月26日上午,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语文组、音乐组、历史组联合开展《图像识读——大唐审美的时代再现》大单元学科融合教学课例展示活动。副校长赵峰、西藏班教务处主任刘亮、教科室副主任朱俊飞,西藏山南挂职跟岗骨干教师,相关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学科老师参加课例展演观摩活动。

QQ截图20210524214619

        活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美术教研组长刘正飞老师讲授美术大单元教学主题一课程《大唐的春风——图像之美》。高一(4)班同学参与第一部分活动。

b14a5dcb6f2e8f299371d96b06333f1

        刘老师以唐人街的图片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你想象中的唐朝,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学生初步思考。接着,通过对敦煌壁画、唐三彩等艺术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识读,并进行更进一步的文化探究。

DSC_7571

        刘老师让学生从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中感受文化的复兴、科技与传统的融合,从《簪花仕女图》、《捣练图》中研究盛唐的审美与时尚。刘老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美术学习任务,为第二单元的课程作充分必要的铺垫。学生演员的现场展示,将课程推向高潮。同学们带着好奇心,触摸历史,感受大唐文化的情怀与温度。

c7438dbe64f03c2e048c60a7c959de7

        第二部分是项目式审美实践课——《有画好好说——步辇图》单元课程展演。本课程由美术、语文、音乐、历史等学科组共同参与设计,高二(11)班同学参加课程展演,张婕老师主持。本课程准备历时三周。师生共同创作并演绎唐代名画《步辇图》背后的历史故事,不断建构美术、音乐、历史、语文等学科知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分组参与项目,最终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汇报成果。

DSC_7779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作品表现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艺术地再现了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情境。

DSC_7702 DSC_7710

DSC_7723 DSC_7750

        同学们创造性地还原了这一场景,并根据史料,再现了大唐西市的繁荣。禄东赞与随从穿行于大唐西市。大唐西市香脆的胡饼、茶馆中的清唱、瓷器与丝绸的美丽,让禄东赞与随从惊叹唐文化的包容气度。高二(11)班同学们根据《步辇图》的图像信息,进行场景的再现,并加入生动的对白演绎,令人叹服。

ae7eee5d97c3883ab1d674bec177722

        通过观看幕后花絮的短片,前来观摩的师生了解到,剧本台词、表演创作、服装、化妆、道具、纪录片、舞美、音乐、场务调度,都是由同学们分组合作、合力完成的。这正与新课程知行合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意实践能力的理念相契合。

DSC_7858 DSC_7882

        第三部分为大单元教学研讨。首先由刘正飞老师作为本次大单元课程的发起人进行课程理念的分享,现场师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政治教研组李长娟老师分享了她的听课感受。李长娟认为,刘老师在课堂中传递了一种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学生持续性的实践活动,也展现了一种凝聚力和探索的精神,令人感动。来自西藏山南的久米老师表示,这次大单元课程设计契合学校校情,看见同学们的舞台展演,感觉很亲切,并希望能将先进的课程理念带回西藏。

QQ图片20210527233632

DSC_7895 DSC_7891

        高一(4)班同学表示,这样的课程设计让他们兴趣盎然,不仅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传统文化,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高二同学的创造力也激发了他们对创意实践的热情与信心。高二(11)班的刘倩倩同学作为本次课程展示的一名演员,她表示通过这次项目式学习活动,锻炼提升了她的综合素养、收获了伙伴们的友情。

DSC_7915

        朱俊飞肯定了各教研组探索教学的实践精神、合作研讨的协作意识和敢于表达的创新勇气。整场活动,令人耳目一新,让大家感受到了课堂的优美、舞台的优美、服装的优美……更让大家惊喜的看到了美育大单元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的成长与进步。

DSC_7814

        赵峰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赞扬了团队的课程开发意识、学生主体意识、情境创设意识以及突破双新重难点的积极行动,充分肯定了教研组联合开展大单元跨学科融合教学课例研讨这一样式,希望各教研组以“三新”为契机,聚焦“课程、课堂、评价”,以红石榴学校文化为抓手,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新样态,努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DSC_8012

        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基于“双新”背景下的大单元美育课程《图像识读——大唐审美的时代再现》,构建了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项目式课程学习,呈现出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新的课堂样态,这种新的课堂样态,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是自信的表达者、协同的问题解决者和高阶思维的自主学习者。

        合肥三十五中将立足校情,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三新”进阶,让美育联结生活,让教学眺望未来。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三月榴园起春风 四方讲堂榷先贤 ——合肥三十五中语文组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2021年3月9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语文组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会议由王长远老师、青玉老师及查梦铭老师组成的第一小组进行成果展示,王老师作为代表发言。王长远围绕“悟往圣哲思,品语言智慧”的主题对教材分析、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情境与任务这三大板块进行解说,并着重介绍三大部分的学习任务:一是引导学生识志、述志和品志;二是通过学习史传中的人和事促使学生品味言词之妙;三是培养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IMG_6099(20210309-193832)

        分享结束后,语文组的其他老师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和建议。组内老师认为:在文言基础教学方面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在学习活动安排方面认为活动需结合单元任务并突出层级性;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要通过设计具体任务展开情境教学。

IMG_6075(20210309-194348)

        赵峰副校长从大单元设计目标谈起,建议从学科育人的角度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紧扣新课程新教材制定新学案,围绕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完成大单元任务驱动,提议语文教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平衡好语文基础教学与课时安排两者的关系,建立起知识和素养的链接。

IMG_6102(20210309-194317)

        葛显娇组长作总结。葛显娇认为,大单元教学设计要围绕核心概念来进行,同时应注重实用性、扎实性以及创新性。

IMG_6101(20210309-194144)

        本次研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完善了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合肥三十五中语文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学尚思,让教学教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拓内涵 聚团队 谋发展 ——记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总结会

 

        1月27日下午,合肥三十五中在校融美馆一楼会议室召开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总结会。校长顾晓惠、副校长储军、赵峰出席会议,教科室工作人员及全体教研组长参会。会议由赵峰副校长主持。

分享交流

        各教研组长全面梳理总结了学期教科研工作,并分享交流了各自的工作亮点以及正思和反思。本学期,各教研组严格落实教研计划,积极推进集体备课,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努力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改革。

回顾展望

        教科室副主任朱俊飞从回顾——工作盘点、厘清思路;成绩——以点带面、协同发展;构想——借力“两新”、实现突破三个方面对学期教科研工作做了全面总结。

        本学期,教科室通过落实常规,规范教研工作模式;学研并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协同教研,稳步推进“两新”落地;整体布局,形成课题研究网络;以老带新,发挥骨干价值引领;积极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六方面精细落实学校教科研工作。朱俊飞还就下一阶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教研方式变革与创新,强化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评价,巩固提升教育科研的支撑作用,深度融合信息化教育创新应用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构想。

唯新不破

 

 

         赵峰副校长指出,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十不得”规范的出台,恰给我们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唯“新”不破,希望各组长在教科室指导下,以生为本,素养至上,在“新”字上寻突破,在“新”字上见功夫,努力做到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无研究不引领。

支持勉励

 

 

 

        储军副校长认为教研组长工作严谨努力,带领的学科组团队所展现出的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教研氛围,恰恰与红红火火的红石榴校园文化相匹配。储军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全力以赴的解决教学教研的各项需求。

鞭策鼓舞

 

 

 

        顾晓惠校长总结发言。顾晓惠对近几年学校教研工作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可喜变化予以充分肯定。她认为教研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共同教研的成长力。“一枝独秀不是春”,无数事例证明,一个专家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强大的精诚团结、协作配合的团队。二是团队作战的攻坚力。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是摆在全省学校目前共同的难题,我们要做好准备,打破格局,发挥底蕴,担负起带领学生不断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三是善于引领的核心力。教研组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划者和引领者,是学校本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教研组长的专业水平、教学业绩和工作态度都是开展教研组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拓内涵,聚团队,谋发展。顾晓惠校长对各位教研组长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继续加强团队建设,彰显红石榴文化;二是关注增值评价,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三是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各学科中的渗透。顾晓惠强调,教育的过程就是赋予学生获得人生幸福能力的过程,教研组长要以身作则,深度教研,以教代研,以研促教,带领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获得人生幸福和担当社会责任的人。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课程建设

汉藏同心 美育同行 ——记榴园美育课程展系列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合肥三十五中一向重视美育工作,让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近日,合肥三十五中“庆元旦,迎新年”榴园美育课程展在榴园阅读空间展出,美术组精选高二、高三美术生的过程性学习作业成果,参展作品形式丰富,包含主题性简报、素描、速写、色彩、插画等,充分体现了红石榴文化美育课程特色。

本次展览特别安排了两个活动环节。一是在榴园阅读空间,师生一起印年画、写福字,把福气带回家。美术组师生将木版年画的印制工具带到现场,邀请汉藏同学共同参与体验印制年画,感受浓浓的年味。美术班同学将提前书写好的福字带到现场,送给参与观展的老师和同学,把新年的美好祝福赠送给大家。

 

 

 

 

 

 

 

二是在同心楼一楼报告厅举行高二年级美术生项目式美育课程汇报。项目式美育课程汇报展主题为:时代与生活——合柴的前世今生。包含:11个小组的主题简报展示,分小组演讲与分享。

 

 

 

 

活动由美术组组长刘正飞老师主持,校长顾晓惠、副校长储军、赵峰,相关处室负责人、评委组成员、高二年级部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参会。刘正飞老师首先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核心,立足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与分享,重视过程性评价。

 

 

 

 

 

 

 

 

接下来,每位小组在5分钟之内,各展风采,分享制作简报的创意与亮点,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探究与感悟。

 

 

 

 

 

 

 

 

 

 

 

 

 

 

 

 

 

 

同学们结合本小组合作完成的简报,以清晰简练的语言讲述合柴的发展历史、建筑特色、时代印记;以饱满的激情表达参观画展的所见所得,自信大方的状态,深深感染着台下的师生们,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顾晓惠校长最后做总结发言。顾校长对本次活动的圆满开展表示祝贺,她用“羡慕”、“感谢”、“自豪”三个关键词进行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及对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顾校长寄语同学们,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学会感恩,将来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回馈社会,带给世界真、善、美。

项目式美育课程汇报展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会后,同学们一致表示,此次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深层次的内心触动及新的认识和成长。

 

 

 

 

此次活动也是一次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影视传媒社的指导老师邹楠漪组织社团同学们现场摄影、录制、采访,增加了活动的生动性与有效沟通。演讲环节邀请的四位评委分别为语文组丁学松老师、藏文老师熊奴次仁、高二9班学习传媒的马佳怡同学,高二2班来自西藏的吉地地同学。

榴园美育课程展充分体现了合肥三十五中的红石榴文化精神,以美育活动为载体推进各民族象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实现石榴花般的美好愿景,构建石榴果似的共同体。

汉藏同心,美育同行。交流分享,共享美的润泽。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专项活动 学科发展 校园新闻 石榴花开

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教材 ——记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暨第二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六)

 

        编者按

聚焦新课程,专注新教材。为深入挖掘红石榴校园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建立红石榴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有效教学,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让全校师生聚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品质,以此带动全校重视教研、专注教学、共同成长,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促进两校深度共建,学校开展第二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

        12月24日下午,数学组、历史组、生物组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课堂教学视导活动。

数学组

        宋树燕、吴瑛两位老师分别承担了本次视导课展示任务,合肥八中名师罗风云老师受邀全程参加了本次数学视导活动,数学组老师参加了观摩、交流和培训。

合肥八中名师罗风云与数学组老师合影

        宋树燕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对数函数图象及性质》。宋老师带领学生从研究函数的一般路径出发,结合指数函数性质研究方法,开启课堂教学,带领学生经历了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方法迁移画图像,学生列表描点、图像成,信息技术运用促进性质总结一般化,巧妙激发学生观察探究做小结,教师对学生作品作指导,不忘启发引导学生再探究,引导总结底数对图像的影响。宋老师课堂有浓浓的“生本”教学思想,让学生操作,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总结满满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宋树燕老师授课现场

        吴瑛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复习课。吴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曲线与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能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实现方法的选、择计算的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实问理的科学意识。整节课内容设计紧凑,通过总结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多种题型,举一反三,体现了复习课的实用性;讲练结合贯穿整节课,有条不紊,师生互动频繁,提高了复习效率,体现了复习课的高效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吴老师娓娓道来,将教学难点逐一攻克,把时间交给学生,呈现出课堂的有效性。

吴瑛老师授课现场

合肥八中数学名师罗风云进行视导课点评和教学指导

        罗风云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认为两节课无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维度还是学生积极参与归纳的维度,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罗老师还就情境化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一是要考虑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一定要关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创设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

历史组

        学校特邀合肥八中历史名师刘艳梅老师全程视导,高一历史组程慧老师和高二历史组徐燕老师承担了本次视导教学任务。

合肥八中历史名师刘艳梅与历史组老师合影

        徐燕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必修三第19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徐老师将本课整合成“国之大器”、“国之重器”、“国之神器”三部分,由浅入深,层层探究,不断升华家国情怀,体现了新课标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徐燕老师授课现场

        程慧老师执教高一新教材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程老师将课文重新整合,突出重点,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对小专题及时总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程慧老师授课现场

        课后,历史组在融美馆会议室举行了评课活动。刘艳梅老师听完课后,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展开评课。刘老师指出,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特别是时空观念,大量运用时间轴,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作为共建学校,刘老师结合合肥八中目前高一的教学进度,和老师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交流。与会老师就高一历史新教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等问题,向刘老师请教学习。

合肥八中历史名师刘艳玲进行视导课点评和教学指导

        本次课堂教学视导活动,历史组全员全程参与,也借此机会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此次听评课,组内老师收获颇丰,应用新教材更有抓手,更有底气。

生物组

合肥八中名师宋本惠与生物组老师合影

        生物组刘晨晨和夏晓锐两位老师承担了本次视导课的教学任务,合肥八中名师宋本惠受邀指导本次视导活动。

刘晨晨老师授课现场

        第一节课由刘晨晨老师执教,课题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刘老师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精心设计能够体现新课程生物核心素养的新授课。刘老师首先通过小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由具体事例到抽象概念,一步步建立碳循环结构模型,然后通过碳循环平衡的失调引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生成爱护环境、为解决全球变暖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社会责任。最后通过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充满了活力。

夏晓锐老师授课现场

        第二节由新进教师夏晓锐老师执教,课题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夏老师讲授的是这节课的第二课时“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利用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从“点线面”分别进行了深入拓展。夏老师利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深入浅出,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合肥八中名师宋本惠进行视导课点评和教学指导

        视导课结束后,生物组在融美馆二楼南会议室开展评课活动。宋老师主要从生物核心素养达成角度详细分析了两位老师的课。他肯定了刘老师课上所采用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同时指出,科学探究部分还有改进空间。宋老师赞扬了夏老师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回答都能被夏老师巧妙应用,最后生成正确答案。宋老师强调,新课程要将生物核心素养的达成纳入常规教学,对新旧知识点更替的处理要多参考多研究,同时要重视单元教学,探索单元教学如何渗透到每一节课之中。

        好风凭借力,视导促前行。合肥三十五中、合肥八中深度共建之“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教材”暨第二届“石榴果”课堂教学迎新年活动至此圆满落下帷幕。全程共有36位老师参加本次视导展示课,与合肥八中18位学科名师结对共建,总观摩教师达380余人次,专家团队倾情指导,各学科老师主动思考,开放课堂。老师们对顾晓惠校长搭建与合肥八中深度共建、融合开放的平台深怀感激,表示一定积极投入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研究,拥抱教育新时代,创新奋进谋发展。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高中音乐教学应对策略

        2020年6月23日上午,音乐组在迮钰荃组长的主持下开展了本周的教研活动,本周主题是《高中音乐教学应对策略》,是上周教研主题《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延申内容,由王赟老师主讲。

6.23(2)

6.23(1)

6.23(3)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开设模块教学:《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创作》。

        《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审美感知和体验。《歌唱》模块以合唱表演活动为主,培养学生集体歌唱的表现能力、合作协调的团队意识。《演奏》模块应以器乐合奏表演活动为主,培养学生集体演奏的表现能力、积累音乐表现的感性经验。《音乐与舞蹈》模块以舞蹈表演活动为主,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巩固舞蹈表演与编创技能,积累舞蹈表演的感性经验,增强艺术表演活动中的团队意识。《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应舞蹈表演活动为主,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巩固舞蹈表演与编创技能,积累舞蹈表演的感性经验,增强艺术表演活动中的团队意识。《音乐与创作》模块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乐谱识读能力培养为主,深化音乐听觉、记忆能力和音乐理论素养,增强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理解能力。

        在《应对策略》中,每一个模块都对应三个等级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分别为水平1、水平2、水平3,难度递增,量化了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需掌握的作品数量和能力。

        组内老师针对王赟老师分享的内容进行了探讨,迮钰荃老师提出量化评价标准可以推动教师有效教学水平、学生有效学习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具体评价方式需要根据校情和校园文化制定适合我校的评价机制。朱玉晗老师对模块教学提出看法,歌唱、舞蹈、戏剧等模块教学可根据我校已开设的社团活动为基础,演奏、创作等模块可依托高中音乐专业教学的相关内容,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

        课程改革、立德树人,音乐组会继续学习探索、不断前行。

来源音乐组 文稿迮钰荃

统稿朱俊飞 制作朱俊飞 审核赵峰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美术组:以艺战疫 共克时艰(二)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共同的战疫,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力量。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我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寒冬已去,暖春已来,中国威武。

        合肥三十五中师生们用画笔写我心,致敬抗疫英雄。

0b76b997ec4a20a999ad8a6ceae6606

                《春天不再遥远》插画 高二(4)宋星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一棵树苗必须挺过一次次风雨的洗礼,才能不断向上向上再向上,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一样。历史已然证明,重大风险挑战之下,更能激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困难昂扬的斗志和团结的力量。

Cache_-25228ac62a72e360.

                     《致敬医护人员》插画 高二(4)汤舒翠

        “在大家都期待超级英雄降临时,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把自己的所能拼凑起来,然后才有了划破黑夜的光亮。”

坚守 《坚守》林宇航

               《坚守》系列 漫画+摄影 高二(4)班 林宇航

        新年的到来让我们合家欢聚,但是可恶的蝙蝠打破了这样的宁静,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医护人员毅然选择前往一线战斗。最为担心的是医护工作者的家人,担心前线的亲人是否平安健康。疫情的爆发,并不是蝙蝠造成,而是吃野味的人,希望以后大家拒绝野,保护生态。致敬逆行者,我们与你们同在。

037c1225c64a6ac84844bed6df6a4c7

                  《休舱大吉》速写 高二(4)班 梁能欣

        这幅图是临摹3月9日当晚在武昌方舱拍摄的一张照片,图中是湖北省人民医院的江文洋医生,在当天终于结束了在方舱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他躺在一张床上,如释重负。摄影来自解放日报记者赖鑫琳,看到这张照片我十分感动,对此次抗疫战争中的医生们表示无比的敬佩,感谢他们的勇敢付出。

                《抗击疫情,共同努力》招贴 高二(9)班 王烈

        我用简笔和文字配合,意在表达对医生的敬重和必胜的决心。

徐欢

                      《蒙面英雄》招贴 高二(4)班 徐欢

        作品来源于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逆行者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美丽白衣天使们,虽然身穿厚重防护服,脸上被压出了道道印痕,却没有一点退缩之意。这些蒙面英雄们,我们虽看不见你们的脸,但我们知道你们在护我平安。向你们这些蒙面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刘正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美术组:以艺战疫 共克时艰(一)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共同的战疫,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力量,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我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寒冬已去,暖春即来,中国必胜。

        合肥三十五中师生用画笔写我心,致敬抗疫英雄。

        图一,你病了,我来医。生命重于泰山,关键的时刻共担使命。致敬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剪纸的四周装饰的是武汉的樱花,期待樱花烂漫时,花开再相约,我们一起开怀相拥。

        图二,你幸福,我守护。真情温暖你我,大义守望相助,展示了城市间的守望相助,见证皖军的力量,致敬逆行者,歌颂我们的白衣战士。剪纸的四周装饰的是合肥的市树广玉兰和市花石榴,硕大的石榴象征圆满,全国人民亦如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抱,团结互助。

        疫情凶猛,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平凡的普通人,有不平凡的力量。无论是医生与患者的互相理解与信任,母亲对孩子的鼓励与祝愿,还是咖啡店员工用心制作的爱心咖啡,都凝聚成感恩的能量,爱的能量,流动在人与人之间。团结一心,战胜疫情。

        在这场战役中,最辛苦的就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了。他们不畏艰辛,不惧任何困难,同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在此,我们用《共战疫情,终归成功》这幅画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整幅画的主题,体现的是战胜武汉疫情的决心,对一线人员的支持。左上角的12个字,是国家呼吁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抗击疫情的一些注意事项,这些注意事项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对国家的负责,是所有中国人都要付出的一份力量。左右两边的一线人员都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他们投身于疫情中,不顾安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希望的路。那一张简简单单的请战书,多少正值芳华的女生,多少正处青春的男生踏上了战场。金色代表力量,代表希望,拳头更代表我们战胜疫情的无畏。那是所有华夏儿女共同攥紧的拳头,将一切困难击退,我们必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武汉,是这次中华大地生病最严重的地方,也是908万华夏儿女的故乡,我们没办法身处前线,只能用这幅画来为疫情献出一份力量,武汉加油!

        作品表达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抗疫情的凝聚力。相信乌云终会散去见到彩虹。

        发生疫情至今已有三月之久,如今已蔓延全球。向奋战在一线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致敬,对他们艰辛的付出表示感谢。经过了这样一次惨痛的教训,就应该一起保护野生动物,坚决抵制野味。病从口入,教训牢记。众志成城,期待春暖花开。

        人人期待着的2020年,本应该是充满生气的新年,却因为让人想不到的疫情而改变了,我们都宅在了家里,年味儿也消失了。但每个中国人都紧紧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福气也一定来到中华大地。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刘正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化学组:各显神通 全心“战疫”

        为把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学校统筹指导和细致安排下,各教研组开展“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活动。活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化学组各位同仁同心协力,营造了积极高效的网课氛围,既让学生学有所得,也让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

9RIS`PCSMRZT$ON)~W$Z${6

        刚开始接到网课开课通知时,大家都是一脸茫然,因为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此之前大家都从未接触过。组内老师也面临不同的困难:胡佳老师刚刚手术不久;王秀红老师和孙清老师还被困在老家,无法及时返肥;尤逢永老师家里网络出现故障,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找到工作人员上门维修。但是为了不耽误居家学生的学习,化学组各位老师各显神通,发起挑战,开始了从未体验过的“主播”生涯。

mmexport1584324868359

        在教学过程中,组内老师还通过QQ群、微信群、组内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统一进度,统一课时,力求与学生一起快速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尽善尽美的完成教学任务。

H_5JK{4P32Q04R2QKEHJPNT

        化学组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教导学生、收获自己,实现教、学、研一体化。让我们强化使命担当、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服务好学生和家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李雪)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生物组:开通空中课堂 我为战“疫”助力

 

        庚子伊始,病毒来袭。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2月3日起,在学校的安排下,生物组高三教师司曼曼和吕炎两位率先开始了高三年级的网上直播授课,两周后其余年级也启动了空中课堂。

   6BDPYDFONY1WT_WKD2X4`)M

        开课前生物组建立了网上集体备课,统一设计课件、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课前教师们提前将电子教材下载好发给学生,将课程预习单提前发送至家长群里,让家长监督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将预习单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精心备课,力求学生们通过网课也能实现“一课一收获,一堂一效果。”

   _J}~73)MF2X9CP(PXF9FRAU

        直播结束后,生物组老师充分利用QQ、微信等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疑难问题能得到及时解答,并通过多种途径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教学。通过智学网或直接把作业的电子文档发至家长群,由家长打印给孩子做好后拍照发给老师批改。

]$C5_QJ06TZH_Z2~C}QWR]5

        三月花待开,春意才始来。合肥三十五中一定会担当使命,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相信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师生一定会早日重返榴园,听朗朗书声,闻石榴芬芳。(李丽)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物理组: 疫情防控显担当 物理空课教学忙

 

        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广大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居家学习问题。学校及时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号召,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听课不停学”的各项工作要求。合肥三十五中物理组老师积极响应、勇于担当,在学校的统筹指导下,利用空课教学帮助学生居家学习,为同学们进行线上教学,实现居家学习。

        在物理组高三备课组长赵宜军老师的带领下,高三年级率先开展“空中课堂”教学,物理组方刚老师作为高三藏族班班主任,一直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陪护班级学生在校。方刚在接到空课教学任务后,勇挑重担,立即调试设备、制定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熟悉空课教学平台操作流程,承接了初三、高三两个级部物理空课教学任务。

        物理组其他老师也积极响应,认真开展其他年级空课教学前期准备工作,解决疫情期间直播硬件准备问题。老师们想尽办法,各显神通,克服直播教学的种种困难。

        为提高空课教学效果,组内老师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协调,开展集体备课,指定各年级统一的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共享教学资源,统一作业布置平台和批改事项,直播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物理组老师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勇挑重担,高标准,严要求,备好课,上好课,充分彰显物理组教师在疫情面前责任与担当。(卜令苏)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音乐组:停课不停研 且思且学且成长

        疫情,让我们的寒假特殊而漫长,但阻挡不了学习和进步的决心和步伐。合肥三十五中音乐组的老师们,在认真做好防疫防控的基础上,切实有效开展“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学”活动,为开学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延迟开学期间,合肥市属学校高中音乐学科近日开展了“一日一校”线上集体备课活动。合肥三十五中音乐教研组的三位老师积极参与,在合肥市教育云平台中与市属学校各校老师互动交流。

b15a22f311dd2ae6fc4704872b13449

        合肥三十五中音乐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思考如何以“艺”战“疫”,迮钰荃组长组织三位老师线上开展公益课堂,普及音乐鉴赏知识,制作“美篇”,分享在微信朋友圈、学生交流群,获得好评。

O(18JTB9ZH_QPC03MRU$ABS

ac30ac4926b2a43e8c22a9b13376a45

        王赟老师为疫情谱写原创歌曲《寂静的年》,鼓斗志,凝人心,诉心曲,表真情,成为在合肥老师中传扬的一段佳话。

        迮钰荃老师认真准备“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录制任务,并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磨课。

        2月26日,音乐教研组利用腾讯会议APP开展视频教研会议,积极制定新学期教学教研计划,落实集体备课、公开课、主题研讨等具体工作。T~(IU34ZA}]M3X)DNSZE1$Q

2]QA@VW73C{_3%D8FALH]U6

        在说与听、思与研的过程中,浓浓的研讨氛围氤氲开来,一次次灵感的闪现、经验的互通,都浸染着合肥三十五中音乐组每一位老师蓬勃向上的心。“以研讨为手段,追求更美成果”,合肥三十五中会继续利用“研修”活动充实和提高自身素养,静待花开。(迮钰荃)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政治组:停课不停学 师生共前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突然打破了宁静和祥和。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经过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在校长室的统筹和各处室的运作配合下,政治学科组率先于2月3日在高三和初三两个毕业年级开始了空中课堂在线教学。

cdfbe09d7f6b8a41693c1861bce1a5d0

        为了高效完成这次任务,政治学科高三年级组三位教师多次在线碰头,仔细研究上课内容,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课件和作业,对碰到的问题多次协商研究,高三安排了五个专题的教学计划,分别由齐斌老师和刘奇老师具体落实。初三安排了四个专题的教学计划,分别由黄雪梅老师、李长娟老师和李玲玲老师分工协作。与此同时,上课还兼顾了教师教学与学生答疑,在2月初圆满高效地完成了任务,目前高三与初三仍然在进行线上教学和答疑活动。

        刘奇老师负责高三4个文科班的教学,教学任务重,但刘奇老师积极做好每堂课的备课和上课工作。刘老师深知高三这个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每堂课都要细讲、精讲,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更让他们心理上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高考,去克服当下的困难。作为政治教研组的老大哥,刘老师也在教研组群分享教学资源,让组内年轻教师感受到引领的力量。

initpintu_副本

        齐斌老师身为藏高三班主任,自寒假开始近四十多天,一直在学校陪伴自己班级的孩子,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是合肥教育的用心守护。班级三十多位藏族学生在齐老师的陪伴下,凝聚了家国情怀,牢记了时代担当。齐老师认真准备网络授课,不仅承担高三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了部分高一、高二的教学工作,每周有12节次的网课。作为政治教研组的老大哥,齐老师的榜样力量一直激励着政治教研组奋发向上。

IMG_6338(20200226-195040)

        张英老师主要负责高一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张老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疫情期间在家也要提前备好课,结合当下疫情素材,上好空中课堂的每一节课。同时,利用QQ、微信等随时给学生答疑解惑。作为高一的班主任,张老师还随时了解关注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并在线对部分学生做心理疏导。

QQ截图20200226133702

        张磊老师作为高一年级组组长,一方面认真负责的处理年级组工作,另一方面负责高一3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张老师工作有条不紊,认真进行网上授课,对学生作业及时点评答疑,通过班级群积极布置和批改作业。这段时间张老师空课上课5节,制作课件3节,习题讲解1节,目前仍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线上教学。

未命名

        李玲玲老师主要负责藏初中八、九两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在上课前,李老师精心备课,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当完成了教案和课件制作后,再静下心来思考,把写好的教案在头脑中回忆一下,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过滤,进而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前时,检查网络,检查APP运行情况,看看课件的教学资源打开情况,并提醒学生该做的准备,以提高上课效率。课后及时总结,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做到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改进应用,不断丰富提升自已,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未命名

         黄雪梅老师在藏初中班的七、八、九三个年级都有教学任务,其中在2月12、13日两天在初三上了两次年级大课,给初三所有学生分析一个时政热点专题。2月17日,七、八年级开始实施线上教学,上新课,九年级开始进行中考一轮复习。虽说是空课老师不在身边,但学生们出勤率满勤,课堂交流区互动良好,让黄老师感动满满,收获满满。

IMG20200217083233

        李长娟老师开始上空课以来,承担了三个年级四个班的课程,备课的任务一直很重。再加上班级学生特点,布置作业也不能统一,每个班级每次的作业都要分两项,一部份是给在校学生写,一部份是给返藏学生写,所以批改作业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是每次看到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互动,李老师对空课教学更有激情了,也深知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

        政治组组长胡亚飞老师在2月1日接到校教科室通知,即刻将相关上课安排在政治组QQ群中公布,并与初、高三老师联系,确定相关专题内容。2月9日,落实七、八年级和高一、高二年级分班级授课的工作安排,在政治组老师的配合和统筹下,思想政治课在全年级正常、顺利的开展。胡亚飞老师也开始承担高二5个班级和高一1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胡亚飞老师上课前积极备课,搜集时政热点,在上课中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在当前的责任感和参与感,以及爱国意识。同时,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疏导学生的心理状态,确保政治课不仅是正常授课的过程,也是拉近师生关系和与社会关系的纽带。

        作为政治教研组长,他还与组内老师一起研究商讨,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课,确定主题,设计内容,精心准备课件,为在校和居家学生及时送上了思政教育的精神大餐。

        在线教学虽有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相信齐心协力、满含教育情怀和奋斗精神的各位同仁,定能越过难关,守得云开见月明。(胡亚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语文组:学不可以已

 

        陪伴是最温情的守护,求知是最积极的抗疫。

        2月初,教科室就开始精心谋划了解各年级老师们设备情况,统一组织年级组进行线上上课。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长根据现阶段学情,线上共商共论,共享教学内容,语文组决定高三由詹道勇、胡燕老师统一上课,高二由范璐璐老师统一上课,高一由葛显娇老师统一上课。

        教科室分阶段推进线上教学,召集教研组长开会讨论,布置线上教学活动,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各备课组,按照教科室的要求,线上集体备课,充分交流,讨论,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

        身体要防疫,心理也要防疫。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战“疫”,就是一次绝佳的心理锻炼机会。为此,高中语文组安排了以《直面挑战,勇于担当》为话题的线上写作活动,让学生用文字书写危难中的英雄故事,让他们切实地感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做祖国坚强的后盾,提升自己的格局。

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04\wps1.png

        线上教学,毕竟比不上线下教学。但是,孩子们还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保持在校的作息习惯,紧跟老师们的节奏,甚至有同学自己录视频,来当小老师。

        不管是深渊还是沃土,不管是阴暗还是阳光充足,树木都会迎着太阳的方向,向上生长。合肥三十五中语文组各位同仁心有担当,毫不畏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位居家学习的孩子们。(葛显娇)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我校41位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中获奖

        近日,201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成绩揭晓,我校成绩喜人,共有41位同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具体获奖情况如下:姚亮,王杨荣祯同学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徐润泽、项婉婷、汤悦、章书俊、武少婷、邹玥彤、索朗措姆同学荣获国家级三等奖;李锦苏怡、田通、扎西央宗、何晓蕊等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徐伟锋、孔子垚、李静、嘎珍、杨景棋等同学荣获省级二等奖;房承菲、嘎松玉珍、周米琦、洛郑晶、罗紫琦等同学荣获省级三等奖。胡梅君、史鹏举、张毅、蔡玲玲、孙艳燕等17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Z(_Y49A92KA5S8MXXJA`EX

N2$JUW)7N6K%Y6)4Y)SG~8K

]2)F6]]S$@O5HIZSZZBFS3V

M9VQ1$[9}`Q05}1}I2{{Z6T

MZE~8_[[`00_{WH$(%8NNA1

此次比赛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离不开英语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接到通知后,英语组全体教师积极筹划、统一协作,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指导教师参考往年测评卷,利用课下时间为参赛同学提供耐心、细致的辅导。英语组还主动承担了此次比赛的考务工作,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教科室统筹安排下,在各部门、各年级组鼎力支持下,陶红艳和代旖旎两位组长牵头负责,英语组全体教师通力配合,从考试报名,考场安排,后勤协调,监考改卷等流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本次比赛任务。

2ZCA1MN2HU5HP24A8~7_7JQ

        本次比赛,充分展现了合肥三十五中学生的优秀风采,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丰富了校园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汉藏英语教学的融合发展(代旖旎)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心理与健康:抗击“新冠”,心灵相伴——合肥三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行动

 

 

        为协同抵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安排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线上辅导”的号召,合肥三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月8日上午,利用学校空中课堂系统,为全体学生开展了疫情防护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除了响应号召在家自主学习的同学们,合肥三十五中还有400多名西藏班同学在校内度过假期。由于防控疫情需要,同学们不得不停课自主学习,正常学习和生活节奏被打乱,容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因此,毕业生在防范疫情、学习备考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干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本次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毕业班同学容易出现的疫情慌张、复习焦虑、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教授了一些对抗焦虑、管理时间以及与父母相处的小技巧,为同学们平稳有序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提供帮助。毕业班同学通过各种在线终端收听讲座,积极与老师互动,学习热情高涨。

        除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合肥三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通过线上心理健康咨询、致家长一封信、转发《安徽省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心理应对手册》、电子班牌和校园LED大屏播放心理健康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全校同学提供支持帮助。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各种不便,但汉藏师生一直保持积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应对种种挑战,如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徐凯)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政治组:学习不息,进步不止

 

      11月21日上午,为学习交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政治教研组7位老师赴合肥六中参加合肥市思想政治课学术沙龙活动。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正高级教师、芜湖市学科大组长、芜湖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徽省教育厅专家库成员,高考、学考研究专家王为民老师应邀作专题报告。合肥市教科院院长叶传平、教科院政治教研员卢庆生出席沙龙活动并讲话。合肥六中副校长、合肥政治学科带头人章伟致词,合肥十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合肥市中学政治王锋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锋主持报告活动,合肥六中政治学科主任刘义堂主持沙龙活动。

1574408962962

      王为民老师在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政治高考——命题与备考》报告中,以“透视高考政治试题的‘玄机’”为引言,从新课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高考要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高考政治试题命制特点及其备考策略两大方面,运用大量高考试题,联系重大时政,深刻剖析高考,解读高考试题的命制解答策略,高标准解读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的科学备考、有效复习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即命题、解题、复习思路三大思路。在深入浅出的解析中,与会老师们明确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新课标高考贯穿的清晰逻辑主线路线图即要凸显教学考合一的整体功能,高考内容核心素养课程化、课程高考一体化,命题依据模块学业要求化、课程质量标准化,考试评价命题框架化,考试结果关键行为指标化,考核目标与要求学科任务指向化,试题情境评价情境结构化,试题答案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多元化,知识运用要求学科内容综合化,等等。

5ab50e6963f300abc28b9f4819eb97f0

      王老师在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四对关系,即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与学科质量水平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关系、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的关系。要明确提升四个认识,即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方针、育人目标可外化、可具体化,开展议题式活动型教学,核心素养可操作、可培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考试评价,核心素养可量化、可检测,新高考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场过程是在学科任务导向下,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应对复杂情境问题,展现关键行为表现。

1574408788151

      在学术沙龙阶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具体要求、新课程实施、新高考模式、依法治国方略、学科核心素养等话题,合肥七中李建华老师、合肥八中陶庆婧、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政治教研员陆蒙等先后发言提问,王为民、叶传平、卢庆生、王锋等专家学者对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共同研讨,释疑解惑。叶传平在总结中说,希望合肥市全体思政课教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要求,更好的践行“八个统一”,创新思政教学,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

IMG_3945(20191128-111435)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十分重视对外教研学习,正是有个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平台,组内的老师们有了更广阔的眼界和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教研认识,有了更深刻的教研思考。这次学习的机会让老师们获益匪浅,也终将在实际的教研教学活动中开花结果。

来源|政治组    文稿|胡亚飞    制作|徐凯   审核|朱俊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美术教研 | 观摩·探讨·思考

2019年10月25日上午,合肥35中美术教研组参加了在合肥安生学校举办的PBL项目式学习讲座,以及学生的课题研究分享。讲座主题为:“基于问题的学习:大学的视角”,主讲人为剑桥大学David Cardwell教授,他提出,在真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团队协作中进行探索式学习。在真正的生活中,每个人依赖其他人而存在,在团队中实现自己,合作与交流的理念可以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介绍了PBL项目式学习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各阶段的学生教育密切相关。

安生学校高一的学生们介绍了“小型水力交流发电机的制作”开题报告,高二学生分享了小组《光照对薄荷生长的影响》的研究项目,过程性记录清晰而有条理,中英文表达自信流畅,每位同学积极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价值,体现了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个体及社会的积极影响。

会后,35中美术教研组参观了安生学校的书法、雕塑、绘画创作工作室。整洁美好的环境,开放创新的思维,团队合作的精神,给参加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内在的启发与触动。

10月25日下午,35中美术教研组前往合肥四中,参加合肥市青年教师观摩课活动,执教者为合肥四中马雪华老师和合肥十中的张新明老师,以“同课异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

两位老师课程准备工作都十分充足。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八人。以做一次实验为串联带领学生接触西方现代艺术。

马雪华老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了彩色圆片贴纸,让学生进来的时候随意的贴在展板上,以学生的艺术作品为展开介绍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分析画面元素及产生的艺术美感,引出艺术家做的实验,由此与学生共同思考艺术家如何进行艺术创新,提出当代艺术的几大特点,组织学生分组围绕当代艺术作品的几大特征进行鉴赏活动,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文字记录的方式展开。马老师的课堂向我们展现了新颖的课堂形式,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给我们思考课堂形式提供了新思路。

张新明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节奏紧凑,展示了一场生动的美术课堂。张老师以时间线的方式结合美术学科的人文性介绍当代艺术的诞生;带领学生以讨论的形式研读课本了解西方当代艺术的背景;以放映短片的形式展示当代艺术的不同类型艺术作品,再次以讨论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西方当代艺术的几大特点;紧接着给每组不同学生,从内容、元素、表现形式、审美观念几个方面鉴赏艺术作品,发言讨论。张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鉴赏过程中,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方向,为各位老师更好落实课堂讨论提供了具体思路。

课后,参加观摩的各位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来自合肥六中的凌智老师也借由此次机会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提出高中阶段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两点:审美体验、文化理解。教师应通过对课本内容、艺术形式的钻研理解,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真正进行美的还原、美的感受、美的共鸣;让学生一步步认同、吸收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落实美术学科对学生的真正作用。

总的来说,本次青年教师公开课给处在各阶段的青年美术教师新的课堂体验,大家都结合自身课堂经验、困惑和目标进行思考。相信通过这类活动的积极开展,可以让各位老师从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并运用于今后的美术教学中。

文:张婕 包容蓉

图:刘正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化学组:合理选择实验 推进有效课堂

 

      10月24日上午,化学组在学科活动室举行了本学期第六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合理选择实验 推进有效课堂,主讲人是李雪老师。

QQ图片20191029085547

      有感于前一周在常州参加西藏自治区学科教学竞赛活动时的一些见闻,本周特意在教研组中开展了这样一次主题活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实验的作用毋庸置疑。现实是,很多老师担心实验会拖延课堂教学时间,担心实验会出现危险或者预料意外的情况,担心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存在乱玩的情况等等,大部分的实验,在课堂都是以视频形式展现,稍微好点的课堂,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愿意开展探究性实验。基于以上情况,组内9位老师都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在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相似或者不同的问题,也谈了自己的感想。尤逢永老师站在实验员老师的角度,鼓励各位老师多开展分组探究性实验,多带学生走进实验室,要让实验、实验室物尽其用;王秀红老师同时带高二高一两个年级,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年级在实验方面存在的不同困难,组内老师也都群策群力,互相解决大家在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QQ图片20191029085539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明确了要大胆开设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决心,同时在教学策略上也提出要提高课堂效率,不蛮干,不死干,将40分钟效率最大化。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英语组: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稳步推进英语组本学期教研计划,10月22日下午英语组全体教师参加了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活动分初、高中部有序进行。

IMG20191022144001

IMG20191022150519

初中部由周露主备Should be teenagers allowed to make their choices?周老师从导入、读前、读中以及读后环节进行了说课。高中部由陈容容、答梦婕、陶红艳老师主备。陈容容用平板课件对First Impressions这一课进行了说课,从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一课进行了详细的解说,设计环节环环相扣,渗入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答梦婕收集了近三年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标题,并就2017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探讨了写作框架,同时答老师结合自身经验,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词汇障碍,将一些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汇也进行了呈现。陶红艳结合上周高端研修培训内容,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教学,分享了培训如何将Remember, Understand, Apply, Analyze, Evaluate, Create 等分类目标应用到班级教学以及学生反馈。所有参会老师就自己的感受纷纷探讨、分享。 IMG20191022150541 IMG20191022150548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无止境,教研促成长,通过教研迸发集体智慧火花,打造优质团体。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报道:代旖旎 编辑:徐凯 审核:朱俊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英语组:提高教学技能 促进专业发展

 

      为了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由安徽省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9年安徽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于10月14日至17日在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举办。此次活动以老教师引领,骨干教师示范,新老师锻炼为目的,让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合肥三十五中英语教研组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前往学习观摩,形成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讨、大胆反思、认真总结的教研氛围。

微信图片_20191022160810

      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副主编赵东亮做了一场关于《如何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专题讲座。赵主编分别从选择和评估话题、阅读资料把握内容、拟定方案测试并完善、写作与投稿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强调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话题要兼具重要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赵主编还就论文撰写的步骤以及相关的摘录工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让参会老师受益良多,收获满满。

微信图片_20191022161021

      第二环节是由来自安徽各市优秀参赛教师进行现场说课和上课,各参赛教师 着装典雅规范、精神饱满充沛、教态自然大方。通过生动的全英文讲述、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有层次、重点地教授专业知识。运用计算机等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制作精美,信息量大,图文并茂,课堂气氛活跃。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启发性。比赛结束专家评委对各位参赛教师进行了精细的点评,强调教学目标一定要可测化,细节化,读中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问题的设置要层层递进,引发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微信图片_20191022161841 initpintu_副本

      经过三天的学习,合肥三十五中教师不仅欣赏了各地市优秀老师的课堂风采,也感受了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通过反思,交流,感悟,他们也必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多改进,促进专业成长和进步。

报道:答梦婕 编辑:徐凯 审核:朱俊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信息组:不忘初心夯基础 牢记使命迎改革

 

     本月是我校教研室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研讨月,2019年10月10日上午,信息技术教研组针对新课标、新课改开展了一次学习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尹黎明老师主讲,全体信息技术组老师参加。

      首先,尹黎明老师对于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的时代背景及政策进行解读,让老师们了解了课程方案出台的背景和要求,认识了学科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变化。之后,尹老师详细的说明了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和重要性,使老师们对于学科的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本组教师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启示很大。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各类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与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心。在教研活动的最后,本组教师又一起学习了使用Python语言进行绘图,学习新知,提示专业能力。

      不忘初心,不断夯实专业基础;牢记使命,立足学生力行改革。我们只有真正的为学生长远的发展着想,才是真正的尽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报道:邹楠漪 编辑:徐凯 审核:朱俊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信息组:结校际情缘 促专业发展

 

      为提升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有效课堂,2019年9月24日上午,我校信息组四位教师一同前往合肥四中,与合肥四中和滨湖寿春中学的老师们共同开展听课评课的教学活动。

      合肥四中是合肥市首批四所MOORS一站式研究性学习平台应用试点高中之一,在项目式教学法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有着成熟的教学体系。此次四中安排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是朱亚茹老师,朱老师是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今天上课的主题《电子版报的制作》就应用到了项目式教学法,因此大家都是满怀期待的心情前去取经。

      听课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在场的听课老师都沉浸在朱老师所营造的项目环境中,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尤其是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更是及时有效地给予适当的正确引导。

      听完课后,我们和四中、滨湖寿春中学的老师们一起集体评课。首先由朱老师阐述自己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并谈一谈应用项目教学法所做的前期备课工作以及课后反馈。接下来,我校信息组组长邹楠漪老师针对学生对信息检索的途径和方法与朱老师进行了交流,滨湖寿春中学综合组组长朱焱军老师也发表了对这节课的看法,认为本节课应用到的项目教学法对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启示作用。

      此次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能够互相分享并推广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督促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报道:邹楠漪    编辑:徐 凯    审核:朱俊飞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音乐组: 提升业务能力 汇聚集体智慧

 

      2019年9月17日,音乐组教师齐聚一堂,集体备课。备课内容是两位新到校的实习老师在本周即将展开的各自人生中第一次授课的教学课题。活动中,李芳芳老师和谢瑞欣老师首先就她们准备的初高中课程的教学设计及构思进行了说课,详细谈了自己的教学设想,三位资深教师对此教材作了深度剖析,明确教案写作的结构,指出两位实习老师教案写作中的不足之处,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接着老师们探讨了基于“以学生为本”“创新课堂”的初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应包含的可操作性师生活动,就主备人备课中的疑惑“如何将课堂内容设计的形式丰富且重难点鲜明”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思维活跃,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让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发掘新的方法。我校音乐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一直保有“求变”的意识。我们这个学科团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总之,经过这次集体备课,大家都受益匪浅。这次活动不仅使实习老师们深入了钻研了教材,明确了教案的写作要求,而且发挥了老师们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全组教师集体备课、集体打磨,发掘出实习老师们更多的潜力与提升空间。年轻老师们收获很大。相信在协作前进的路上,音乐组将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实习生 谢瑞欣)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音乐组:规划、迎新、展望

 

      2019年9月11日下午,音乐教研组召开本学期第一次教研会议,全体音乐老师及两位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实习生参加,教研组长迮钰荃主持会议。

      迮钰荃组长首先对本学期音乐组的工作计划进行阐述,本学期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常规教学,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贯彻到实处;二是专业课教学,把培养音乐生专业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放在首要位置;三是实习指导工作,帮助两位实习生走进课堂、深入课堂,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四是教师专业成长,鼓励组内老师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组内老师就本学期工作内容进行探讨,王赟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暑期音乐新课标培训的内容,强调新课标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体验中。朱玉晗老师就新一届音乐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新思考,她认为教学相长,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可以发挥学生间的互动式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两位实习生也对接下来为期2个月的实习生活进行了规划,她们都希望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期,可以更加夯实其个人的音乐专业知识与素养,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未来音乐教育打下夯实的基础,带领学生更愉快的进行音乐的学习与享受。

      会议结尾,由三位教研组的教师对两位实习生的实习计划做出指导与建议,平等对待学生,尊重理解民族差异,面对汉藏合校的特殊校情,希望实习生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牢记合肥三十五中“爱国、立学、崇德、尚行”的办学理念,扎实教学水平、多学多听多思,在音乐教学中用真心真情促进民族教育深度融合。(迮钰荃)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语文组:夯实备课基石,点燃语文星空

 

      2019年9月10日下午,合肥市第35中语文组在同心楼二楼会议室,开展了第二次集体教研活动。全体语文组老师参加会议,语文组组长葛显娇老师主持会议。此次活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语文组长葛显娇老师强调了集体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教研。通过集体备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好专业基础,以个人的发展促进学校的教学教研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质的飞跃。

      接着,高一语文组蔡庆伟老师和同组张爽老师分别就《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进行了说课。张爽老师就《沁园春·长沙》一课按照基本的说课步骤一一展开,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到位。然后蔡庆伟老师就《再别康桥》一课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到文本设计逐步进行说课。本次活动中两位老师都能够做到积极准备,踏实备课。

      最后,全体语文组教师分别就两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精准而到位的点评,并提出了个人的合理化教学设计的意见及建议。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两位老师的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语文组教学教研的水平。

      教学教研是学校的立命之基,古人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学校的发展更是如此,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重视教学教研精神的指导下,在全体同仁的日常点滴备课中,用坚实的前行脚步,一点一点来点亮语文的教研星空,未来合肥35中的教学教研也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蔡庆伟)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历史组:备战新高考 开启新篇章

 

      9月1日上午,合肥市2020届高三历史学科复习备考研讨会于合肥一中顺利召开。为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改革新动向,有效提高新高三备考效率,合肥三十五中高三年级历史组备课组长韩开平带领高三历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合肥市历史教研员靳玉仓老师主持,靳老师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对2019年各位同仁为合肥历史学科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来自合肥一中刘守强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立足核心素养,突出育人功能——2019年全国I卷分析与启示》的报告。刘老师对今年高考卷独到而又精准的解读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高三历史老师应当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捕捉时代气息,尤其强调不能只关注分数,而应当发挥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育人功能。

备考2.jpg

      合肥168中学的潘文杰老师在总结自身复习经验基础上,提出教学教研的几个思考维度,其中包括:考纲与理论研究、课标与教材研究、课程进度安排与建议等。同时,潘老师特别提醒要注重对新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研究,做到未雨绸缪。

备考1.jpg

      合肥八中的何劲松主任就高三单元复习方法与大家分享了八中的经验,并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作了详尽的说明。何劲松强调,每一课的复习都应当立足对所在单元的定位,将课标与考试大纲相结合,注重真题训练和知识拓展,并且讲述了许多实用的历史答题技巧。

备考3.jpg

      会议在全市高三历史教师的热烈掌声中结束。合肥三十五中的高三历史老师深感收获颇丰,既有前沿的学科理论研究,又有切合实际的高考备考建议。当天下午老师们回到学校后就进行了小组学习,认真交流笔记,为未能参会的老师及时地补上重要的一课。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物理组:分享物理观念,培养科学素养

 

      根据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10月24日下午,物理组在崇德楼物理教研室开展了集体教研活动。活动由物理教研组长卜令苏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布置了相关工作,还就孔胜军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课讨论。

QQ图片20191030105648

      孔胜军老师以在参加合肥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的过程中,他的公开课《力的分解》的教学设计为例,以说课的形式分享了他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分析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这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视频导入,提出问题,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分组探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通过设计两组实验,向学生展示在两种情形下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抽象出物理模型,画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并且让学生从数学知识入手,推导出分力的表达式,实现从定性探究到定量表达,培养规范的科学素养。最后,首尾呼应,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回答课堂伊始老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QQ图片20191030105629

      之后,物理组教师就课堂中的经验与不足做了深入的探讨,如何在本节课中凸显新课程标准中物理核心素养充分交流了意见。其中包括了很多具有操作意义的改进意见,参会老师还对课中出现的自制教具非常感兴趣,希望联合学校,多制作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自制教具,更好地为物理课堂教学服务。这一讨论活动不仅为孔老师以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整个物理组保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议讨论氛围浓厚,与会各教师受益良多。

      通过本次教研组活动,全体物理组教师更进一步明确了提升自我修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要求。

撰稿:卜令苏 编辑:徐凯 审核:朱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