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景校园 校园新闻

走,去美术馆教研——启“馆校联动”,承“美育浸润”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
近日,来自教学一线的美育教师们走进安徽省美术馆,以“馆校合作”为主题开启了一次安徽省美术馆与基层美育的交流与分享。

(1)启——双向奔赴的馆校联动
安徽省美术馆刘文杨副馆长,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万浏芳、苏珊、余珂、齐腾飞、程思佳,热情接待了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们。

刘文杨副馆长介绍了安徽省美术馆的定位与使命,推出精品展览,开展面向人人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让大众走进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刘馆长表示,欢迎老师们参与到安徽省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中来,也欢迎更多的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美术馆,共享艺术之美。
(2)应——内外互联的美术教材与艺术展览
参与此次活动的老师们对教学有热情,对文化有热爱,对馆校合作的形式与内涵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合肥三十五中刘正飞老师是教学实践改革的先行者,曾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馆校合作”跨学科项目式美育课程。
从美术教材延伸至美术馆,如何构建在现场的美术课?刘老师立足于课堂中学生使用的美术课本,从中发现了美术教材与艺术展览的内在联系。

刘老师首先分享了现行美术教材的基本结构。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指向,其中融入了诸多思政元素,如《清明上河图》、《江山如此多娇》等绘画作品,剪纸、年画等民间手工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铜奔马等雕塑作品以及建筑、新媒体艺术应用等丰富的形式主题。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刘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由此产生了思考。教材中的图例丰富,但是缺乏对艺术品细节的直观感受。美术馆的真实情境,带给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丰富、立体的。但是不懂得如何欣赏,学生来到美术馆,是有些茫然的。
因此,从教材中挖掘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从展览中发现鉴赏的切入点,借助展览进行课程研发,以课程为载体发挥展览的价值,可以更好地将思政元素、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融入馆校合作美育课程,是推动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3)探——馆校合作实践新路径
探索从追问开始,追问以实践回应。
合肥三十五中张婕老师分享了近一年以来与安徽省美术馆合作开发的“馆校合作”美育课程案例。
张老师从“为什么开展馆校合作?”“如何开展馆校合作?”“如何提升馆校合作的内涵与品质?”三个问题出发,梳理了美育浸润的时代背景,剖析了协同育人的价值导向,分享了在安徽省美术馆的支持和指导下,合肥三十五中教研团队基于校情和学情开发的“馆校合作”校本课程。

美术馆里的美术课,在真实情境中沉浸式学习,将跨学科思政元素融入美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
行走的美育思政课,以艺术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
(4)品——欧洲艺术游学之旅
美术馆是文化与历史的印证,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走出去,看世界,以包容的心态欣赏多元文化。
蚌埠五中史凌琳老师第一次来到安徽省美术馆,惊叹于这座城市文化会客厅的优雅与大气,同时也分享了寒假期间,她去欧洲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的艺术之旅。

漫步于历史街区,在古朴的建筑群中穿行,感知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感叹于巴洛克艺术的夸张与华美,不禁让人想象华丽的舞会即将开始。生动的雕塑、精美的绘画,美术馆中的观众,都是风景的一部分。

史凌琳老师不仅分享了鲜活生动的旅行体验,审美与文化的观察视角,还带来了欧洲美术馆设计独特,趣味十足的导览手册。
实践让课堂更饱满,课堂也是文化与历史的情境见证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分享的过程,让参与者的视野和心态更加开阔与包容。
(5)议——面向未来的馆校合作
美术馆对“馆校合作”的中学美术教学又有哪些期待与设想?围绕话题,大家各抒己见,也在集思广益中,启迪着教育的智慧。
万浏芳
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
“馆校合作”的内涵,蕴含了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因此,在后续的实践中,需要馆校双方共同关注,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可以将“面向未来”的理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中。同时,也欢迎学校的美术老师们来美术馆进行志愿服务,开展公教活动,将好的课程带给更多的观众,惠及社会。

苏珊
安徽省美术馆公共教育部
安徽省美术馆不仅是教学资源,也是师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安徽省美术馆的艺术mall展区,也欢迎更多的学校组织学生来此举办活动和展览。关于课程开发,可以立足于安徽地域特色,以小见大,从小做起,做细、做实。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次仁旺久
西藏山南第一高级中学老师
安徽省美术馆的建筑空间和精彩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有机会带着家人、学生一起来到美术馆,让更多人了解这里,身临其境的感受大美安徽文化。也欢迎安徽省美术馆的老师们去西藏看一看,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之美。

史凌琳
蚌埠五中美术教师
一个自身都没有受到良好美育浸润的教师,是不可能以美育浸润学校与学生的。所以我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尤其是去美术馆、博物馆,让旅行丰富自己的阅历,让美的体验提升生活的品质。我在蚌埠带着学生走进了博物馆,开启了地方美育“馆校合作”的先河。也希望今后有机会,在学校的组织下,带着学生走进安徽省美术馆,身临其境的畅游与感受。

熊瑛
合肥三十八中美术教师
我对馆校合作的思考是,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和感受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
参观《和气致祥——苏州桃花坞年画展》,《西班牙“狂想曲”——戈雅、米罗与达利的现代版画之路》,对我近期的版画教学很有启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鉴赏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版画艺术形式的不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与创造力,他们也创作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包容蓉
合肥四十五中美术教师
信息化时代,美术馆的线上资源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我给学生播放了自己去上海久事美术馆参观莫兰迪作品展的视频和作品,静谧的氛围、诗意的色彩,也治愈了学生的心灵。

胡开明
合肥一中包河分校美术教师
希望有机会邀请安徽省美术馆走进校园,开展丰富有趣的课程活动。作为美术教师,也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承文化,参与到“馆校合作”的活动中来,非常感谢安徽省美术馆给予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胡辉
合肥三十五中美术教师
美术馆是城市文化的会客厅,现在有朋友来到合肥,我很愿意带着他们来到安徽省美术馆,在美的建筑空间,欣赏美的艺术,放松身心,滋养心灵。美育浸润不仅是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学校,也是面向全社会的美育浸润。


馆校共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通过“馆校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动学校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赋能。

文稿 | 张 婕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