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美术组在刘正飞组长的召集下,举办了本周集体备课活动,美术组全体老师参与。
本次活动由张婕老师主备,主题为高中美术鉴赏新教材的第二课,《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这节课,张老师以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由表层的审美感知进入到深层次的审美判断。以唐代绘画《捣练图》的鉴赏,引导学生描述作品的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美,感知唐朝的文化背景,进行较为深入的审美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应用与拓展。例如不同形式的抽象艺术、当代艺术等。此课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尤其是图像识读与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的能力。
在张婕老师分享完备课思路之后,组内老师也针对这节课,给予多角度的交流反馈。
胡辉老师觉得这节课不乏亮点,但在逻辑顺序上可以梳理的更为清晰,为教学目标服务。课程资源中可适当调度西方经典绘画作品,以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视角,拓宽学生的眼界与格局,开启学生的主动思维。
张楠老师建议在课堂活动环节,可以设计的更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适当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图像识读的细节,给学生更为精微的视觉体验。
刘正飞组长从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出发,解析单元课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设计中,以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引领学生将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应用于生活中的审美感知与审美判断,契合美育“立德树人”的本质。
集体教研的价值在于分享和反思反馈。分享个人的见解,收获不同角度的反馈。评价促进反思,反思促进成长。我们见证彼此的成长,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