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中华一家亲,同庆中国年——合肥三十五中2025校际美育成果迎新作品展

合肥三十五中2025校际美育成果迎新作品展
图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精神,2025年1月8日上午,在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融美馆,举办了一场年味浓浓的2025校际美育成果联展暨迎新作品展。此次展览及相关活动内容丰富,由课题组成员校美育成果展示、年画拓印及汉藏书法创作体验、课题研讨交流会三个部分组成。图片

在合肥三十五中校党委、校长室的支持下,此次活动由《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中学美育浸润行动的路径研究》课题组主持人刘正飞策划,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承办,课题组成员校共同参与,联合展现课题组成员校的美育实践成果。图片         此次活动特邀安徽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发科观摩指导,西藏山南贡嘎农村实验中学副校长张婕进行省级课题成果分享,蚌埠五中史凌琳老师进行馆校合作优秀课例分享,合肥七中李佳佳老师进行美育思政课例分享。合肥四十六中南校区王俊、陈雯雯、胡珊,合肥四十五中包容蓉、合肥安生学校李保刚、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胡家悦、合肥三十五中美术教研组刘正飞、胡辉、张婕,合肥三十五中藏文老师次仁旺久,合肥三十五中英语教研组史鹏举、周岳荣,体育教研组李丽,心理教研组张琳、占卉、音乐学科组李璐洁等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课题组成员校美育成果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校际美育成果联展由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主办,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和合肥市第七中学共同参与,展览汇聚了三所学校美育教育教学的成果。

        合肥三十五中带来了向经典致敬的敦煌泥板画、象征着各民族紧密团结的红石榴文创作品、汉藏融合书法作品、年味十足的木版年画等;合肥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展出的作品有琳琅满目的纸浆手工作品《纸尖上的美食》,势不可挡的彩铅画作品《万马奔腾》,隽秀雅致的没骨画作品《校园花卉写生》,印刻社团的《印象· 合肥》;合肥七中则带来别致的扎染艺术、非遗鱼灯、红色主题的版画和创意彩陶、木片画等作品。丰富的艺术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斑斓的色彩,迥异的风格,尽显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独特感悟,每件作品都表达出同学们心中的多彩世界。

(二)年画拓印及汉藏书法创作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天,活动现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师生积极参与。刘正飞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新年文化与年画的悠久历史,并示范如何印制年画,同学们手口相传,都有模有样的完成拓印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次仁旺久老师和书法社团的同学们一起,共同开展了汉藏书法的体验活动。

        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书法之美,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喜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法社团的同学们现场书写春联、福字、吉祥语书签,“幸福”、“平安”、“吉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三)课题研讨交流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观和体验之后,在刘正飞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课题研讨交流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合肥七中李佳佳老师带来了跨学科思政课程分享:《爱国情怀映青春,责任担当展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青年使命》,依托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六单元课程《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以单元情境中的中国画作品《万山红遍》为例,探索艺术的时代担当,同时将高中语文、历史、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路径,涵养家国情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蚌埠五中史凌琳老师分享了《蚌埠第五中学馆校合作美育案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社会美育资源的重要性。史凌琳老师持续思考深挖本地博物馆资源、校园文化历史,将美育引入思政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了《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展》,《教育之路——百年课本巡礼展》,《蚌埠市青少年法治书法展》,开展音乐、美术跨学科实践学习等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实践,美术馆变为沉浸式课堂,开阔视野亦涵养情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藏山南贡嘎农村实验中学副校长张婕带来了省级课题成果分享,将西藏地区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美育教育,开发特色美育课程,助力西藏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安徽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发科对三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点评。黄发科老师认为,三位老师基于新教材、新课标,与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效的衔接,未来可以继续深入,形成序列化的课题研究与课程意识。

(四)园林雅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当天下午,老师们前往刘园,开展了“园林雅集”生活美育课的集体备课活动。漫步于园林之间,运用摄影的方式,记录和感受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的独特魅力。张婕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中式插花的体验活动,中式插花美在立意,与中国书法、绘画的内涵一脉相承。老师们选择不同的花器与花材,创作出了各具意境的花艺作品。美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有内涵、有质量、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课题组校际美育成果联展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各校活力且多元的美育成果,为在校际间有效开展中学美育浸润行动路径研究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座坚实桥梁。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兴趣爱好、拓展综合素质的美育浸润平台,让学生们在展示与体验中提升了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让老师们在交流与研讨中开拓了对《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美育浸润行动的研究路径》深刻理解和实践指导,也为课题后续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文稿 | 张   婕   李璐洁

一审 | 詹道勇

二审 | 胡亚飞

三审 | 许   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