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深化“党建带团建”育人实效,2025年4月16日,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行政后勤党支部联合校团委,组织6名支部党员教师代表与12名优秀团员青年,走进合肥轨道二号线蜀山西站、汽车西站,开展“助力非机动车规范治理 争当时代青年先锋”学雷锋岗位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行动诠释党员先锋担当,引领青年服务社会。
活动伊始,党员教师与团员青年在车站工作人员指导下,分组认领任务清单。行政后勤党支部党员主动承担“责任区”,带领学生志愿者清理车站周边盲道障碍物、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盲道是城市文明的‘刻度线’,我们要让这条‘安全通道’真正畅通无阻。”党员教师王朝国一边搬运占道车辆,一边向同学们讲解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师生协作将百余辆非机动车归位至指定区域,以“红色力量”守护市民“绿色出行”。
在车站设备体验环节,青年团员跟随工作人员学习地铁进出口、安检仪、报警器等设备的运行原理,并化身“文明导引员”,协助维持站内秩序。“以前觉得地铁服务只是引导乘客,今天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技术支撑!”高二团员卢静瑄感叹道。
合肥三十五中行政后勤党支部书记谢超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深化“党建带团建”品牌建设的生动缩影:“党员教师带头下沉一线,团员青年在实践中锤炼品格,这是将思政课堂搬到社会现场的鲜活案例。”合肥轨道线网二分公司南岗区域站负责人甄何妮娜点赞志愿者表现:“三十五中师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先锋的责任感,为共建文明轨道注入了青春动能。”
活动尾声,一抹抹“志愿红”在站台合影中定格。党员教师的党徽与团员青年的团徽交相辉映,成为城市文明最亮眼的注脚。未来,合肥三十五中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团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引领青年在服务社会中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志愿者说
穿上志愿者马甲那一刻,我才真正读懂了课本里的社会责任。平时总抱怨地铁拥挤,现在亲自维持秩序时,突然明白,原来我们随手停好的单车多一些谦让,都是在守护城市的有序节奏。那些盲道不是冰冷的凸起,而是特殊人群脚下的星光。正常人闭眼走在上面感到不安可以睁眼,可他们是看不到的,作为一名学生,或许做不了惊天动地的事儿,但至少能让文明在弯腰扶车的瞬间落地生根。
——高一(11)班 赵芸
我们以志愿服务治理非机动车规范停车,还盲道一片清净。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盲道位置设计并不合理,有些过道相对狭窄,铺上盲道后再停放车辆就会无法同行。对于共享单车停放位置区域规定也并不明确,有些时候共享单车会随意停放,甚至占用盲道,这些问题也是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地铁站,我们也向甄站长学会了引导乘客上下车的规范动作“六部曲”,以及如何导引手势与阻止手势指引乘客出入站。未来我也将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志愿服务常伴身边。
——高二(10)班 李雨卿
在实践活动中,当遇到一些我根本挪不动的车时,我并没有放弃,在同伴的合作下,最终将它们调整到规范的位置。我们也注意到地面上部分盲道设计的不合理,这些都引起了我们警示与思考。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环境美十分。未来我也将在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去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高二(11)班 卢静瑄
跟着工作人员学习才知道,地铁站藏着这么多知识。在车控室看列车运行图像看跳动的音符,票务机检修要精确到毫米。最意外的是发现每个防汛沙袋的位置都有讲究,连广播提示语的分贝数都是计算过的。这些课堂外的实践让我明白,平凡的工作也需要专业和责任。
——高一(6)班 王一轩
志愿微服务结束了,但收获更多。扶梯旁重复千百遍的“注意脚下”,整理防汛物资时了解的应急知识,都在重新定义我对“责任”的理解。当站长说“你们让车站更有朝气”时,突然发现:建设城市不单靠钢筋水泥,更需要无数人用行动传递温暖,而我们正在成为其中一份子。
——高二(8)班 四朗次宗
文稿 | 校团委
一审 | 刘正飞
二审 | 谢 超
三审 | 雷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