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先锋 党建动态 校园新闻

【工作动态】赓续红色血脉 锤炼过硬作风——合肥三十五中文科支部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员政治引领,深化作风建设,推动党建与学校工作深度融合,6月28日,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文科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庐江县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锤炼过硬作风”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舒庐干渠纪念馆、庐江名人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带领党员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奋斗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意识,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4周年。


追忆烽火岁月 传承铁军精神

        活动首站来到庐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党员们仿佛穿越回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1939年,张云逸、邓子恢等革命先辈在此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展厅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的铁军精神。

人们站在一起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一群人站在墙边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革命先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他们的忠诚与担当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党员何彬的感慨引发共鸣。在指挥部旧址前的党旗下,全体党员庄严列队,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现场,充分表达了党员们赓续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的坚定决心。支部书记陶红艳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新四军精神融入育人实践,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家国情怀。”


致敬水利丰碑 感悟奉献担当

        第二站走进被誉为“皖中红旗渠”的舒庐干渠纪念馆。这座凝聚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庐江人民“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豪情的水利工程,通过沙盘模型、工程图纸、劳动场景复原等展陈,向党员们讲述了十万民工肩挑手凿、历时十年建成干渠的壮丽史诗。“当时群众喊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许多人甚至献出了生命。”讲解员的话语让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在“艰苦奋斗”主题展区,党员们驻足良久。党员教师张琳表示:“舒庐干渠是党与人民同心同德的生动缩影。我们也要以这种精神投身教育事业,甘做滋润学生成长的‘一滴水’。”借此契机,支部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讨论,号召全体党员发扬实干作风,在教育教学中勇挑重担。


对话历史先贤 砥砺育人初心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庐江名人馆。馆内陈列着从三国名将周瑜到近代爱国将领丁汝昌等数十位庐江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在“崇文重教”展区,清代教育家吴赞诚兴办义学、惠泽乡梓的故事引发党员们的深入思考。党员教师陈容容深有感触:“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我们要以先贤为镜,争做‘四有’好老师。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奉献,尽己所能完成他们未竟的心愿,以教育为依托,将新中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强大。”

        活动中,支部还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围绕“党建+德育”展开深入交流。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坤总结道:“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也是一场生动的作风锤炼。我们要把革命精神、奉献精神和人文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以红色动能赋能教育实践

        此次“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全体党员一致表示,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过硬作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红色血脉在校园生生不息,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4周年献礼!

文稿 |  文科支部

一审 |  陶红艳

二审 |  周   坤

三审 |  朱伟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