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德育课程 校园新闻 社团活动

合肥三十五中社团“展演”(2)——承美艺术工坊

合肥三十五中始终坚持“文化润校、课程立校、以爱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和“让师生位于学校正中央”的工作理念,丰富完善“红石榴”课程体系,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家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推进,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为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为石榴籽们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合肥三十五中立足“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资源,挖掘开发了29个社团课程,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技创新、体育健康、实践技能五大门类,积极探索初一高一全员参与社团、其他年级自愿参与模式,让社团生活成为每个三十五中学子的必备经历。

承美艺术工坊是立足于合肥三十五中汉藏合校的校情,探索多样的美术教学研究路径,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徽派文化与西藏文化,挖掘独具魅力的自然、人文、艺术等皖藏地域资源,有效地开展汉藏美术社团实践活动。社团指导教师是刘正飞老师。

承美艺术工坊开发以中国非遗手工为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诸如传统文化艺术绘画、雕塑、服装、民居建筑艺术、藏戏面具、藏文书法等,安徽本土文化艺术资源新安画派、徽派民居、徽州三雕、池州傩戏、舒城竹编等,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木版年画、马勺脸谱、扎染蜡染、木刻版画等课程,带领学生从赏中学,从学中做,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大胆进行创作表达,汉藏学生能够在互动与合作中,增进友谊,共同探寻着汉藏文化艺术的魅力。


为保证社团课程的教学质量,每学年工作坊聚焦于一项非遗课程,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专注、深入、有效。

▲社长周小丁、吴婷雯同学协助教师授课

社团课程聚焦研究目标,刘老师带领汉藏同学,探寻敦煌艺术的文化价值,探究壁画制作的工艺技法,复制与创作壁画作品,彰显社团课程实践的深度。学生们依据个人的审美兴趣,可以自主选取不同的创作主题与题材内容,再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指导教师刘老师进行授课

立足学校特色,整合原有的课程资源,深化“课程”育人的实践。

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依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创意实践,充分挖掘与整合原有以往课程资源。(如项目式课程《探微与传承——敦煌藻井纹》),结合安徽省美术馆“送课程进校园”活动内容,融入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通过讲授敦煌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敦煌壁画的悠久的文化意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展示敦煌博物院的壁画文创壁画作品,学生能近距离欣赏与触摸壁画,构建新认知,促成学习的目标的达成。


▲敦煌壁画作品诞生记(教学流程图)

组建工坊式社团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助学习小组。绷布、和泥、制版、拓印、勾勒,社团学生因兴趣和爱好汇聚,教师指导,同辈互助。一笔一划间,感受壁画的肌理质感。链接历史,感悟艺术,与中华文明对话。社团活动,促进汉藏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社团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沉浸式学习


▲作品展示(部分)


▲社团展示:参加合肥市中小学艺术节展演


▲社团展示:参加安徽博物院花朝节校园文创活动


▲社团展示:承办校园美育文化节


▲社团成果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社团成立以来,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美、体验美,传统文化融入生活美学,轻盈有趣,形神兼备,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理解、共鸣,切实增加了汉藏同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筑牢汉藏同学共同的精神家园。

地址:合肥市田埠东路与蜀峰路交叉口(地铁2号线蜀山西站A号出口往北200米)

电话:0551-65389672 0551-65389675

END

文稿 | 刘正飞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