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学校“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合肥三十五中团委在寒假组织开展了“满天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社会实践活动。团员青年们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温暖的青春色彩。
作为学校团委的特色品牌活动,“行走的团徽”“我的红色传家宝”再次成为寒假社会实践的亮点。团员青年们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合肥历史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深刻感悟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红色电影观影活动,让同学们在光影中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志愿服务温暖寒冬,践行知行合一
合肥三十五中团委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寒假期间,团员青年们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区,同学们开展反诈宣传,向居民宣讲禁燃禁放的政策,助力构建平安社区;在街头,他们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倡导文明出行;在公园,他们开展环境清洁行动,为城市美化贡献力量。这些活动不仅彰显了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学校“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
实践育人成效显著,青春力量绽放光彩
团委始终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团员青年的假期生活,更让他们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高二(2)班王永逸在合肥软件园区参观学习,制作并安装网线水晶头
洗碗拖地,劳动最光荣
镜头定格年味,记录中国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浓浓年味,校团委特别组织了《镜头下的年味》实践活动。团员青年们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捕捉新年的斑斓瞬间,记录下充满年味的时刻。无论是热闹的庙会、温馨的家庭团聚,还是寓意吉祥的年夜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都成为同学们镜头下的精彩主题。同学们提交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春节的喜庆氛围,更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这些照片和视频,不仅记录了属于每个人的中国年,也成为了团员青年们对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
新学期,合肥三十五中团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团员说
高二(1)班 团员:2025年1月30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了解了许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伟绩。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位于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褚老圩组,是我市首个全党史脉络红色历史场馆。展馆由国源展览打造,在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基础上扩建而成,分为主馆——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副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A、B馆,国源展览充分运用实物陈列、图文展板、光电场景等展陈形式,完整记录了合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不朽功勋和光辉业绩。
在这次参观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不畏艰险、奋勇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共青团分子,我会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高二(2)班 王永逸:观看《志愿军2——存亡之战》这部电影,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情感的双重体验。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宏大的战争场面,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英勇无畏地抗击敌人的壮丽画卷。
令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高二(11)班 索朗央吉:在《长津湖之水门桥》的震撼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场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影片紧扣原七连战士们的英勇,特别是伍万里从稚嫩到坚毅的转变,深深触动了我。桥头的硝烟中,他们身着单薄的军装,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敌军的猛烈火力,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尤其是爆破组与敌军展开的殊死搏斗,那种舍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仿佛一股暖流,在这冰天雪地中融化了观众的心。
影片落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七连战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牺牲与担当,他们不仅是在战场上的英雄,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这份坚韧与勇敢,依然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更要不忘历史,勇于担当,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1)班 宣宇晨:在参与社区垃圾清理的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我手持清扫工具,穿梭在社区的东南西北,清理着各种垃圾。阳光下,汗水浸湿了衣背,但是看到干净整洁的道路,心中充满满足感。在这过程中,我深切的意识到:我们应当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共同建立美好生活环境。
END
文稿 | 刘正飞
一审 | 刘正飞
二审 | 谢 超
三审 | 雷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