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成长 校园新闻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榴园文创IP设计》美术实习汇报课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实习教师朱彤在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尚行楼二楼美术活动室进行了《榴园文创IP设计》实习汇报课。参与实习汇报课的学生是高一(7)班的同学,美术组刘正飞老师、张婕老师、张楠老师、胡辉老师,信息组尹黎明老师,心理组实习教师陈雅琳参与线下听课。并且本次汇报课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进行同步展示,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部分师生、合肥168中学、合肥45中、合肥50中等学校的美术学科教师在线观摩。
朱彤老师在实习成果汇报课中对《榴园文创IP设计》这一大单元课程进行了过程回顾与成果展示,课程由初遇、发展、数字化、文创成果展示几部分组成。
(一)初遇
课程伊始,朱彤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课程的初衷。
九月初,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实习教师朱彤来到合肥三十五中开展教育实习。感受到合肥三十五中独特的“红石榴”校园文化,朱彤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了一个大单元系列课程的构想——引导同学们为合肥三十五中设计出具有三十五中特色的形象IP。同时,结合校情和学情,朱彤在学校的汉班与西藏班分别开展了“我的西藏班同学”和“我的汉族班同学”两版同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
其中大单元系列课程的第一节课,朱彤从身边美术组老师们的形象出发,引导同学们根据照片或真人,画出身边一位同学的Q版形象。

同学们受到朱彤老师的启发,纷纷拿出画笔,画出了身边熟悉的同学的Q版形象。甚至已经有学生开始以身边的同学为原型设计榴园形象IP,同学们对于美术创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发展

大单元系列课程的第二节课,朱彤老师在汉族班引导同学们了解藏文化,和西藏班同学交流,设计出西藏班一位关系要好的同学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Q版形象;在西藏班引导同学们和汉族同学交流,观察汉族同学的外形等特点,设计出汉班的一位好朋友身着合肥三十五中校服的Q版形象。
在针对各班级的不同学情进行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开展的过程中,朱彤老师统一将造型、构图、色彩构成、服装设计、“红石榴”文化内涵的知识与情感融入进教学中。
(三)数字化
同学们经过第二节课的学习,已陆续创作出许多符合榴园文化内涵的形象IP。朱彤老师把同学们的优秀原创作品进行了数字化演绎。

在刘正飞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把同学们的形象IP作品和合肥三十五中校园风光摄影结合,使榴园形象IP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中来,设计了校园特色明信片等。

(四)展示
在校长室的大力支持下,同学们的作品真正变成了榴园文创实物,包含马克杯、笔记本、抱枕等丰富有趣的校园特色文创产品。
朱彤老师立足于真实情境,以11月22日即将开展的榴园市集爱心义卖为主题,引导同学们加入“青春合伙人”的行列中来,对榴园创意市集中的文创摊位进行模拟管理演练。
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真正参与到榴园文创IP从设计到应用再到推广的全过程来,更深刻地理解了美术创作的价值和“红石榴”文化的内涵。
(五)分享与交流
实习汇报课结束后,美术组刘正飞老师、张婕老师、张楠老师、胡辉老师,信息组尹黎明老师,心理组实习老师陈雅琳老师对本节汇报课进行评课和指导。陈雅琳老师肯定朱彤老师大单元回顾与汇报课的用情之真,真正做到把美育与德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同学们的生活,引起同学们的共鸣。陈雅琳老师还表示,要把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法也带进心理课堂中来。
胡辉老师提出美术学科教学设计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教学重点。年轻教师需要学会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同学们学习美术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刘正飞老师表达了对朱彤老师的大单元课程的赞扬与鼓励,将兴趣融入教学,将教学转化为课程活动,在活动中升华美育的价值与意义。这不仅是一节优秀的实习汇报课,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
张婕老师分享了朱彤实习期间的蜕变和成长,朱彤老师从美育活动的参与,原创大单元课程的设计与深入,师生的融洽相处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年轻教师的热情与投入,素养与潜质,未来可期。
朱彤老师也向各位指导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给予的关心与指导。
教育实习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实习汇报展示课,是两个月的教育实践经历的厚积薄发,是开启教育生涯的新起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END

文稿 | 朱 彤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