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丨叶传平:把学生当“人”看

 

合肥市教科院院长 叶传平

教育是人的事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均是人:即教师和学生。教育实践的主体与客体是彼此、互相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互为主体,教育教学活动客观效果就是教学相长,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健康、全面、快乐、发展等共生共长。

640.webp

教师的职业生命与价值

会在学生身上延续

学生美好的未来生涯

将从“良师”处开始

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

一定离不开一批优秀教师的

教育、熏陶与引导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

当然也离不开

一批求知若渴学生的促进

640.webp (1)

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一定会遇到问题与困惑,而问题与困惑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以及过程中的实践、体验与感悟,本身又构成教育的平台与载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发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可谓是“资优的学生提升教师,问题的孩子改变教师”,也就是“‘画到生时是熟时’,疑难之处长进处”真实写照。
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一个专业功底雄厚、教育理念前卫、教育手段新颖,尤其是教学方法与技巧适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老师一定是学生的经师、人师,一定是学生人生历程中最为宝贵、难得的精神财富。

教育功效上集大成的

一定是在师生互动密切

师生关系融洽状态下生成的
怎样实现师生互动师生

合作、教学相长
从“教”的角度上看

务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简言之就是“将学生当人看”

640.webp (2)

首先,必须将学生当“平等的人”来看

这个看似简单,几乎不成问题的教育命题,恰恰是当下教育存在的敏感话题,至少不是所有教师、所有时候、面对所有学生都能够真正做到的。体罚现象频频发生,形式各样的冷暴力不断出现,不容学生犯错误更是教育下的常态。

殊不知: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改正错误是学生应该尽到的义务,不犯同样的错误则是对学生高标准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良好的,传统上比较“听话”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礼遇,当在情理之中。但是行为上常犯错、习惯上有瑕疵、学业上呈“灰色”、家庭教育上有缺失等讨老师厌也在情理之中。

但无论学生怎样表现,作为自然人的尊严、人格、权利等不容侵犯,理应得到尊重。试想我们的教育对象连起码的人的尊严都得不到尊重,何谈师生关系融洽,何谈教育公平,更谈不上教育的功效,何从谈起教育上的长远发展。

640

其次,必须将学生当“正常孩子”看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均是未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处在知识、阅历、生理、心理、身体、品格以及三观等初步形成时期,看问题是幼稚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对问题的分析是感性,至少是不深刻的,对现实是埋怨、对未来是空泛的,犯错误是常见的,知道后不改,改的时候不彻底等是习空见惯的,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看不惯是正常的。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有其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为师者要科学分析与对待。比如:小学生儿童时候的“选择性表达”,不是品德问题,也不是撒谎。一年级开学时不会拼音、不会写字、不会10以内加减等,其实是正常的,会了只能说明家庭教育有提前量、学前有准备,当然在起步阶段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就是超常。

为师者,懂一点教育学,懂一些心理学,弄明白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原因在哪,症结在何处,才能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把学生当孩子看。

640.webp (3)

再次,将学生当作“成长中人”看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后天的,作为个体的学生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必然会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与熏陶。

作为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学生,也不能有同样的、固化的尺子丈量变化着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评价内容务必是多元的,评价的标准务必是动态的。唯有动态的、多样的评价才能将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融真正实现。否则,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只能永远是“观念”上的、“理想”化的,即便落实在行动上,也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不可能具体到每生、每时、每处。

640.webp (4)

教育是辛劳的,因为我们不能找到一个方法一劳永逸;教育是神圣的,因为我们在为学生的未来奠基、指路、添动力;教育是智慧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体不同的学生,需要我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能实现学有所教。
我们今天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唯有教师与学生人格是平等的教学是互动的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成就学生未来辉煌与人生的价值.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