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李阿妈,您的恩情我们永世难忘……”日前,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毕业生扎西卓玛在给初中班教师李玲玲的手写信里写道。读书时,扎西卓玛曾胳膊受伤,李玲玲对其悉心照料。
另一名学生旦增德吉毕业后在西藏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当教师,她在给李玲玲发来的问候短信中写道:“我当了老师以后,更能体会到当时您对我的严格和疼爱。”旦增德吉在校时常和同学闹矛盾,李玲玲找她谈心,分析矛盾根源并化解,向她解释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李玲玲说,学校教师承担起西藏学生父母的角色,成为雪域学子成长路上温暖的引路人,学生称呼教师“阿爸”“阿妈”,师生双向奔赴。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是一所完全寄宿制中学,也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汉藏合校。学校于2001年9月承办西藏初中班,2013年9月增办西藏高中班。学校现有在校生2170人,其中西藏班学生670人。近年来,该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采访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该校教师有个共识,就是要做学生“生活上的慈母、学习上的良师、思想上的益友”。
西藏高中班班主任葛显娇对班里一名在孤儿院长大的女生印象深刻。起初,这名女生模拟考试只考了176分,她找到葛老师说:“对不起,老师,我拖班级后腿了。”葛显娇开始思考,如何消除她的自卑情绪,让她变得更积极向上,也让她的生命丰盈起来。
葛显娇为这名女生在6个科目中各找了一位“学习搭子”,同学们对她进行结对帮扶。同时,她让女生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组织策划各种活动,班集体的友爱氛围让她找到了归属感。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因为成绩不好道过歉。
葛显娇记得,一次校园义卖活动上,那名女生热情地推销物品,还连夜将义卖费用明细整理出来,并提议将534元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同学们都同意这个做法。在老师帮助下,善款被捐给了当地红十字会。
“教书育人的价值体现在一言一行的细微处。给予学生信任、尊重、理解和帮助,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葛显娇记得,今年6月,她送这名女生返藏时,女生特意网购了一条红色哈达献给她,女生流着泪说:“老师,是您让我走出自卑,收获有意义的高中生活。”
在西藏初中班班主任黄雪梅看来,良好的关系是改变发生的前提,教育一定是爱字当头、互相成就。
在朝夕相处中,西藏学生对黄雪梅产生了情感上的依赖。黄雪梅回忆,曾有一名学生回藏参加中考期间,其父母前往那曲采挖虫草,这让学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告诉黄老师觉得自己很不受父母重视。黄雪梅体谅她的心情,迅速联系到在当地的另一名学生的家长,请对方代为照顾,直到她考试结束。
黄雪梅记得学生带给她的贴心举动:她怀孕时,冬天晚自习值班,学生会送上一块布垫和暖手宝;夏天天热,学生会拿出小电风扇给她;路上,看到她手提重物,学生会主动帮忙提。学生觉得她工作辛苦,有时会递来一根棒棒糖,或是帮她捶捶肩。有一次,她带着学生出去购物,见她有些疲惫,几名学生悄悄买来奶茶和面包,“要求”她当面吃完。
长期以来,该校加强德育建设,通过举办德育研讨月、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骨干教师传帮带等活动,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同时,以“红石榴”文化建设特色为抓手,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增进交流和互动,让西藏学生感受家庭般的温暖。
藏族语文教师央吉曾在拉萨从事幼教工作,2019年,来到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工作。语文课堂上,她探索特色教学方法,用心用情和学生交流。
在央吉看来,现在的学生眼界更开阔,更有个性,因材施教很重要。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她会耐心单独辅导和检查作业。有男生喜欢打篮球,她就制订“规则”,如果表现好就让他多打一会儿。她经常找女生聊天,鼓励她们课余去图书馆看书。
央吉每周末会去学校宿舍看望班级学生,有时因为生病或者家里有事没有去,总会收到学生的问候短信:“央吉老师你是不是生病了,你怎么没来看我们?”
“学校不只是教书育人阵地,也是小小的民族教育基地,学生潜移默化向更多家庭普及民族知识。”高三年级教师胡亚飞记得,学校每年举办成人礼活动时,学生都要和父母拥抱致意,由于西藏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由班主任和生活老师代替父母和学生拥抱。
去年活动现场,胡亚飞拥抱了班级每名西藏男生,用手拍了拍每名西藏女生。一名合肥学生的母亲看到后,上前主动拥抱了这些西藏女生,并鼓励说:“你们很棒。”那一刻,胡亚飞十分感动,他认为,民族教育的意义具象化了。
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雷金军介绍,每年,教师借助暑假护送学生返藏契机,深入拉萨、山南等地,开展特色高原家访,开设高原家长学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耐心宣讲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家校沟通联系。寒假西藏班学生留校,教师会带着家属陪学生一起过年。
学校定期组织合肥本地学生走进西藏班,用合肥方言介绍美食、风景名胜,西藏学生则向合肥本地学生宣讲西藏风土人情。“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启发学生内心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雷金军说,学校还以团员青年为榜样,引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党委书记朱伟红表示,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红石榴”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走“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特色发展之路。教育好每一名来自西藏的学生,不辜负家长的期待,让每一颗“石榴籽”都迸发出向上的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9-17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