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合肥三十五中团委以“满天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组织全校团员青年积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红色教育、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让寒假成为“有趣、有料、有意义”的成长之旅。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团员青年积极开展“行走的团徽”“闪光的足迹”等教育实践活动,他们佩戴团徽走进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场馆,通过沉浸式研学感悟革命精神。高二(6)班韩雨梦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后表示:“先辈的奋斗历程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高二(1)班钱思邈在参观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说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抨热土一抨魂,红色基因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这个假期不少团员在家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志愿军2》《万里归途》等影片引发学生热议,高二(9)班巴桑卓玛在《八佰》观后感中写道:“我们有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从影片中我体会到了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才是根本,每个中国人都应勿忘国耻团结一心、共建强大的祖国!作为新青年的我更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高二(2)班王永逸观影海报设计
弘扬传统文化,共叙家国情怀
“镜头下的年味”活动吸引百余名学生参与。他们用镜头记录家庭团聚、民俗体验等场景。高二(6)班张睿轩说到:“年味是奶奶亲手做的蛋饺;年味是家人举起的酒杯和年夜饭中家人们讲述的经历和故事;年味是大年初一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给予新年美好祝福;年味是登高望远,求福求顺,对新年美好的期待。”
高二(12)班杨可欣用相机记录她的新年生活,她说:“老家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年味,那是记忆深处最温馨的味道。门上贴着的红彤彤的春联和‘福’字,它们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春联上的字迹遒劲有力,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门楣上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喜悦。夜幕降临,村子里的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村庄。烟花下的舞龙表演更是精彩绝伦,龙灯在夜空中翻飞,伴随着鞭炮声,仿佛在为新年的到来欢庆。那热气腾腾的饺子。都蕴含着家的味道,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老家的年味,是红红火火的春联,是璀璨夺目的烟花,是丰盛可口的年夜饭,是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它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温暖。”
留校的西藏班学生还通过录制藏汉双语拜年视频、书写藏文春联、拓印木版年画等活动,展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图景。团干部们协助老师策划组织,开展了一场场精彩的新年庆祝活动:在榴园“同心圆”锅庄大赛中,师生手拉手围成同心圆,伴随着藏族传统音乐欢快起舞,舞步间尽显民族文化交融的和谐之美;心理拓展活动同样精彩纷呈,羽毛球大赛、篮球赛展现了学子们的青春活力;走进安徽省美术馆,畅游于艺术之间,感受文化之美,体验非遗鱼灯的制作乐趣,以美滋养心灵。
作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汉藏合校,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实践全过程。通过“皖藏师生同上一节思政课”云端连线、“石榴籽”成长导师家访等活动,强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肥三十五中党委委员、副校长雷金军表示:“社会实践是延伸课堂,更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希望同学们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服务社会中书写无悔青春”。
END
文稿 | 校团委
一审 | 刘正飞
二审 | 谢 超
三审 | 雷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