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景校园 •  校园新闻

跨界与融合:“当科技遇见美”——合肥三十五中美术组顺利开展跨学科美育公开课

         2024年12月5日,在合肥三十五中琴轸书苑,美术组胡辉老师开展了跨界与融合——“当科技遇见美”跨学科美育公开课。教学副校长许超,美术组全体教师,化学、物理、生物、信息、心理、英语、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等学科组教师参与了公开课的观摩和交流活动。

        美术学科组长张婕首先介绍了开展此次公开课的教研背景,基于安徽省美术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科技遇见美”科学摄影展进校园活动,拓展美术与不同学科的边界,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和科学素养。

图片 图片

          胡辉老师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带领高一(12)班的同学从“参观科学摄影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这一真实情境开始,以“科技遇见美”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学生们走进科学与艺术的交汇点。胡老师的课程既是科普讲座也是艺术导览,师生在互动中,探寻每一幅作品背后,隐藏着的科学与艺术交织的美妙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程内容以充满科技感的摄影作品组成,在欣赏摄影之美的同时,胡辉老师还引入了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胡老师不仅详细介绍了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和科学原理,还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勇于探索。例如,物理学中的“丁达尔效应”,在自然界中的呈现;室温磷光发光材料的色彩之美与科学原理;机器化学家“小来”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月壤对中国航天探索的价值与意义等。在胡辉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课程的最后,胡辉老师从学科融合、文化融合、民族融合的角度引发同学们对科技跨界和人才创新的思考。

图片

        胡辉老师的公开课结束后,美术组刘正飞老师主持了接下来的跨学科研讨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来自各个学科领域,大家围绕着跨学科教学的主题,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节具有科普功能的美术课,同时也是一节具有美育功能的科学课,跨界CP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

——化学组 李雪

        这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具体讲到美术知识,但是美又贯穿了本节课,将一幅幅跨界的作品联系起来,带给学生对美的视觉享受和对科技畅想的心灵启迪。

——生物组 侯媛媛

        将心理学的“照片疗法”与本节课进行联系,对摄影作品承载着一个人在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情感,深有触动。

——心理组 张琳

        思政融合是本节课的亮点,体现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空间、色彩、明暗等角度,更具体、深入的理解科学中的微观美、物质美、材料美。

——化学组 胡佳

        提问的难度,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从概念导向事实,从描述和感受过渡到启发性的问题,循序渐进。

——英语组史鹏举

 

        化学、物理、生物、信息、心理、英语、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他们一致认为,这种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科教学开辟了新路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许超,在最后为本次公开课及跨学科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胡辉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问题,感受到美的变化;从一系列摄影作品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科技之美,正是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向美出发,向美而行的体现。

        此次“跨界与融合”科技美育公开课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精神,更是学校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未来人才的实际行动。

文稿 | 张   婕

一审 | 施小庆

二审 | 胡亚飞

三审 | 周   坤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