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发展 教研动态 校园新闻

探讨非遗的生活美学——美术学科组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研活动

近日,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在校内开展了一次有特色的教研例会,本次会议由美术学科教研组长张婕主持,刘正飞老师以《今生簪花,来世漂亮——从名画到非遗,品生活美学》为主题进行了课程设计思路分享。胡辉老师和张楠老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点评,最后由张婕老师进行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旨在深入探讨非遗的生活美学,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刘正飞老师以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为载体,引领与会者进入了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思考空间。通过讲解名画中的细节和意象,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传统非遗“泉州簪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参与的老师们通过揭示画作背后的意义,更深入地理解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刘老师启发大家开阔思维,将美育课程与生活情境,传统非遗与校园文化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之美,鼓励学生运用美术的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和实践创造。

胡辉老师和张楠老师在会上积极发言,两位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程设计有新意、有思考、有表达。尤其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将传统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融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表达,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胡辉老师结合近期在安博参与的“花朝节”活动体验,就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在学校进行非遗教育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张楠老师近期开展的风筝制作课程、手绘校园植物等课程,正在开展和推进中,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将非遗元素融入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大家表达了对非遗文化的尊重和推崇,认为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张婕老师在会议的结尾进行了总结,刘老师的课程分享给予大家深刻的启发,老师们的交流生成了新的教育智慧。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将思考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学习兴趣。
关于即将开展的榴园诗会,美术组老师们建议,学校可以在非遗项目上加大投入,创造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此次教研例会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思路,也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的深入思考。
在合肥三十五中“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美术组以学校“红石榴”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文稿 | 刘正飞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