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十五中始终坚持“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和“让师生位于学校正中央”的工作理念,丰富完善“红石榴”课程体系,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家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推进,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为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为石榴籽们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合肥三十五中立足“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资源,挖掘开发了29个社团课程,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技创新、体育健康、实践技能五大门类,积极探索初一高一全员参与社团、其他年级自愿参与模式,让社团生活成为每个三十五中学子的必备经历。
三芯人工智能社团
一、社团介绍
在合肥三十五中学,有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团体——三芯人工智能社团。指导老师尹黎明负责社团的课程规划和训练指导。这个社团为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社团活动中,团队互相学习成了最显著的特色。成员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各自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知识背景。当他们聚集在一起,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碰撞便悄然展开。
二、社团日常活动掠影:
社团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在每一个活动里,老师向活动小组成员提出挑战任务,给他们提供能够创造出自己解决方案的工具,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模型。通过一次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明白背后隐含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打下基础。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助力下,不断在培育学生智能化思维、学生特色多元发展、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下功夫,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在人工智能社团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生活中存在的人工智能,亲身体验并搭建人工智能模型与编程,同学们互动交流、认真拼接、动手实验操作,乐在其中,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了顶点。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了人工智能的意义,人工智能的来源作用,初步学会了机器人搭建,编程与机器人的联系。
社团成员的互动交流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包括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当面对项目中的挑战时,成员们共同分析问题,分工合作,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特色活动:
1.1024开发者节科创实践活动
2023年10月28至29日,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第三届青少年科创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主题为“家乡之美,由我代言”。在本次活动中,合肥三十五中三芯人工智能社团牛雨璇、马一涵两位同学创作的《走进人工智能的黄梅戏》,徐新雨、张悦凡两位同学创作的《智能助盲拐杖车》先后顺利通过现场调试、交流展示、答辩等环节,在29日下午的颁奖仪式上,2名同学被授予“探索之星”称号,2名同学被授予“创新之星”称号,指导老师尹黎明也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社团其他参与成员被授予“未来之星”称号。
优秀作品介绍:
智能黄梅戏大剧院:使用语音唤醒功能,自动人脸识别,来帮助剧院的工作人员去检查是否购票,体现了技术解放人的功能。如果您是第一次去看黄梅戏,可能想要了解关于黄梅戏的相关知识,只需要对它说出请介绍一下黄梅戏,它就会为您解答疑惑。如果跟您同行的还有一些外国有人的话,不用担心他们能不能听懂,我们还配备了翻译功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运用了光敏传感器来实现自动开关灯功能,减少不需要的资源浪费。我们还运用了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去提醒大家去救火,尽量减少损失。最后在后台,我们特意安装了摄像头,当您靠近时,会自动开启人脸识别,如果您为工作人员,便可以进入,如果您为观众,请尽快离开,以免被当作小偷,如果你一直不离开,则会发出警报。
智能水果分拣车:机器人运用颜色传感器和环境湿度传感器检测梨树是否处于紧急着火状态,当近距离检测到红色或者感受到高温,自动打开摄像头实时直播,自动循环播放警报声音并来回闪烁LED灯,直到位于果树下方的雨水传感器检测到水,判断为有人救火,停止警报。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距离,根据长度判断水果尺寸大小,首先将接近标准尺寸和不合格品分别输送到履带两边,再将不合格品分为过大和过小两种再使用舵机分拣到不同的筐中,分拣后舵机复原以便于下次使用;在合格品那一边,使用舵机及时将水果运送到货车内,保证水果到客户手中的新鲜。农户可以根据温度湿度传感器查看所需浇水量和是否需要相应措施进行保温;在晚上时也可使用LED灯和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可以自主决定是,使自己的产品安全性提高。
智能助盲拐杖:声纹验证:保护个人隐私, 声纹口令可动态变化, 不用担心密码的丢失。智能储物篮(附有随时可坐的椅子):可以语音控制盖子开关,使用者可以将物品放入框中,减轻负担;当使用者感到劳累时,可随时发布语音指令,将座椅放下,随时休息。心率传感器:随时了解使用者的心率, 有助于及时发现是否有心率失常相关问题。人体体温传感器:可随时检测使用者的体温变化,可以避免因不易察觉的长时间低烧引发的病情。超声波传感器、机械夹:超声波可感知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或者行人,在前方有障碍物时,会机械夹会将障碍物弹到一旁, 便于使用者无障碍行走。在前方有行人时会亮灯提示并发出警报。气体传感器:在传感器感应到有害或污染气体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通知使用者离开。心情音乐台:通过了解使用者的心情播报对应的音乐。
智能家居:使用未来派2进行创作,当检测到有人靠近时,启动人脸识别,通过录入的人脸检测判别是否为主人。灯光可以依靠声音调节,实现了凭借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以及声控灯,温湿度检测,环境识别,雨水检测。创作团队合作密切、创新思维以及积极进取。
2.合肥市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
三芯人工智能社团成员参加了近年的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以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社团成员利用课余实践进行训练,始终保持着认真的态度,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参与到社团训练当中,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合肥三十五中三芯人工智能社团成员共10人参加了2024年合肥市第16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智能博物赛项。经过紧张的现场编程调试,最终在挑战任务中,合肥三十五中高一(7)班段智杰、谢旭晨荣获一等奖,高一(9)班郜成伟、潘奥翔、高一(3)班王子翔、赵守恒、徐婷婷、张可可、高一(10)班陈文韬、刘浩渤分别荣获二等奖。
3.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活动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一项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普及、引领科技创新的素质教育实践平台,简称NOC大赛(NOC为Novelty, Originality, Creativity的缩写)。NOC大赛自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十余年来,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注重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体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三芯人工智能社团成员每年都在尹黎明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备赛,
在2022-2023学年以及2023-2024学年都取得了国家级、省级奖项。
四、结语
社团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结构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三芯人工智能社团的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成员们的个人能力,更增强了整个社团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技领域,他们携手前行,共同追求着人工智能的奥秘,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END
文稿 | 尹黎明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