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疫情中,别忘给孩子们进行一场生命教育

 

合肥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李峥

编者按: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为什么要生病?人死了会怎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问题总有一天会从他们小小的脑袋里面蹦出。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更让孩子们对生命产生许多困惑,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和他们好好谈一次“生存、生活、生命”,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今天“名师讲堂”栏目邀请合肥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李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给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

640

疫情中给孩子的生命教育

在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市教育局颁发的一系列教育文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字眼——“生命教育”。是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是生命教育的好时机。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殊时期,与孩子认真而深入地谈一次“生存、生活、生命”。

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呢?

01

客观分享,具象解释

640.webp

和孩子客观解释死亡是身体功能的停止,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思考停止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具象解释,如鲜花凋零、落叶归根,再到小鱼翻白、小狗死亡,最后再谈到人类生命的逝去。

02

借助工具,形象说明

5H{UKM8H$`%K_H4H7F72}LR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生命可贵,学会感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看视频、开展讨论,通过这些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如:和孩子一起分享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绘本《活了100万次的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等,或者影片《寻梦环游记》《苍蝇一分钟的生命》等,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生命及生命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所在。

03

关注情绪,坦诚表达

640.webp (1)

死亡教育不应该在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才开始,而是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地上的落叶、死去的昆虫、离去的宠物,清明时节祭拜故人,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好机会。通过以上的生命教育,孩子开始体验分离、死亡的悲伤,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发生亲友离世,家长可以和孩子坦诚地表达悲伤,使孩子感受生命的温暖和勇敢。

04

正向引导,热爱生命

640.webp (2)

就这次疫情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家长们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孩子了解生命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如果不珍惜生命,那么生命就会结束。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种一些简单的植物,让孩子直观感受生命的存在。

家长们也要让孩子明白能够救他人一命的人是伟大的、崇高的、值得大家尊敬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热爱自己的生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坚持身体锻炼的习惯,让孩子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强壮。

2020年的这场疫情,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后疫情时代”里,我们更要将危机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帮助孩子对生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敬畏、也多一份珍视。让我们家园共育,携手并肩,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IwNDg3Nw==&mid=2247493896&idx=1&sn=91b2c5d9ce8c11a8be5ea7c34d5e3ad3&chksm=cfedd0eaf89a59fc542381723a051374aed91ca0373bfef5c7ed45e390ba6f6adc311ab2e4cf&mpshare=1&scene=23&srcid=08048RyXo4Jozv3KMWHd5C9S&sharer_sharetime=1596540328952&sharer_shareid=7e93de7073ebf1ec3c275de89a365b78#rd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一次次考试,让我们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合肥市名班主任主持人  方立立

进入7月,又迎来考试季。亲爱的同学和家长,从我们步入校园,到进入社会,考试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但你有没有想过,考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为了卷面上的高分?还是为了取悦自己和家人?其实,正如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方立立所说:考试是手段,未来才是目的!亲爱的同学和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正确认识考试,通过一次次考试的洗礼,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640.webp

考试是手段,不是未来

AZ(C0J]~6[%~J%80D6U]C6V

一个孩子来请假,说不能面对考试。假条里写着:“再考,我就要崩溃了!”

一位家长紧皱眉头说:“别考试了。再考,我也要崩溃了!”

作为正常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考试为什么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和焦虑呢?我们要知道,伤害孩子和家长的从来都不是考试,而是错误的考试观。

如果把考试当作对学习效果的阶段性检测,准备通过考试来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看看有没有知识漏洞,学习方法需不需要调整,学习效果如何……那么考好了,说明上一个阶段学得扎实,方法正确,状态良好,接下来继续努力!这样,虽然开心,但不至于忘形。考差了,迅速正确归因,反思调整。这样,虽然懊恼,但不至于痛苦。因为你知道一次考试只代表一个阶段,而且还是已经过去的那个阶段。把考试当检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积极应对。考的是卷子,长的是本事。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老师很放心。因为我们知道:未来人生中他不管去哪里,不管碰到哪种“考试”都能很好面对。

如果把考试当作对自己、对人生的评判,那么考好了,那红艳艳的对号像是在对你说:“你太牛了!”“你真聪明!”“这下你幸福了!”“你想要什么都有了!”“别人都会羡慕你!”……考差了,那分数像是在对你说:“你就是一个笨蛋!”“你完了!”“你真失败!”“你真丢脸!”“你的运气真差!”……这样的考试,任何人也承受不了!考试不是赌局,我们不是赌徒!不要为了仅仅一两次考试,把时间、精力、梦想全部押上,急切地赌上整个人生。

亲爱的孩子和家长们,请一定要知道:考试是手段,不是未来!

IMG_257

通过考试来学会考试

640.webp (1)

肯定有家长会说,中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考不好就上不了好高中、好大学。这样,能不着急、焦虑吗?其实,平时的考试结果与中高考的结果基本一致的不到一半,时间离得越远相似度越低。我们不能用面对中高考的心态来面对平时的考试。通向中高考成功的有效路径不是“十分焦虑”和“平时考试的一次又一次成功”,而是“总结经验,行动起来”!通过阶段检测总结经验,持续行动,从而实现中高考的脱颖而出。也就是说,平时考试的目的不是出成绩,而是攒经验。其实,往远处看中高考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检测,不是人生的终极评价。亲爱的孩子和家长,你有想过考试的目标吗?是考高分,还是提高名次?不是的。是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能够调动学习情绪,调整学习状态,继续投入地学习,并能严肃认真而又轻松地面对下一次考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考试观,所以我并不认为那个高分之后沾沾自喜,上课不听课的学生学会了考试;并不认为那个高分之前整天补课,不盯不学的孩子学会了考试;也并不认为那个不断总结,持续努力但考试结果暂时不好的孩子不会考试。家长和老师们的劲要使在刀刃上,使在长远处,来帮助孩子通过考试学会考试。

IMG_257

正确归因,积极解决

考试之前不要怕,考试不是对孩子的评判;考试之后不要放,这正是家长帮助孩子成长的好时机。

考好了,我们要为孩子开心,及时肯定孩子;不应该假装平静,甚至还批评几句,扫了孩子的兴、伤了学习的劲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再适时提醒孩子总结成功的经验。

没考好,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归因,引导他积极解决。

下面列出几种常见的失败原因和解决策略。

生铁入炉,久炼成钢

鸟生双翼,展翅高飞

亲爱的同学和家长

让我们更新观念,浸润心灵

把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考试

都化成展翅高飞的助推器

考试!迎上去,别怕!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厌学,并不全是学生的错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记忆中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成年从业人员有职业倦怠,夫妻之间有七年之痒,大家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认可其为事实,甚至默认其为规律。可见,世间事物发展历程中不可能始终一个表情到底,不可能一种状态到死。

人也一样,不可能始终情绪激昂、激情澎湃。教师有职业倦怠亦属于常态,只是倦怠的原因有不同,倦怠的时间有长短,倦怠的状态有差异,倦怠的负面影响有大小。既然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被理解那么学生的厌学情绪是不是也一样可以被理解呢?

640.webp

中小学生是人,一个生理和心理皆处于成长状态中的未成年人,一个在成长中会不断试错并犯错的人。我认为:学校本应该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能够得到教师指导,从而自我纠正错误的地方。学生就是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不断改进中成长起来的。

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是一条曲线,一条非常不规则的曲线。在我的想象中,它应该像心电图,因为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学习要用心、尽心、专心、耐心、细心等,既然学习过程与“心”的联系如此密切,时刻离不开“心”,它的动态图像也应该类似于心电图。既有激昂的高峰,又有跌落的低谷,跌宕起伏、变化无常,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心”的可控范围之内,始终处在“动”中。

640.webp (1)

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因素

涉及到多个方面

●天气、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与学习效果;

●个人身体状态等内因导致兴致不高、情绪低落,必然也会影响学习状态和效果,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表现为老师、家长为学生预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窄、知识时代性缺乏,“平面化”知识太多;

●不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教学路径单一、教学方式单调、教学目标过于直接,甚至死死围绕“应试”转,学习异化为“做题”,评价异化为“排名”,导致学生短暂性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动力,长期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如从七年级开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坐位体前屈、跳绳、立定跳远、中长跑,导致学生虽喜欢体育,但打死也不喜欢体育课,那学生对体育课的排斥是不是也属于厌学?究其原因,这样的态势恐怕也不尽然是学生的责任吧!

640.webp (2)

教与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彼此相互依存,双方互相促进,在实践过程中体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这理应是教学关系的正能量态势,实现的前提是“亲其师、信其道”,是“师生合作、爱满校园”,我们未必始终能够如此,但是始终在根本上不偏离教与学的最佳合作,始终努力去追求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这也应该是教育理想追求路上最引人入胜的风景。

640.webp (3)

教师的职业倦怠客观存在,如同幽灵般时常伴随我们左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等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情绪萎靡的教师怎么能调动起学生激昂的学习志趣?一个怨声载道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一个有职业倦怠的教师如果不及时调适,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导致学生厌学。

当教师对教育有情怀,对教学有情愫,对学生有情感时,他一定会倾注激情,投入精力,耐心指导学生学习。纵然学生面对重重困难,教师亦会施展教育智慧,谋划千方百计,届时教育的美好愿景就不仅仅是人工性、技巧化的盆景,还是未来型、生态式的风景,教育目标的达成亦指日可待。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烧锅的秘诀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640.webp

生活在农村的人,大凡都有烧锅的经历。看似简单的一件小事,但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甚至对现在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也是闻所未闻,更不要说亲自实践。

在农村,每一个家庭基本上都是有生火、做饭的灶台,灶台上一般会安装牛1和牛3两口大小锅,分别是用来做饭和炒菜的,两口锅的下面分别有一个供烧锅的锅洞,通过烧草和柴给做饭、烧菜提供火源与热量,灶台的出烟口就是一个垂直出屋面的烟囱。烟火袅袅,也是传统农村曾经生机与兴旺的象征。

640

如果是烧稻草,相对比较简单,一把干稻草被火柴点燃,然后不断向锅洞里添稻草,烧锅、炒菜目的比较容易实现。如果是烧棉柴、花生秧、油菜秸等稍微复杂一点,但与烧柴火相比,又要简单许多。烧柴火,一般要用稻草、油菜秸等将小柴烧着,然后逐渐燃着大柴,不时用火叉将柴火松开,适时点拨,不断给锅洞加柴,还要适时用扇子煽上两把,火势就会越烧越旺。一般烧饭、炒菜不用柴火,因为柴火火势大、燃烧时间长,造成浪费。唯有炸油相、过年炖肉的时候才会用柴火。

640 (1)

烧锅小事情,蕴含大道理。

再好的火势,在起步阶段,需要星火点燃,需要软草助燃,预示凡事从零开始,从易起步。在中间阶段,需要不时挑起柴火,适时进行点拨,适当“煽火”,让火不断,让火更旺,贵在坚持。在过程中,既不能不加柴火,否则会熄火;也不能猛加柴火,否则火势也不是最佳状态;更不能将加的柴火放在锅门口,否则会有燃眉之急,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火灾。不合适的烧锅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程度负面效应,就会有偃旗息鼓、过犹不及的后果;不合适的烧锅位置,要么达不到烧锅目的,要么产生安全事故。

教育何尝不是这样,不懂烧锅、不懂烧锅道理的人,也许不懂教育,至少不懂其中的教育道理。

640 (2)

烧锅起步时,需要火柴轻轻一划,点燃的是软软稻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在起步阶段,也应从小到大、从易到难,先会爬,能抬头,靠扶站立,独立行走,再到会跑、能跳。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不断添柴、松架、点拨、煽火,火势才会慢慢越烧越旺。教育在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启迪智慧、鼓舞斗志、赏识激励、激发活力,孩子才会不断有希望、始终有干劲。

烧火时,添加柴火的位置不能太靠眼前,尽可能送得里一些、中一些,合适一些,燃烧火势最强、燃烧质量最高。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鼓励型、欣赏性教育也要看准位置,至少适时宜地,给予精准指导,不可泛泛说教。告诉孩子“这句话说得好”,给予鼓掌,一定要告诉他:到底好在哪,是用词准确,还是语言流畅;是读音标准,还是感情充沛;是知识广博,还是寓意深刻。总之要精准、到位,就如同烧锅,要知道用什么样材料烧锅,火势多大为合适,柴火应该放在怎样的位置上。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IwNDg3Nw==&mid=2247485071&idx=2&sn=c2703a80c4247928083bb0520566cc14&chksm=cfee3f6df899b67bb5a7484f0352e0128d16e758b5744375362b83cdc9db6b9f7d095d13ad33&mpshare=1&scene=23&srcid=0804uNk8yQn1P7kk3MrLWKHp&sharer_sharetime=1596540251927&sharer_shareid=7e93de7073ebf1ec3c275de89a365b78#rd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谨防“五育被五化”之美育篇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在之前的“名师讲堂”中

我们谈到了德、智、体、美、劳中的

德育被“简化”

智育被“窄化”、体育被“弱化”

今天我们来说说美育被“浅化”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绪,提高对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2311页〗

吴冠中说:

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

但美盲很多

识字的非文盲倒往往

有不少不分美丑的美盲

有人认为

我们生活在低美感的社会

部分国人患上了审美匮乏症

如果确有此事

至少与中小学美育被“浅化”有关

1

美育认知之浅

中小学美育不被重视是较为普遍现象,尤其在中学阶段。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美育就是美术教育的简称,美术教育就是绘画教学、书法教学等。

640.webp

原本狭窄的书法教育、绘画教育在课堂上又被狭隘为书法、绘画技能教与学,主要看字写得是否端庄正确,画的像不像,课堂上缺少美学知识传递、美的情感互动,真正意义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以及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教育却变成了另类,几乎没有“美”的成分,缺少“美”的因子。

640.webp (2)

睁看着变成干瘪、枯燥、单调的教育。

2

美育实践之浅

认识之浅必然导致实践之浅,被浅化的美育,再次被窄化,美术课被等同于书法、画画、剪纸、手工等,音乐课被等同于识谱、唱歌、弹琴等。

640.webp (3)

学校的艺术节项目与组织形式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创新,难有吸引力,少的可怜的老套路,无外乎是书法、绘画、合唱、器乐等,组织形式也是一如既往的僵得可怕,无外乎比赛、汇演,活动效果更是预料之中的千篇一律。

640.webp (4)

学上找差距,而是一味抱怨学生没悟性。

3

美育悟性之浅

美的悟性从何而来?需要美学教育的熏陶,需要审美能力的历练。
校园美育缺少指导与引领,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语文缺少人文之美,数学短缺数字图形之美,物理难说力学热学之美,化学少言反应分解之美,思政课缺少思维思辨之美,体育缺乏强身健体之美,手工短缺构图结构之美,舞蹈律动灵性之美不足等。

640

平时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与空间细细评析、慢慢品味,学生怎么能够悟出校训的内涵之美、体育的力量之美、节徽的构图之美?

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图可欣赏,美文可鉴赏,美景可品赏,美境可乐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实中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悟美的能力;社会上不是缺少美的呈现,而是缺少凝练美的能力;实践中不是缺少凝练美的能力,而是缺少体会美的悟性。凝练美、体会美的悟性,一定是在学生时代全面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

气质与审美紧密相连

唯有关注品位 方能成就品质

有品质的教育一定是美的教育

一定是充盈美感的教育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IwNDg3Nw==&mid=2247487056&idx=2&sn=bd3ce345c14b3ab922cdcd7ccb7ad7da&chksm=cfee37b2f899bea414857d2bdda6fa9e4370b720f7152c879bd3682ee2dfdec390caadb0c09c&mpshare=1&scene=23&srcid=0804edARWqDonzyoUPLxVOls&sharer_sharetime=1596540340937&sharer_shareid=7e93de7073ebf1ec3c275de89a365b78#rd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规矩的人会吃亏?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文明,是人类社会基本属性,是人类特有的,达到一定智慧水平、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和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具体体现,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内容。社会与文明相伴共生,同行共长,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对社会中人的要求越高,同时也会给社会中的人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与服务。

640

人类在向文明迈进历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成就与劣迹共在。在曲折中前进,在盘旋中上升,从文明的内涵由单一物质到物质与精神并举,再丰富到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可见成就的辉煌。细想一下,历程中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隔三差五的雾霾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惩罚性的礼物,更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忠告。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也是一个唯科技马首是瞻的世界,科技是强国的支撑”。进而“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就成为大家的共识。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进而类推,我们可以得出: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640 (1)

教育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教育被关注前所未有,伴随而生的是社会对教育的指责与发难,优质教育资源少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课业负担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等,甚至质疑教育。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与品质,各个不同层面与角度均有丰富的论述与扎实的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基层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却始终存在着,规范办学行为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得不到解决的尴尬与困境。

具体表现为:

你搞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就会有人站出来说,这些能提高质量,能当饭吃?你搞教育科研,就会有人站出来说,你能不能来点实在的,这些虚的、假大空东东能提高质量?你搞办学行为规范,开足开齐课程,就会有人站出来说,生物、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占用学生时间,做无用功,就是浪费学生生命,你赔得起?你搞精减学生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时间,确保学生睡眠,就会有人站出来说“死后自会长眠,生前何必早睡”。你搞启迪学生学习内驱力,积极实施愉快教育,就会有人站出来说“没有地狱般的磨练,就不会有天堂般的成功”,“唯有流血的手指,方能弹出绝世的乐章”。

难道我们的基础教育

就应该是地狱般的折磨与恐怖

就应该是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为代价的摧残与付出

我认为不是

以往不是,现在不应该是

以后也一定不会是

640 (2)

人类文明的每一点进步,总是伴随着法制与法治齐头并进,总是伴随着人们的醒悟与自觉,文明与智慧的光芒就会给所有人更多的希望与坚强。人们已经不再要没有蓝天白云的GDP,已经逐渐克制急着赶路而闯红灯,已经越来越少只顾自己方便的乱扔垃圾,已经深刻认识“如果你认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么,你的这种自由早已被别人剥夺”,也能深刻领悟康德名言“自由,并不是你有权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有权利想不干什么”。

640 (3)

教育越是往高处走、往远处行,越是需要大视野、大境界。大视野的背后是高认知,大境界的背后是高涵养。世界就是如此神奇,视野越大,盲区越多;境界越高,离地越远;岛屿越大,海岸线越长;已知的知识圆圈越大,未知的圆周就越长;社会分工越细,之间的合作要求越高;自由权利越广,所要遵循的规矩与规律自然越多。越是尊重规律、实际,越能激发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越是公众遵守规矩、约定,越是能保障每一个个体的权利最大程度实现。

640 (4)

教育上更是如此,也适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越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越是能走快走远;越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越是能走好走美;越是登高望远,越能事半功倍;越是急功近利,越是失败连连。

做规矩遵守的模范,成质量提升的示范。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惯子不孝 肥田出瘪稻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说: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小时候的我一直以为是父亲在为不惯我们找借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被父母娇惯过,甚至连娇惯是什么样,也想象不出来。慢慢长大了,父亲也不再怎么说了。很长一段时间,较少听这句话了,也没有闲暇时间空间来思索这句话的寓意。

知天命的我,在前不久,朋友之间忽然又谈起这句话,激发了我去思考其中的寓意。“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本意应该是:在娇惯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成为孝子;在过于肥沃的土壤上成熟的稻谷较多出瘪稻。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好庄稼不是生长在过于肥沃的土地上一样,好孩子也不是家长娇惯出来的,而是“育”出来。

林则徐有一幅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

家长不要、也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孩子总要长大,固然不可能一辈子依靠父母。父母也没有能力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依靠,只有给孩子历练的机会,必要时吃点苦、受点累,遭点曲折、有点委屈,正确的感受才能使孩子有奔跑的梦想,真实的历程方能让孩子有腾飞的翅膀。

640.webp

俄国革命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过: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对孩子溺爱,孩子在溺爱中长大,必然造就孩子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如何去爱父母和家人,性格古怪自私不和人交流,难道这就是大家都谈论的白眼狼吗?

640.webp (1)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教导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可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教育,离不开兴趣驱动,离不开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离不开主动体验的实践。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尤其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却存在着“九多九少”的现象。

●关注教育的人很多,真正懂教育的人却很少;

●对教育指手画脚的很多,比划正确的却很少;

●教育的理想梦想很多,实现理想的手段方式却很少;

●给孩子提的要求很多,给孩子具体指正确路径的却很少;

●关注孩子成功的家长很多,关心孩子遇到挫折困难并给予信心与勇气改正错误的很少;

●关心孩子文化课成绩特别是中考、高考成绩的很多,兼顾身体健康、心理积极、品德修炼的却很少;

●关心今天学业状况的很多,关注明天未来持续发展能力的却很少;

●要求孩子的家长很多,为孩子成长分担忧愁、成为孩子成长伴侣的很少;

●要求孩子做题的很多,为孩子做事、做人搭建平台的却很少。

640.webp (2)

凡事均有度 过犹不及

凡事均有过程

关注过程的教育

才有可能成就成人、成才的莘莘学子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高考、中考——我们能够为你做些什么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2019年高考、中考

随着录取的结束,波动、影响等

慢慢平息下来

2020年的高考、中考号角

又响亮吹起

新一批“战士”摩拳擦掌

走上“战场”

640.webp

9年或者12年等一回,无数双眼睛关注,无数句话语关切,无数人彻夜难眠,无数的一切都会转化为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密细致的行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几乎能做的全都做到了,也做周全了,电力部门确保电力畅通,交通部门确保交通顺畅,保密部门确保试卷安全,环保部门确保毫无杂音,卫生部门确保食品安全等等,考点学校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闪失,不允许有点点差错,更不要说责任事故了,甚至2019年中考期间,合肥市大钟楼也在6月14—16日为考生停止报时。

面对如“战场”一般的

高考、中考

我们该做些什么?

能做些什么?

值得我们做一些思考

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

三对关系

即:

学生与考生的关系

习题与学习的关系

分数与底数的关系

01

学生与考生的关系

由于高考与中考的分数与学生“未来”发展高关联性,引发家长高期望值、高关注度,高考与中考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导向性”、“引领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部分地区、学校依然用高考中考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部分教师必然用高考、中考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发展与素质高低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据,离开分数不知道怎么评价学生,离开百分制的成绩不知道如何衡量教育。

640.webp (1)

教育教学异化为“考试”,学生学习异化为“做题”,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异化为“考生”,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有教师说“只要不考试、不说考试成绩,这个孩子确实是个好孩子”,这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是不是好孩子,我们的评价依据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学科教学围绕高考中考

为了高考中考

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怎么考,我就怎么教

一切为了考试,一切围绕考试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慢慢演变成为以“考生”为本,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未来发展中起支撑性作用的品德教育、人格历练、情感体验、社会实践、价值取向、意志磨练等变得次要,甚至完全没有必要。

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高中段国家课程中要求必修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非中考、高考科目就会被中考、高考科目所代替、所占用,很多学校甚至包括部分“热点”学校就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都做不到,起码的规定动作做不全、做不齐,谈何素质教育,谈何学生未来发展,谈何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力量?!

640.webp (2)

教室里的孩子,首先是学生,永远是学生,走进考场时才变成考生。即便是考生,骨子里依然是鲜活的生命,学生躯干上依然始终有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未来,带来了希望。

02

学习与习题的关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立德树人

学生应该

“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1、 学生学习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目标指向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2、 学习地点无处不在,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学生可以随地获取学习内容,拥有学习机会;

3、学习时间无时不有,工作之时可以学习,闲暇之时可以学习,有心之时,就是学习之时;

4、学习方式无所不含,默默记忆是学习,静静思考是学习,努力做事是学习。

但是

现实的中小学校园里

学生的学习方式

慢慢被异化为“做题”

甚至机械化的“刷题”

中学生阅读书目中有70%

是中考高考科目的复习资料

学生的书包里除了课本

就只有试卷与检测题

学生的作业

也就只能变成应试化的习题了

学校与教师检查、监督学生学习的方式就是只注重总成绩、平均分的考试与排名,缺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知识模块、理解能力、应用水准的具体化问诊与指导,缺少对学生学习、同学交往、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导与指导,尤其缺少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指引、导航。

640.webp (3)

刷题仅能提高答题分数,不能提升道德水准;只能强化知识记忆,不能提升道德自觉;只能知晓基本原理,不能提高身体素质;更不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也不能提升审美情趣,也不能提升审美境界,不能提高劳动技能,更不能提升劳动意识、养成劳动的习惯。

03

底数与分数的关系

基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基础的教育,让学生对未来发展厚底数。

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40.webp (4)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要坚持德育为先,立足全面发展,贯彻知行合一。学生要“怀天下抱负”,成为集体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评价的主人、未来的主人。

现实的基础教育背景下,分数固然重要,提高分数含金量也很必要,社会上流行着:没有分数飞不过今天,唯有分数飞不好明天。

可见不能唯分数

更不能一味的分数至上

分数高不能与综合素质高划等号

分数低不能与道德水准低是一回事

“分数是硬道理,硬道理也得讲道理”,提高分数,也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基础教育务必立足学生实际,着眼长远,强调全面,厚实底蕴,打好底色,强化底数,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我们的学生才会真受益,未来的发展才是真发展。

教育是社会复杂的系统工程

教育需要社会关心、关注、关爱

需要政府扶持、支持、坚持

需要学校自主、老师自立、学生自觉

引导学生会自学、会自育

才是教育的真谛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IwNDg3Nw==&mid=2247486547&idx=2&sn=2403f0aa51cdf94b126cc7e42e9f67d1&chksm=cfee35b1f899bca74d17e788356c54244b25b05b8d64e558a68142f36ee45d46de717d007ee7&mpshare=1&scene=23&srcid=0804SVBRzcCSK9xUebV1mDza&sharer_sharetime=1596540208614&sharer_shareid=7e93de7073ebf1ec3c275de89a365b78#rd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不给别人添麻烦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道德,是道与德的合成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道,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同的真理;

德,通常用来指代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640.webp

人的一生,在高尚的道德面前一直是个学生,时常面临抉择,抉择之中凸显道德层次。在做出明智选择,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个人素养的道路上永无止境,一直在努力,从来未间歇。

人们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的道德境界,也很难有持久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但是每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都应该有起码的行为实践底线,即不给别人添麻烦。

家庭美德里

不给家人添麻烦

自己年幼时,少给父母添麻烦,不让父母牵肠挂肚,更不让父母纠结痛心;

成家立业后,不给爱人添麻烦,夫妻之间关爱包容、相互扶持;

步入老年,不给孩子添麻烦,保持健康的体魄,拥有独立的经济;

耄耋之年,不要还想着为孩子做什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不给孩子添麻烦,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贡献。

640.webp (1)

职业道德上

不给单位添麻烦

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从对岗位情况的茫然不知,到站稳立足工作岗位;从专业发展的点滴积累,到逐渐成为业务骨干,未必能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中流砥柱更是难上加难,但无论在哪个环节,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做本分踏实的螺丝钉,对得起自己的岗位,无愧于那份职责。

也许未必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千古留名,但是一定要做到不给单位添麻烦,不给领导添负担,不给团队添累赘,做到尽量不遗憾。坚持一条道德底线:我未必能够出类拔萃,但一定尽其所能不丢脸。

640.webp (2)

社会公德中

不给他人添麻烦

人是社会化的产物,与此同时,我们又与社会相生相成。无论岁数长幼,不管身居何处,不分高低贵贱,不论何事何求,我们都应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称职的国民,践行基本职责,履行基本义务,享受基本权利,遵守基本社会公德,给别人方便,至少不给他人添麻烦。

下山的人要给上山的人让道;轻担子的人,要给重担子的人让路;不能给老人让座,但不要挡住老人前行的路;不能给别人以动力,不要给别人添堵;未必帮得上别人忙,但一定不能坏了别人的事。

640.webp (3)

考验一个人的品质是否优秀,品行是否成熟,其实也简单,就是看他能否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给出的承诺要去践行,答应的事情要尽力去做。

人简单,事简单

人事不简单

生容易,活容易

生活不容易

人在世上,做个好人

其实很简单

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把学生当“人”看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教育是人的事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均是人:即教师和学生。教育实践的主体与客体是彼此、互相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互为主体,教育教学活动客观效果就是教学相长,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健康、全面、快乐、发展等共生共长。

640.webp

教师的职业生命与价值

会在学生身上延续

学生美好的未来生涯

将从“良师”处开始

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

一定离不开一批优秀教师的

教育、熏陶与引导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

当然也离不开

一批求知若渴学生的促进

640.webp (1)

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一定会遇到问题与困惑,而问题与困惑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以及过程中的实践、体验与感悟,本身又构成教育的平台与载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发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可谓是“资优的学生提升教师,问题的孩子改变教师”,也就是“‘画到生时是熟时’,疑难之处长进处”真实写照。
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一个专业功底雄厚、教育理念前卫、教育手段新颖,尤其是教学方法与技巧适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老师一定是学生的经师、人师,一定是学生人生历程中最为宝贵、难得的精神财富。

教育功效上集大成的

一定是在师生互动密切

师生关系融洽状态下生成的
怎样实现师生互动师生

合作、教学相长
从“教”的角度上看

务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简言之就是“将学生当人看”

640.webp (2)

首先,必须将学生当“平等的人”来看

这个看似简单,几乎不成问题的教育命题,恰恰是当下教育存在的敏感话题,至少不是所有教师、所有时候、面对所有学生都能够真正做到的。体罚现象频频发生,形式各样的冷暴力不断出现,不容学生犯错误更是教育下的常态。

殊不知: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改正错误是学生应该尽到的义务,不犯同样的错误则是对学生高标准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良好的,传统上比较“听话”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礼遇,当在情理之中。但是行为上常犯错、习惯上有瑕疵、学业上呈“灰色”、家庭教育上有缺失等讨老师厌也在情理之中。

但无论学生怎样表现,作为自然人的尊严、人格、权利等不容侵犯,理应得到尊重。试想我们的教育对象连起码的人的尊严都得不到尊重,何谈师生关系融洽,何谈教育公平,更谈不上教育的功效,何从谈起教育上的长远发展。

640

其次,必须将学生当“正常孩子”看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均是未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处在知识、阅历、生理、心理、身体、品格以及三观等初步形成时期,看问题是幼稚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对问题的分析是感性,至少是不深刻的,对现实是埋怨、对未来是空泛的,犯错误是常见的,知道后不改,改的时候不彻底等是习空见惯的,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看不惯是正常的。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有其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为师者要科学分析与对待。比如:小学生儿童时候的“选择性表达”,不是品德问题,也不是撒谎。一年级开学时不会拼音、不会写字、不会10以内加减等,其实是正常的,会了只能说明家庭教育有提前量、学前有准备,当然在起步阶段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就是超常。

为师者,懂一点教育学,懂一些心理学,弄明白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原因在哪,症结在何处,才能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把学生当孩子看。

640.webp (3)

再次,将学生当作“成长中人”看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后天的,作为个体的学生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必然会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与熏陶。

作为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学生,也不能有同样的、固化的尺子丈量变化着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评价内容务必是多元的,评价的标准务必是动态的。唯有动态的、多样的评价才能将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融真正实现。否则,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只能永远是“观念”上的、“理想”化的,即便落实在行动上,也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不可能具体到每生、每时、每处。

640.webp (4)

教育是辛劳的,因为我们不能找到一个方法一劳永逸;教育是神圣的,因为我们在为学生的未来奠基、指路、添动力;教育是智慧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体不同的学生,需要我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能实现学有所教。
我们今天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唯有教师与学生人格是平等的教学是互动的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成就学生未来辉煌与人生的价值.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水”的教育观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水的存在状态、流动样态、基本属性、独特品性、职能价值、源头归宿等都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教育启迪。

教育平等观

水,准也。准,平也。

俗语中有“将一碗水端平”,“天下莫平于水”,社会公理中有平等教育观。
古有“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理念追求,今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教育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具体实施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化、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等就是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实现。

国家、社会、学校要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等一切社会成员提供永久、公平、平等的教育机会。

入学机会的平等与公平,学习机会的平等与公平,就业分配的平等与均衡等,这是社会应尽的职责,也是社会国家强盛的标志。

640.webp

教育多样观

水有液态、固态、气态等三种存在状态,液态下若有落差就会有优美的流动姿态,遇到障碍物更会激起奔腾的形态,雄伟壮观;固态下还会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美感,赏心悦目。
水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样态,也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着非凡的表现。
教育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对象,教育对象没有一个不在变化之中,教育的路径不可能一模一样,也不会一路坦途,定会布满荆棘,唯有多样性的教育、可供学生多选择的教育才可能是真教育、优质教育,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640.webp (1)

教育可塑观

水的具体样态呈现是可塑的,承载的容器是什么形状,三种状态的水均可以呈现出怎样的形态。
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一个人都是可塑的,即便“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教育改变人,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并不少见。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提醒的艺术,提醒你不要做坏事,记得多做善事、善做好事;
教育是唤醒的艺术,唤醒你沉睡的心灵,激发你进取的斗志,让你快懂事、早懂事、真懂事;
教育是觉醒的艺术,觉醒是教育的最终境界,也是人生的理想追求,是受教育者获得自育自学能力,实现快乐成长、终身发展。

640

教育原点观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万事皆有缘,饮水需思源。

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源的水源保护、河流的水质保护、史上最严的环保督查等均是要求我们从源头上治理、从根本上保障。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必须尊重个体对象客观实际,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尊重个体差异,采取个性手段,循循善诱、润物无声,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长,不哗众取宠,登高方望远,集腋能成裘,静待花会开,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只要源头不断,学习不停,成长源就会一直都在,发展就是必然的呈现。

640.webp (2)

教育品性观

液态下的“水”的最大特点是柔、软,可塑性强,具有水力发电、航运、流放竹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功能,生活饮用、养育万物、水上运动,工业上用于冷却、加热、溶解、清洗、合成,农业上灌溉、养殖等,以柔克刚、水滴石穿,水到渠成、心如止水,上善若水、鱼水之情,萍水相逢、水落石出等成语均是水的属性外显。

教育上特别需要水一样的品性,课堂教学中要行云流水,师生关系上要一衣带水,教学水平上要水涨船高,教育心态上要上善若水,教育流程中有山重水复,教育境界寻秋水伊人,教育的追求是山高水远,原来教育似水平淡,其实教育非同平凡。

640.webp (3)

水乳交融观

常有人将教育与水相连,借“水”来比喻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后又延展说,教师不能仅仅是一桶水,还要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河流。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还要确保水渠畅通,水源干净。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教育是人的事业,是建立在师生情感之上的事业,是需要师生实现情感交融的事业,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成绩的决定性方面,“亲其师、信其道”,唯有师生关系实现良性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迸发学习激情,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才能实现为师与为学的教学相长。

640 (1)

教育归宿观

“云,是水的归宿。雨,是水的归程。”
“经历了无数的徘徊,从岩石的缝隙,流淌出来。河床轨迹的另一端,是淹没一切的海。”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不干涸,才能澎湃汹涌。

水的归宿性启迪着教育的社会性与归宿观,教育是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去迎接未知的未来。

今天你适应了校园生活,不等于能够赢得幸福与未来;今天你考得了高分,不等于你稳操来日挑战的胜券。

学生终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检阅,迎接社会挑战,教育唯有让学生在自主习得练就中提升的智慧与德性,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改造社会、改善自我,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甜。

640.webp (4)

水本无“道(道路)”

水却有“道(轨迹)”

水之道,德之端

水滋养着万物,却不懂索取;

水涵养着人类,却未曾张扬。

四海为家,奔赴需要的地方;

随遇而安,认可客观的环境;

平心静气,乐于平淡的坚守。

心中只有无限的责任

与无私的奉献

“脏水不脏人”

就是最好的诠释

水永远给我们教育的启迪

无悔给我们教育的智慧

源源不断给我们教育的动力

期待着我们教育的奇迹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如何进行劳动教育,让劳动精神“流行”起来?

 

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陈姝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再加上家长的骄纵宠溺、包办代替,孩子们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现象也就随之越来越普遍。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教育是创造幸福的教育!那么在新时代下,学校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呢?今天,我们邀请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姝和大家一起探讨。

640.webp (1)

“1+X”课程
让劳动教育“立”起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点击查看详情)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紧紧围绕劳动教育做文章,将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大格局。以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东校为例,在既定课程框架基础上,学校融合“课程超市”“农事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等核心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构建“1+X”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通过“必修+选修”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主题活动。

构建“1+X”课程体系
让劳动教育“衔”起来

所谓“1+X”课程,“1”即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为劳动课,推出课程超市,建立劳动教育菜单制,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班本化,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

“X”特指“课程融合”,即以“阳光农场”为基地,加强农事劳作课与传统文化课和科学常识课的融合;以家务劳动为载体,加强家务劳动课、生活课和家校课的融合;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加强社会劳动课与思政课和综合实践课的融合。

用心经营课程超市
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F3_)N0RYHRMOW9QK91J3ZQS

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为了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学校统一推出“劳动微论坛、劳动技能展示、劳动写作”等15项“制式”劳动教学主题及内容供各班级选用,班级则按照实际“个性化”设计,由班主任实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劳动教育评比和展示机制,巩固劳动教育课程超市教学效果。

倾心打造阳光农场
让劳动教育“学”起来

3_U5(2D7BQKJBIBBHN(L9(N

由于学校学生多为市区孩子,缺乏对农事劳动的了解与实践,学校在三栋教学楼露天平台上各开辟了约500平方米的阳光农场,建立班主任包保责任制,划片指导服务班级“责任田”建设。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亲近泥土,共同流汗,种植多种瓜果蔬菜,享受劳动乐趣。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还开设了“阳光农场课”“劳技班会课”“农业文化课”,定期组织学生、邀请家长共同开展劳动教育。

同心携手家校共育
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AUHONH`GBC3{`_3B)M}HZ6C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尤为重要。而现如今,大多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处处包干代劳,不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

学校通过开设“校长谈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劳动教育宣教进家庭。推进“家校合育比学赶超”主题活动,引领全校各班级将劳动教育作为家校共育重要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开展1次“寻找50个‘劳动美’‘书香美’家庭暨‘阳光好家长’”评选、“我与父母分享创意”科技劳动秀、“劳动技能展示”达人秀等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尽心拓展社会劳动
让劳动教育“靓”起来

640.webp (3)

PV[W56OVBJJH@OXCA8GS8EQ

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

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与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劳动职业体验、劳动技能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和社会志愿服务。

通过组织教师志愿者小分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聚焦借力校外资源,利用节假日契机,开设“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走进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实地观摩现代制造业、现代电工电子业、现代信息业、现代汽车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孵化等六大技术中心,教师志愿者义务讲解和示范操作;组织学生志愿小分队来到瑶海图书城,在管理员的指导下分类整理书籍,开展读者问卷调查,分组完成调研报告……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和实践融合、学校和家庭携手

多维度、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

弘扬劳动精神

将劳动教育融入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大格局

只有这样才能让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意识

根植于孩子们心灵、熔铸进孩子们血液

用劳动托起中国梦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点染人生的艳蕊 —— “后疫情”时期的生命教育

 

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闫媛媛

编者按:

6月16日晚,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张文宏医生表示,北京所做的精准防控应该是今后全国各地防控的常态,并呼吁大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持防疫好习惯。而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面对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无数名医护人员的最美逆行、普通公民的自觉隔离……让我们不由得再一次思考生命教育的意义!今天,我们邀请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闫媛媛,和大家一起探讨“后疫情”时期的生命教育。

640.webp

“后疫情”时期的生命教育

目前,除了北京上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中小学停止到校上课、恢复线上教学外,其余各地学校都在有序复学复课。一张张熟悉的笑颜、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阵阵朗朗书声、一片片鲜花吐蕊,沉静已久的校园逐渐恢复了应有的勃勃生机。“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材”。“后疫情”时期,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把疫情变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课,培养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于2012年5月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

《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后疫情”时期的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01

了解生命的意义 敬畏自然

640.webp (1)

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喧嚣的世界按下暂停键。病毒的肆虐让我们不得不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很多人一度狂妄地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可以任意驱使自然。这次疫情让我们明白了人类的脆弱、愚昧、无知和侥幸,某些人对生命的蔑视和漫不经心,凌驾在生命之上的虚荣心让多少人跟着遭殃。

我们必须使得孩子们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人类可以拿来消耗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人类可以贪恋的,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可以伤害的。我们对这个世界,必须要存一颗敬畏之心,对这个世界的生命,必须要存一颗敬畏之心,对我们身在其中的大自然,必须要存敬畏之心。

02

阐扬生命的光辉 乐于助人

640.webp (2)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当我们退守居家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逆行而上。84岁的钟南山院士,先战非典,再抗新冠,亲赴武汉调查疫情;摘下口罩的李兰娟院士,疲惫的脸上印出两道深深的压痕,眼神中却是坚毅和果敢!除夕夜驰援武汉的解放军医疗队、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不眠不休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坚守工作岗位的媒体记者、党员突击队、警察同志、志愿者、清洁工……南山之外,还有南山!他们在无私奉献中写就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光彩也因奉献而熠熠生辉。

03

体会生命的无常 珍爱自己

640.webp (3)

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她有且只有一次。她是那么美好,却又是那么脆弱。人这一生,总是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疾病与健康交替出现,不会有谁一帆风顺,亦不会有谁险象迭生。

生活会给我们一些考验,面对困扰,不要畏缩,不必慌乱,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以乐观的心态去接受,用积极的途径来解决,乌云散去就会是晴天。

经此一“疫”,我们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应该和孩子一起阳光运动,强健体魄。要知道,生命是无数个零前面的那个1。

04

珍惜生命的价值 敢于担当

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短短10天时间,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奇迹般诞生。世界人民惊呼不可思议,惊叹中国速度!在这奇迹背后,是许许多多普通人凝聚的心血和汗水!这中国速度,包含的是每一个国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脚下这方热土最炽热的情感!

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勇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有一份热,就心甘情愿去发一份光,用爱凝聚成的河流,波澜壮阔。

640.webp (4)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我们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而生命教育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又是点染人生的艳蕊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IwNDg3Nw==&mid=2247495068&idx=2&sn=ead38b9c6e9eb3b069407c50e289c059&chksm=cfedd47ef89a5d681312c832b90f84e32078b5486c7184bf5fe94a52113af0395e971126d981&mpshare=1&scene=23&srcid=08047vnbphQ3v52oaPJ2UN54&sharer_sharetime=1596540367928&sharer_shareid=7e93de7073ebf1ec3c275de89a365b78#rd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从高考作文看语文的教与学

 

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刘劲凤

编者按: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总会引起大家热议,今年我省高考考生使用的全国Ⅰ卷作文题要求写一篇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谈自己对春秋时期三位著名历史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感受和思考。那么,这篇作文题如何立意?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发展?语文应该怎么学?今天我们请来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劲凤老师谈谈这道作文题给予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从高考作文看语文的教与学

640.webp

高考语文作文题往往“微言大义”,或聚焦古人言行,或关注社会现状、或面向未来发展,重在考察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深度与语言建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思维两个维度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和本质,也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作文题一揭晓引发热议

 

640.webp (1)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一揭晓,引发热烈讨论。

战国时期公子纠、公子小白和管仲、鲍叔牙的政治交锋与合作,到今天的抗疫故事,再从中国北斗、中国面孔到人生坐标、事物发展等现代话题——高考作文越来越能考察一个学生对历史、现实以及未来,对文化、对时政、对人生等的认知和思考。想把这些主题想明白写清楚,没有一点知识储备和智慧涵养还真不行。

从作文的写作类型看,演讲稿、发言稿、主持稿、书信等众体皆备,不再是传统议论文一统天下,具体情境和任务的设置,使作文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靠猜题和套路的时代已结束

全国I卷的作文要求就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写一篇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很多学生反映这道作文题还是出乎意料的,平时背了一堆抗疫、扶贫、时代偶像、家风等等高大上的素材,一点没用上。的确,如果还有考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战“疫”材料生搬硬套移植到作文中,这是会闹笑话的。另外靠背金句、堆优美段落等的八股文方法也是行不通了。这道作文题无疑是对高中语文学习的一次提醒,猜题和套路是没有出路的。

语言、思维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640.webp (2)

此次全国卷作文题目对我们平时的语文教与学影响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两点,一是聚焦对作文材料的解锁能力,二是提升语文的言语思维能力。

01

聚焦对作文材料的解锁能力

全国I卷作文题,首先能够对作文题目的语言材料进行解读。

这道材料作文题规定了:

1.写作背景——班级读书会。那么在读书会上的发言和在其它场合比如班会课上的发言有什么不同?

2.规定了写作身份和写作对象,发言稿的听众是自己的同学,这里的语气措辞如何能更得体?

3.讨论有明确的主题,对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人谁的行为感触最深。

但仅仅对作文材料进行分析和选择就够了吗?

02

提升语文的言语思维能力

这道作文题有利于选拔出真正有实力的考生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突出考察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作文题本身设置了充分的思辨空间,学生要由浅入深地探索出三组重要的辩证关系:

三人之间的关系,三人在历史和当下的影响,他们和我们的关系。

先看三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三人不同的才华,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

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功勋卓著,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只有分析了这些人物的优点之后,考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自己擅长的方面把其中一个人物作为写作的重点,另外两个人物作为陪衬比照。再看三人的品行、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等在历史和当下的影响。
他们在大局观念下的取舍,他们的自我认知与自身发展,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也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中获得启发。最后要落脚到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写作是以写作者“我”“我们”为圆心的向外辐射,所以“我”“我们”是写作的缘由和落脚点,同时这种定位也体现了理论思辨与现实思辨的辩证统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思维两个维度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和本质,也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如今高考语文作文题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与辩证思维能力,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从高考政治试题看大国自信、核心素养和中国特色

 

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刘燕

编者按

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今年高考政治试题又是如何体现这一根本任务的?对中学阶段的学科教学育人功能有什么引导和启示?今天我们邀请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燕老师,来谈谈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几大亮点。

从高考政治试题

看大国自信、核心素养和中国特色

随着2020年高考逐渐落下帷幕,一定会有人问高三教师“作为考生的任课老师,您的愿望是什么?”很多教师都会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高考中金榜题名。高考作为一种公平选拔机制,以公平公正为保证,以公开化、标准化操作为标杆,这也难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顺利过关,开启精彩的人生。
为学生成绩保驾护航,教师就必须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风向。今年高考试题有何突出特点?着重考查考生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中学阶段的学科教学育人功能有什么引导和启示?笔者认为,2020年全国卷Ⅰ政治试题在继续保持新高考以往命题理念和风格的同时,考试内容和题型稳中有变,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立德树人、大国自信

全国卷I第40题(2)问以“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和传播载体,加快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能有力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更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类医学文化多样性,世界文明发展,进而树立大国自信。
试题立意高远,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该题启发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要深入挖掘学科育人资源,坚定不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彰显“四个自信”,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640.webp

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今年全国卷I主观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突出信息整理、论证与阐释、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如全国I卷第38题(1)问“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

一方面考查考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求从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理解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要求从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即根据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分析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状况。考生要有科学精神,辩证全面的逻辑思路,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对问题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整合、抽象出问题中所隐含的经济学知识。试题引导学生培育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又如第39题设问“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该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是什么、为什么”角度,不同主体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由此可见,为核心素养而教应该成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务,也是学科教学育人价值所在。

 

三、中国特色、共建共享

 

全国卷Ⅰ政治试题精选与创设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带一路”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青年人的寄语、进博会等特色情境,启发思政学科教学育人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并致力于培育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640.webp (1)

分析高考试题,对学科教学育人功能实现有重要启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把对必备知识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既注重考点“量”的积累,又注重“质”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接下来的暑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拓宽视野;体会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相结合,以达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从高考数学试题看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合肥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 董洁

编者按

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今天,让我们随着合肥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董洁老师一起回顾2020年高考,看看数学试题中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

从高考数学试题看

“稳定创新并举,基础能力并重,

导向选拔并行”

2020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2020年的高考,也是近年来第一次在没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背景下组织的高考。那么,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是如何检测数学核心素养的?如何考查数学关键能力的?又是如何来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人才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高考数学试题,把握数学教育教学新动向。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总把新题换旧符

 

2020年全国Ⅰ卷数学文理试题在整体结构、题型题量、考查内容方面平和稳定。理科选择题前9题、文科选择题前10题、文理填空题第13,14,15题,突出考查高中基础知识,注重通性通法,主要内容分布在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三角与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专题,学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许多高考试题正是需要考生正确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不需复杂计算便可得出结果,反映出高考试题守正、规范的命题特点。

今年又恰逢新教材的衔接年,平稳过渡,承前启后,坚持稳定与创新并举。从去年“优雅的维纳斯”到今年“神秘的胡夫金字塔”,从去年“小白鼠药效对比实验压轴”到今年“羽毛球赛制中的概率问题”,无不体现了高考试题对于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这些问题背景的设置,贴近社会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HMG0D`8N1VE9IZ@NQ02[]BM

2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近年来,高考试题本着以知识立意为基础,以能力立意为方向,从知识点的单维度考核到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更加注重提升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理科第12题考查指数与对数运算及函数单调性的综合应用,第16题将立体几何平面化,再结合余弦定理,体现了知识点交汇处是命题的一大热点。文科第16题是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侧重考查考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运算准确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640.webp (6)

3

数学精微何处寻

纷纭世界有模型

今年全国Ⅰ卷第5题文理同题,从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与温度的关系实验中抽象出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试题来源于生活,突显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体现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另外文理相同题目,姊妹题在增加,如文科第21题与理科第20题完全相同,是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由于文理考查要求的差异性,本题所处的位置有所不同,学生要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发散思维,尝试一题多解,为新高考改革和命题趋势做了铺垫。因此,夯实基础是根本,提高能力是目标,关注发展是方向。我们应遵循素养导向与人才选拔并行,开展基于高考命题研究的精准教学。

640.webp (7)

我们的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正如哲学家培根所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可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 班级“家” —— 开启家庭与班级合作的新密钥

 

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杨韧

 

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倡导的理念,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教育理念落实到位。但是家校如何才能形成合力、达到共育呢?今天“名师讲堂”栏目邀请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杨韧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开启家庭与班级合作的新密钥!

640.webp

班级“家”——开启家庭与班级合作的新密钥

随着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于教育,似乎人人都可以说上几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质疑也时有发生。让家长与班主任携手同行,共促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那么,如何让家长更多参与班级中来,形成教育资源多元化?有开启家校合作的密钥吗?

01
新密钥——寻找

寻找密钥

了解是前提,沟通是桥梁

640.webp (1)

邀请家长走进我的“杨老师聊天室”,了解他们在育儿教子中诉求和愿望;走进家庭,分类家访,了解每一个家庭不同的背景和愿景;开展家长沙龙、家长论坛,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力求寻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沟通中,发现大多家长对班级管理系统不清楚,存在认识偏差。于是我将班级管理工作归纳整理,通过家长会,渗透我的教育理念与办班模式,首先力求从思想上达到统一。那么,家庭与班级合作的密钥在哪呢?

02
新密钥——发现

在一个开学季的新生家长会上我按例提出:请家长思考能为班级做点什么?家长们正小声议论的时候,小张妈妈满脸疑惑地问我:“杨老师,我不识字,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他爸爸常年在外,也帮不上忙,我能做什么呢?”是啊,现在有不少全职妈妈在家专管孩子,她们能为班级做点啥呢?对了,做家务是把好手。于是我脱口而出:“来教孩子打扫卫生吧!”没想到我的话竟让小张妈妈上了心。

开学没多久,小张妈妈主动询问何时开始。看着她那真诚的模样,我被感动了。于是请小张妈妈走进班级,教孩子打扫卫生……没想到的是一年级的孩子连扫帚都不会拿,洗抹布水都不拧干,弄得教室像水塘。可是小张妈妈一点也不着急,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一节课下来,她终于教会了孩子们,此时,小张妈妈已满头大汗,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还感慨地对我说:“杨老师,谢谢您!没想到自己不识几个字还被孩子们喊成老师,真的好开心!”再看平时内秀的小张同学更是满脸自豪,话也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眼前的一切,令我顿悟——

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心愿

都是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

何不让家长走进班级

让我们的班级真正成为大家庭
——班级“家”的念头由此产生了
班级“家”可能正是我们苦苦寻觅的

家校合作的密钥

1

何为班级“家”?那就是“家家参与,各尽所能”,让每个家庭都动起来,让每位家长都加入进来,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足以改变一个群体的,但一个群体可以共融成一个大家庭。让每一位家长明白作为班级“家”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班级服务。这一理念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同。

接下来,家长们将自己的才能或服务方向填写在志愿表上,并注明自己空闲的时间,以便后期安排。就连祖辈们也积极申请,他们的服务方向以传承经典为主,引导孩子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最终,全班每一位家长都慎重地填写了自己的服务方向。我们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及家长们的时间安排,按年级分层设计出总体方案。

03
新密钥——开启

班级“家”的方案出炉

意味着家庭与班级合作的密钥正式开启

我们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

习惯养成的要求

分工安排,逐段提升

640.webp (2)

在低年级侧重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这时,劳动技能组的家长们就要忙碌起来了。从打扫卫生、整理书包到如何分清韭菜和大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技能,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真的十分需要。妈妈们一次次走进课堂,不厌其烦地手把手的教。很快孩子们成了家务方面的小帮手,并从劳动中得到了快乐。从认识各种蔬菜,到进厨房掌勺,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了自己一到两样的拿手好菜,班级一年一度的的“美食节”也应运而生了。

为了让爸爸们参与到班级“家”的行列中,我们专门建立起“爸爸故事会”栏目,六年里每位爸爸至少讲一次故事。爸爸们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从绘本故事开始,结合习惯养成开讲,还制作出故事单,每次的故事主题都由孩子们选择,爸爸们准备,“爸爸故事会”成了孩子们特别期待的课程。

保健知识宣传,家长们煞费苦心,自编“护牙歌”“洗手操”“护眼诗”“自救小绘本”;家长教练更是利用课余带着自己的特色运动队进行训练,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让班级在校际运动会上年年夺冠……家校关系、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越来越亲密。

04
新密钥——共赢班级“家”真正的使班级成为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640.webp (3)

家长和孩子们不仅一起参与了班级的活动,还为班级的工作献计献策。由于家长们的有效参与和长期配合,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班级“家”成为开启家校合作的新密钥——那就是让家长真正成为班级的合作者、参与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

当教育的合力真正形成必能给孩子的成长插上更丰满的羽翼!

 

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戏曲走进校园,汉藏学子同赏

 

        为了贯彻落实“戏曲进校园”工作精神,丰富汉藏学生课余活动,2017年6月7日,合肥三十五中大礼堂内隆重举行合肥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三十五中专场。

C:\Users\lenovo\Desktop\戏曲进校园\QQ图片20170607223833.jpg

        本次活动是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广新局、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文明办、合肥市财政局主办,合肥三十五中承办,合肥市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庐剧院参与演出。范德标校长亲自到场为活动致开幕词,勉励同学们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学习继承民俗精粹。

C:\Users\lenovo\Desktop\戏曲进校园\QQ图片20170607223800.jpg

        本次戏曲进校园活动主要演出了合肥本地的庐剧,由《包公赶驴》、《杀狗劝妻》和《万年桥》三幕剧组成。接地气的合肥方言博得了汉族同学的阵阵欢笑,藏族同学也对“包拯”、“ 刘铭传”等庐州历史人物表现出浓厚兴趣。整场演出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呼与掌声。

D:\Program Files\Meitu\XiuXiu\Temp\copytoqq.jpg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戏曲艺术,让戏曲艺术融入校园生活,使得校园生活锦上添花,丰富多彩。合肥三十五中将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让传统文化精粹在汉藏学子之中不断弘扬传承。(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