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德育活动 校园新闻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作为藏区独有的节日,历史悠久,内容多彩,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藏历新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一颗璀璨的明珠。

藏历年名称

IMG_262

        藏历是采用五行、生肖、阴阳三个元素组合起来的记年法。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生肖即“十二生肖”,“阳”年与“阴”年依次交替。今年是藏历水兔阳年。

藏历年渊源

        藏历是以藏族古老历法为基础,并从汉族地区不断吸收有用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完善而形成的独特的藏族历法。

        据史料记载,吐蕃第八代赞布(直贡赞布)时期,雅鲁藏布流域一开桃花就有过年的习俗。公元1027年,时轮历算传入藏区,就有了“年头”的说法。因此,人们把公元1027年看作是藏历年的第一年。而这一年,正是兔年。

藏历年日期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年的推算法与中国传统农历春节有差异,但总体来看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的时间关系有三种: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完全重合,相差一天,相差一个月。

        今年的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相差一个月。

藏历年习俗

IMG_279

        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制作“切玛”(即一个绘有彩色花纹的五谷斗,左右分别盛放了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卡塞”(油条)、酥油茶等,铺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藏历“除夕”前夜,也被称作“古突之夜”。“古”即九的意思,“突”即面的意思,吃“古突”代表除旧迎新。“古突”是用羊肉、面屹塔、人参果煮成的稀饭,主妇在屹塔里包有木炭、硬币、石头、羊毛等九种东西。除夕前夜一家老少,欢聚一堂,共进晚餐,吃到屹塔里包裹着的东西要当众吐出来,让人知道吃到的“古突”里包的东西及其寓意。

        藏历“除夕”当天,把家里破旧物品置换,清扫房间。天黑的时候,人们会放鞭炮进行驱邪仪式。

        藏历一月一日就是藏历新年初一。家里的主人一大早提着水壶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叫醒全家人,说的第一句话是“扎西德勒”,祝愿来年吉祥如意。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塞”、“隆过”(羊头)、“切玛”(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摆于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饭后长辈端来切玛,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IMG_287

        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藏历新年庆祝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在此期间还会举行赛马等各种不同的活动。

“榴园”庆新年

图片 15.png

        藏历新年前夕,学校组织汉族学生记者走进藏族班学生面对面采访,开展“融”文化宣讲团活动,开展全校爱国卫生运动,布置教室、宿舍,共同了解藏历新年习俗,感受藏族文化魅力。石榴园里,甘甜的酥油茶与温情的古突面一同飘香。

        藏历新年当天上午,学校组织在融礼堂举行新年联欢会,师生载歌载舞,共庆新年到来,共贺幸福安康。中午,学校食堂会准备丰盛的“团圆饭”,学校领导老师与孩子们共进午餐,共庆藏历新年。

        合肥三十五中以节日承载民族情感,促进汉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汉藏师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23年2月21日,是藏历水兔新年,学校举行盛大联欢汇演,庆祝藏历水兔新年。

发表回复