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深化音乐教学创新,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新生代教师队伍,10月14日下午,合肥市音乐学科教研员蒋婷婷老师走进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深入推进合肥市音乐学科近三年新教师“推门听课”研讨活动。党委委员、副校长许超,教科室负责人,音乐等学科教师参与活动。
两位年轻教师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的研讨课。邢龙龙老师在高一(1)班执教的《人民音乐家》,以聂耳的《金蛇狂舞》为范本,解析了乐曲中热烈的节奏与精妙的民族配器手法,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民间喜庆精神与昂扬向上的民族气韵。这节课,让这首脍炙人口的乐章不再是冰冷的谱例,而成为一幅生动可感、充满生命张力的民俗画卷,让学生在领略形式之美的同时,更深切地触摸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


李璐洁老师在七(3)班执教了《彩色的中国》。这节课充满了清新的青春气息,李老师精准把握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抽象的国家版图化为生动的音乐地图,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把握节拍特点,将歌词与地图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政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课后答疑环节,蒋婷婷老师还与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手把手指导新教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如用清晰简洁的导语引导学生实践,生动演绎“一领众和”“对答呼应”“螺蛳结顶”等创作手法。

在课后研讨环节,蒋婷婷老师对两位新教师的教学功底与课堂驾驭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蒋婷婷指出,新教师不能满足于教材知识的简单传递,而应首先完成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深度内化与生命感悟。教师自身先被作品的艺术精髓与人文精神所打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成为合格的“引导者”,而非“播音员”,才能真正引领学生在艺术表现中实现与作品的深度对话,实现从“技”到“道”的升华。她强调,要深刻理解新课标对不同课型的定位与要求。以本次展示的歌唱课为例,其核心在于“实践”,必须牢牢抓住“歌唱”这一主线,将基础乐理知识无痕地转化为学生的基本演唱技能。课堂的一切活动设计都应服务于让学生“愿开口、会唱歌、唱好歌”这一根本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泛化,确保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审美体验与技能提升。


本次“面对面指导、心与心交流”活动,重在以听促教、以评导学,“推门听课”推开的不仅是课堂的“门”,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心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常态化开展听课活动,深耕精彩课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文稿|迮钰荃
一审|王 莎
二审|詹道勇
三审|许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