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家校共育 心天地 校园新闻

快乐假期 用“心”护航——合肥三十五中假期亲子沟通心理调适指南

金桂飘香时节,中秋国庆携手而来。在这举国同欢的日子里,是父母与孩子休息和相伴的宝贵时光,是加强沟通、相互了解的最佳时期。为此,合肥三十五中“心天地”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各位家长准备了一份假期亲子沟通心理调适指南:
01
接纳真实情绪,倾听内心声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样的情绪状态。家长应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心声,接纳情绪。有效地倾听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表达空间,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完全接纳尊重。家长在孩子表达观点时不随便插问,避免否定、中断孩子的表达,要耐心听完孩子的观点,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同时,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家长要引导孩子理性分析,帮助孩子学会认识、察觉、控制和调节情绪。
02
学习非暴力沟通,提高沟通实效
日常相处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可能避免不了冲突,但冲突不一定破坏亲子关系。学习借鉴“非暴力沟通”法,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认真倾听不打断、客观描述事实不责备,情绪平和地表达感受,真诚理解内心需求,坦诚提出真实的请求。采用这种平和、尊重、换位思考的沟通方式可以化解矛盾,促进相互理解,增进亲子双方的感情。
比如假期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在沟通时可以这样做:
01
描述看到的客观事实。“我看到你已经玩了一个半小时游戏”代替“天天玩这么久手机,还要不要学习”。
02
表达情绪感受。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描述感受:“这让我感到很担忧”。
03
描述自己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表达自己的需要:我希望你能合理使用手机,控制好玩游戏的时间。
03
创设温馨氛围,提供高质陪伴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温馨、和谐的环境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积极的能量,更易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首先,当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家长应做到保持理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其次,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杜绝说教和敷衍,放下手机,真诚沟通。形成使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最后,可以利用假期,和孩子共度属于家庭的亲密时光,例如一起做饭、做家务、外出旅游,锻炼等。
04
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呵护成长
家校合作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发展与适应倡导的理念。只有家庭和学校携手合作,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效果落实到位。合肥三十五中实行“石榴籽”全员育人导师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地毯式谈话、滚动式摸排心理关爱人群、实施全校心理测评。学校已建成1000多平方米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个体咨询室、宣泄室、放松室、沙盘游戏室共10间功能室。3位专职心理老师全天候为汉藏师生提供心理关爱帮助。真诚地希望家长们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以便形成坚实有力的家校合力,更好地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
假期期间,若家长或孩子有情绪方面或亲子相处方面的困扰,不妨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积极求助。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你其实有很多支持的力量!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文稿 | 占 卉

一审 | 胡亚飞

二审 | 朱俊飞

三审 | 赵 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